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7篇
  免费   904篇
  国内免费   1467篇
林业   1154篇
农学   1091篇
基础科学   847篇
  1618篇
综合类   7034篇
农作物   975篇
水产渔业   691篇
畜牧兽医   2499篇
园艺   1114篇
植物保护   84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528篇
  2017年   804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749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243篇
  2011年   1293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004篇
  2007年   963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Maize is one of the best crops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Male sterile lines are important germplasms for the hybrids production. A male sterile mutant named mi-ms-3 was obtained by screening in a mutator insertion library. The number of male anthers in tassel decreased and not exserted. There were few anthers with only two pollen sacs in the mutant tassels, and some of the anthers were degenerated to membranous and formed filaments at their ends. Although pollens in the anthers could be stained by I2-KI, pollen shedding was abnormal and the number of pollen grains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ilks in the ear of the mutant increased, and there was a sterile grain on both sides of the maturated kernel. Fertility of F1 plants, which were obtained by hybridization between mi-ms-3 and maize inbred Mo17, was normal. Genetic analysis of F2 population showed that the mutant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recessive gene. The candidate gene was preliminarily mapped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3 by BSA and it was located between a SSR marker and an Indel marker with a distance of 1.5 cM. There are 21 candidate genes in this region. It was finally found that the insertion mutation of Mu transposon occurred at 30 bp upstream of the coding region of zm00001d042618 (zmm16) by transponson tagging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ms-3 was a new allele of sts1, which caused by a single base mutation in the coding region. 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zmm16 in the mutant was decreas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w allelic mutant of sts1 in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new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flower development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92.
在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自主人格的呼唤,对依附人格的批判,构成它最具深度的矛盾冲突线.20世纪市民文学展现的人格冲突,最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蜕变的尴尬".在世纪初和世纪末的官场现实主义小说中,对依附人格的批判和剖析即成为主导倾向.鸳蝴派的作品受西方个性解放思想影响颇多,但封建的伦理观念也深驻难移.海派作家叙事的平民立场、"俗人"立场体现了他们一种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但他们笔下也没有站立起一个健康的具有自主人格的新人形象.新写实小说、70年代作家、美女作家等八九十年代的市民文学所展示的市民的人  相似文献   
993.
甘肃省泾川县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测定并对比研究了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利西黄、利秦黄等三元杂交牛及二元杂交牛初生 ,3月龄、6月龄、1 2月龄、1 8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 ,结果表明 :三元杂交牛比二次杂交牛体尺、体重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筛选出适宜泾川养殖习惯的较佳杂交组合。在农户饲养条件下 ,三元杂交初生重 38kg,比二元杂交牛提高 1 2 .8%~ 5 6.6% ;1 8月龄母牛体重 377.8kg,提高 1 5 .2 %~94.1 % ;1日龄~ 1 8月龄日增重 5 2 8.2 g,增长 9.2 %~ 68.7% ;管围提高幅度为 2 4 .1 %~ 32 .3% ;臀围为 1 .7%~ 32 .3% ;体高为 2 .9%~ 1 5 3% ,体斜长为 5 .5 %~ 1 3.9% ,胸围为 1 1 .4%~ 2 0 .5 %。尻长为 5 .1 %~ 1 1 .8% ,腰角宽为 0~ 2 1 .4% ,髋宽为 0~ 3%。适宜的杂交组合为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三元杂交牛 6~ 1 2月龄生长发育受阻 ,主要是饲料营养水平低所致 ,建议从 2月龄开始用优质饲草和配和配合饲料 ,1 8月龄体重达到 40 0 kg以上 ,再经 3个月育肥 ,2 1月龄达到体重 5 0 0 kg的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994.
秦川牛运铁蛋白 (Tf)多态性与体尺、体重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 :( 1 )秦川牛体尺、体重的优势基因为TfD1与TfE ;( 2 )在胸深性状上 ,TfEF型的LSE值极显著地大于其它各基因型值 (P <0 .0 1 ) ,TfD1E、TfD1D2 、TfAA、TfEE、TfD2 E、TfD1D1、TfD2 D2 、TfAD1的LSE值显著地大于TfD2 F值 (P <0 .0 5) ;( 3)其他 8个性状各基因型值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995.
观察了高盐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的规律,旨在探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转化在AS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100只1日龄商品代AA雄性肉仔鸡常规育雏,8日龄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饮水中添加0.30%氯化钠)。分别在15、22、29、36、43、50日龄时每组随机取5只鸡的肺组织并制备石蜡切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测定SMC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的表达。结果表明:(1)对照组肉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肺小动脉中膜SMC表型的动态转化,22日龄时发生了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的转化,随后逐步向收缩表型回转,且各级肺小动脉SMC转化时间不一致。(2)高盐组SMC表型转化时间(15日龄)较对照组提前了1周,高盐促进了SMC由收缩表型向增殖表型转化。且直径20~50μm的肺小动脉SMC表型转化受高盐影响最大,推测其在高盐诱发肉鸡AS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滇南小耳猪与巴马小型猪SLA-DQA基因多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滇南小耳猪和巴马小型猪的SLA-DQA基因的部分内含子1、完整的外显子2和部分内含子2共341bp片段进行了PCR-RFLP酶切分型,结果表明:2品种经EcoR Ⅰ酶切后BB基因型频率(0.468 8)高于AB型(0.375 0),AA型最低(0.156 3),B为优势基因(0.656 3),A为劣势基因(0.343 7).经AluⅠ酶切后,滇南小耳猪MM基因型频率(0.500 0)高于MN型(0.321 4)和NN型(0.178 6);而巴马猪则以MN基因型频率(0.485 3)高于MM型(0.338 2)和NN型(0.176 5);2个品种中M等位基因(0.604 2)频率高于N等位基因(0.395 8).经分析表明,2猪种在两酶切位点上各分型已达Hardy-Weinberg平衡.巴马小型猪和滇南小耳猪中分别存在9种和7种PCR-RFLP组合基因型,其中BBMN为优势组合基因型,AAMN为劣势组合基因型;AAMM组合基因型在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多态参数分析表明: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两酶切位点在2猪种间均表现为中度多态,AluⅠ的基因多样性略高于EcoRⅠ,巴马小型猪杂合性略高于滇南小耳猪,2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 4.  相似文献   
997.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98.
为哺乳动物性别,从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机理、性别控制的方法及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控制技术在生产实践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9.
通过观察描述骨项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并与水禽、松鸡、雉鸡等的消化器官进行比较,发现与水禽相似,骨项鸡无嗉囊。骨顶鸡小肠占肠道总长的70%,盲肠占肠道总长的14%,松鸡科小肠占肠道总长的45%~49%,畜肠占肠道总长46%~49%,雉鸡小肠占肠道总长71%,盲肠占2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骨项鸡小肠占肠道总长的比例居中,但盲肠短。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A型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出了大小为470 bp的α毒素基因的部分片段。应用地高辛标记法来标记该片段,制备了α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只与魏氏梭菌DNA发生阳性反应,与其它多种细菌DNA不发生反应;该探针在1∶1000的工作浓度下,能检出1~5pg/uL的魏氏梭菌基因组DNA。应用该探针对33株魏氏梭菌进行核酸杂交(Dot-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对魏氏梭菌的诊断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