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25篇 |
免费 | 1089篇 |
国内免费 | 16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16篇 |
农学 | 1144篇 |
基础科学 | 735篇 |
1675篇 | |
综合类 | 9343篇 |
农作物 | 1463篇 |
水产渔业 | 855篇 |
畜牧兽医 | 2612篇 |
园艺 | 1467篇 |
植物保护 | 6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320篇 |
2022年 | 796篇 |
2021年 | 833篇 |
2020年 | 839篇 |
2019年 | 810篇 |
2018年 | 594篇 |
2017年 | 855篇 |
2016年 | 573篇 |
2015年 | 857篇 |
2014年 | 915篇 |
2013年 | 1165篇 |
2012年 | 1604篇 |
2011年 | 1624篇 |
2010年 | 1539篇 |
2009年 | 1399篇 |
2008年 | 1405篇 |
2007年 | 1307篇 |
2006年 | 1046篇 |
2005年 | 795篇 |
2004年 | 512篇 |
2003年 | 331篇 |
2002年 | 337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66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山东东营疑似绵羊痘病羊的肺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取疑似绵羊痘病羊组织病料研磨、冻融、离心后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和牛睾丸继代细胞,鸡胚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的痘斑;牛睾丸细胞出现聚集、变圆等明显的细胞病变。利用1对绵羊痘病毒T4肽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300 bp的片段。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等毒株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外其他绵羊痘病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7.4%~99.3%;与山羊痘病毒株同源性为96.4%。通过试验初步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绵羊痘病毒,并将该毒株命名为绵羊痘病毒DY株。 相似文献
82.
拷贝数变异及其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苷酸多态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的焦点。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为了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遗传机制,但是要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就必须要对所有类型的变异有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单核苷酸变异。拷贝数变异是指DNA 片段大小范围从kb到Mb的亚微观突变,由于很多拷贝数变异的片段足够大,包含了整个基因,因此,相对于单核苷酸变异它们更有可能影响生物体的健康。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特殊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表型差异有着显著的联系。作者阐述了拷贝数变异的概念,重点介绍了这种变异的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其在畜禽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以2010年5月20日放归于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繁殖群(1雄,5雌)为研究对象,对放归前后目标个体的昼间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及放归前后粪便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①此繁殖群头马和群内母马在放归后运动行为时间分配显著增加(P<0.05),采食行为和躺休行为在放归后增加不明显(P>0.05);站醒、站休、饮水行为在放归后显著减少(P<0.05),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在放归后减少不显著(P>0.05);头马在放归后标记行为显著减少(P<0.05)。②此繁殖群头马粪便皮质醇基础水平显著高于母马(P<0.05);与放归前粪便皮质醇平均水平相比,头马和母马均在放归后第1天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达到峰值,头马在放归后第4天恢复至放归前水平,母马于放归后第3天恢复至放归前平均水平。了解普氏野马放归这一过程中行为变化和应激反应,有助于普氏野马放归野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后续野马放归工作累积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84.
论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鸭的遗传资源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起源、进化及构建遗传图谱等多个方面的评估进行综述,并对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上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通过现代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鸭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85.
日粮锌源和锌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及组织铜、铁、锌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临床检查健康的(26±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0头,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000mg/kg氧化锌、基础日粮+3000mg/kg氧化锌、基础日粮+250mg/kg蛋氨酸锌、基础日粮+500mg/kg蛋氨酸锌。试验期14d。于断奶后0,7,14d,经前腔静脉采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清中铜、铁、锌水平。试验结束时,每组选5头仔猪放血致死,取心、肝、肾、脑、脾、胸腺组织,测定铜、铁、锌含量。结果显示,仔猪断奶后,血清中铜、锌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的高锌日粮能提高断奶仔猪肝、肾、脑、血清锌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仔猪血清铜和心、胸腺铜以及脾铁水平(P0.05或P0.01),对血清铁及其他组织铁含量无明显影响。这表明高锌日粮能增加断奶应激仔猪体内锌水平,降低部分组织中铜、铁含量。 相似文献
86.
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和增殖,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毒株的鉴定;用分离到的NDV/Chicken/TC/1/2011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与La Sota疫苗以不同的疫苗组合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均为112 R-R-Q-K-R-F117,表现为强毒株的分子特征,与致病指数结果一致。分离株灭活苗组和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高,其次是La 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和La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低。NDV分离株与疫苗株La Sota存在明显抗原性差异,这将对新城疫疫苗的发展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7.
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自然地理、草地资源、畜牧品种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了发展草地畜牧业存在的2个限制性因素,提出了洞庭湖湖洲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88.
89.
不同氮用量下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0,60,120,180,240kgN/hm2,记为WN1、WN2、WN3、WN4、WN5;玉米,0,97.5,195,292.5,390kgN/hm2,记为MN1、MN2、MN3、MN4、MN5;大豆SN1、SN2、SN3、SN4、SN5)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P<0.01)。小麦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以WN4处理最高,为20610kg/hm2,产量以WN5 处理最高,为8176kg/hm2,但WN3、WN4、WN5 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MN3时达最大;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MN5 处理最高,分别为13143kg/hm2和6976kg/hm2,但MN4、MN5 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在盛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先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以SN4 处理最高,分别为5457kg/hm2 和1977kg/hm2,但MN4、MN5 间差异不显著。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总籽粒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N5处理最高,分别为11959kg/hm2 和27288 元/hm2,但总产值减去氮投入的产值效益在N4 时最高,为25196元/hm2,N3、N4、N5 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玉米、大豆的产值占体系周年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55%,13%,因此,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中玉米为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再次是大豆。适宜施氮量小麦为120kg/hm2,玉米为195~292.5kg/hm2,大豆可据苗情不施或适当追施氮肥,周年体系氮肥用量应为255~382.5kg/hm2。 相似文献
90.
贵遵高等级公路边坡人工植被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2000年对贵遵高等级公路边坡人工植被调查,从中选出3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20%+草地早熟禾50%+黑麦草20%+南美雀稗10%混播的人工草地为人工草被植物建植失败的例子,主要原因是物种选择不当:高羊茅30%+草地早熟禾40%+白三叶20%+黑麦草10%混播的人工草再配植苗木为林草结合的生物护坡模式,效果较好,但由于草种配比不当,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现象;白三叶80%+狗牙根20%为人工植被建植成功的例子,草种选择和配比都较恰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