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1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林业   678篇
农学   397篇
基础科学   323篇
  678篇
综合类   3930篇
农作物   652篇
水产渔业   328篇
畜牧兽医   1053篇
园艺   628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米良一号猕猴桃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①诱导培养基以MS 1.0mg/L 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 ZT的同时.加0.5mg/L 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量后的抑制作用是累加的,致使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②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芽迟,幼嫩的无芽茎段出芽虽晚30d左右.但由愈伤组织形成的丛芽多得多;③米良一号生根能力不强,出芽后不经生根诱导不能生根,1/2MS 1.0mg/L IBA 30g/L蔗糖,有较好的诱导生根作用;④叶片培养再生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优先因子顺序为ZT、6-BA、NAA、TDZ,叶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10mg/LBA 0.2mg/L NAA 1.0mg/L TDZ。  相似文献   
172.
保护与建设好大兴安岭生态环境产业 ,不仅是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需要 ,而且是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73.
思茅区亚洲象活动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玲江  谭爱军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120-123,128
采用野外监测、数据收集整理、村寨走访调查等方法,分析1996年以来亚洲象在思茅区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思茅活动的亚洲象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象冲突对周边区域的居民造成了较大损失。对亚洲象的生存环境现状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划定亚洲象的栖息地并严格保护,加大对亚洲象保护宣传力度和执法管理,完善亚洲象保护与监测信息系统,调整产业结构等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4.
樟子松是沙地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沙地樟子松林天然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红花尔基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纬度、低海拔、寒冷半湿润、短无霜期。沙地樟子松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引种成功,但一直不能天然更新,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梢直至死亡的现象,而天然沙地樟子松林无论在更新还是生长上却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为了认识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天然林的更新特征,于 2004 年 7-8 月对红花尔基天然沙地樟子松林的20 块样地、3 种林窗(2 圆形、5 窄长方形、3 宽长方形)樟子松天然更新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龄大的林分(大于 50 年)总平均更新指数高于林龄小的林分(小于 50 年),最大更新指数达29株m-2。更新的苗龄绝大多数小于10年生。回归分析表明,林龄是决定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虽然樟子松是阳性树种,但林冠的郁闭度似乎对天然更新没有直接影响。林窗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林窗内更新指数都较高;对于圆形林窗更新高峰出现在林窗南缘和东缘,而对于窄长方形林窗,更新高峰则出现于东缘;而且更新苗龄相对较大(最大达 38 年)。上述结果表明樟子松更新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如果没有较大林窗或较大的其它干扰,如火、风雪害或皆伐等,更新苗木将很难进行入主林冠层。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基因芯片的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是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S基因型)确定的研究对于梨的栽培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了运用杂交授粉试验、PCR-RFLP技术、DNA序列分析、cDNA克隆等技术在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以及在梨品种S基因型确定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6.
台湾珍珠番石榴经在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引种试验,表现速生、早结、丰产、抗逆性强,果大质优,供果期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7.
茶油在种子内主要以油体形式存在,因而油体蛋白的数量与种类决定了油体的数量与特性,在长期进化中油体蛋白基因失去了内含子,可促进油体蛋白的快速表达.茶油生物合成过程中涉及了大量酶与蛋白质的参与,其中丙二酸单酰C oA决定了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速度;硬脂酰ACP脱饱和酶直接控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油酸脱饱和酶控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种类.还需克隆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这些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78.
以中国白梨9个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分子水平上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PCR-RFLP系统检测、DNA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6个品种的S基因型和3个品种的一个S等位基因,并从天生伏和蜜梨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S等位基因,命名为梨S29-RNase基因,该基因与S13的DNA序列最接近,推导氨基酸序列与S13仅有2个氨基酸序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9.
应用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毛娟相思、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等相思树种在东山县沿海沙地上营建防护林,并对其抗风、抗台风及抗连续干旱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是较好的可在沿海沙地上适生的树种;相思树种抗台风能力较木麻黄弱,台风对相思树种的主要危害是断梢,但在以后的生长中能较快地得到恢复,对相思林分生长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厚荚相思在沿海沙地上造林,不仅成活率高(95%以上),而且在遭受连续8个月的干旱后,旱死率为0,表现出很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贫瘠的沙地土壤上生长表现良好,其生长量超过了木麻黄601无性系,是非常好的适合于沿海沙地条件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0.
通过调查摸清了永泰县古树名木的现状,表明全县有776株古树名木,分属24科、39属,53种。同时分析了古树名木分类、分布特征、树种价值、历史文化、科研、经济价值。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