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81篇
  165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花叶片厚度的高光谱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片厚度的变化能够指示植物生长状态的改变,为了实时、活体、无损地获取叶片厚度,该研究以棉花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DPS、Origin统计分析软件分析84组光谱数据与叶片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厚度在可见光350~369 nm及664~689 nm 2个较窄区域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红外917~1 884、2 048~2 380 nm 2个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体相关程度红外波段高于可见光波段。红边参数与叶片厚度的相关性不高,24个形状参数与厚度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水平,其中,中心为980 nm的吸收谷面积与叶片厚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848。分别用反射率、植被指数、光谱形状参数建立并测试3个估算模型,相对误差最高为7.4%,均方根差最高为0.051 mm。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叶片厚度的快速、活体测量。  相似文献   
82.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针对当前中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模式类型多样,缺乏统一的界定标准问题,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的基本原理出发,确定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共性技术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4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比,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性”效果,但综合保护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中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高,为26.65;其次是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为25.37;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的综合保护性显著低于前两种模式,为16.01;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模式的综合保护度最低,为13.45。因此,在技术推广示范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综合保护度相对高的模式,对于综合保护度较低的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以完善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83.
本研究以成年早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Zaosu)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早酥梨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基因(NPR1)并获得其全长序列1771 bp,开放阅读框为1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FJ769372).利用NCBI/Blastp和ClustalX软件进行相似性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序列与日本梨(p.pyrifolia)、秋子梨(P.ussuriensis)、苹果(Malus xdomestica)、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PR1蛋白相似性分别为99%、98%、98%、67%和59%.将其连接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为91 kD的目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17%.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通过牛(Bos taurus)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不同时间(0和10 h),剥除卵母细胞外周的颗粒细胞后继续培养,观察其与不脱颗粒细胞正常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与正常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成熟率(19.51%vs.80.14%,P<0.05)、卵裂率(27.08%vs.82.61%,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7.69%vs.21.71%,P<0.05)差异显著;成熟培养10 h后脱颗粒细胞的牛卵母细胞,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相比,在成熟率(82.71%vs.80.14%,P>0.05)、卵裂率(83.01%vs.82.61%,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9.30%vs.21.71%,P>0.05)无显著差异.向成熟培养10h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内注射pVenus-Hlfoo mRNA,pVenus,pDsRed1-N1和重组质粒pDsRedl-Hle都能够得到表达.非功能标记基因显微注射组与对照组在卵母细胞成熟率(81.42%vs.82.03%,P>0.05)、卵裂率(75.24%vs.78.15%,P>0.05)和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7.42%vs.18.82%,P>0.05)上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在成熟培养10 h,剥离颗粒细胞不会影响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这一技术平台可以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一些工程实例,论述了UEA在无缝设计中的应用,以及UEA在设计、施工、管理方面 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UEA在无缝设计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旨在探讨围产期窒息时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 NO)的变化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关系及 NO的前体 L-精氨酸 ( 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 L-硝基 -精氨酸甲酯 ( L-NAME)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窒息组血浆 ET和胃壁 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1 ) ,胃黏膜损伤明显 ;L -Arg组血浆ET水平较窒息组显著下降 ( p <0 .0 1 ) ,血浆和胃壁 NO含量则显著升高 ( p <0 .0 1 ) ,胃黏膜损伤减轻 ;L-NAME组血浆 ET水平和 L 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 L -Arg组 ( p <0 .0 1 ) ,血浆和胃壁 NO含量较 L-Arg组显著下降 ( p <0 .0 1 ) ,表明围产期窒息时 NO和 ET的变化与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NO在围产期窒息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而 ET则作用相反。L -Arg的保护作用和 L -NAME的损伤作用均是通过 NO的变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7.
张子学  隋益虎  崔广荣  张从宇 《种子》2005,24(2):24-26,30
本文以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为对象,进行RAPD体系优化及其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 μl 的反应体系中,dNTP、 Mg2 、引物和模板DNA的浓度分别在0.3 mmol、2.5~2.75 mmol 、0.2~0.4 mmol和30~60 ng 同时添加1U Taq酶,退火温度控制在37.8~40.7℃,能够获得理想的扩增结果.利用该体系进行随机引物筛选获得不育系单显性标记5个,恢复系单显性标记7个,共显性标记2个.  相似文献   
88.
本文研究了TM-1×三裂棉、江苏棉1号×斯特提棉、泗棉2号×Alll 3个种间杂种F_1的主要形态特征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行为。3个种间杂种F_1的花器官性状大多趋向于父本野生棉,如花冠颜色、花心等;营养器官大多趋向于中间型,如叶色、叶形等。杂种F_1均表现高度不育。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依次为:13.73Ⅰ 12.52Ⅱ 0.03Ⅲ 0.04Ⅳ,28.03Ⅰ 5.38Ⅱ 0.07Ⅲ和33.26Ⅰ 2.87Ⅱ;其染色体组亲和性指数分别为0.9715、0.4192和0.2208。这一结果表明:(1)陆地棉与三裂棉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斯特提棉的亲缘关系较远,与Alll的亲缘关系更远;(2)泅棉2号×Alll的F_1染色体数为2n=3x=39,其染色体数x=13与棉属相同,其次因Alll原产于澳大利亚,形态上与纳尔逊氏棉、澳洲棉比较接近,因此推测它可能属于棉属的C染色体组种。  相似文献   
89.
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省近年推广的豫玉28、豫玉18、掖单19,3个玉米杂交种新陈种子的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幼苗干重,活力指数均优于陈种子,其中苗高、活力指数三个杂交种的新种子与陈种子的差别均达显著水平;新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小于陈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在生产上应尽可能利用新种子或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90.
大豆幼苗光合特性对锰营养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Mn2+浓度为0、0.05、0.50、5、30、50.mg/L,探讨了2种大豆品种(浙春2号、东北大豆854-11)的幼苗光合特性对不同锰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低锰浓度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高锰降低了Fo、Fm、Fv/Fm、Fv/Fo、qP。随着锰营养的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大。适量的锰浓度显著提高了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了气孔阻力(Rs)和细胞间CO2浓度(Ci),随着锰浓度的逐渐增大,降低了Pn、Tr、Gs,提高了Rs、Ci。0.50.mg/L下的锰浓度有最大的Fo,5.mg/L下的锰浓度有最大的Fm、qP、Fv/Fm、Fv/Fo,表明0.505~mg/L的锰浓度有利于大豆的光合作用。在50.mg/L的锰浓度下,两个大豆品种有最大的qN、Rs、Ci和最小的Tr、Pn,此时两个品种大豆耗散了过剩的激发能,降低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对大豆已产生了一定的伤害。两个品种大豆光合特性对锰的响应存在着基因型差异,浙春2号较东北大豆耐锰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