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9篇
  47篇
综合类   306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探讨了60Co-γ射线辐射对一品红丙二醛及几种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SOD酶活力与POD酶活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6*),SOD比活力与PPO酶活力、PPO比活力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6*,R=-0.714*);SOD酶活力、POD酶活力以10GY辐射处理值最高,10GY辐射处理的PPO酶活力居第2,丙二醛含量及CAT酶活力居第8。因此,综合此5项生理指标的生理生化功能,一品红的此4种保护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以10GY辐射处理的表现较为适中。  相似文献   
522.
对陕西、宁夏和内蒙的典型盐渍土样分离得到180株细菌,在NaCl浓度为15%,20%,25%,30%,32%五个梯度进行了菌株耐盐性的试验。用平板检测法对菌株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4种水解酶产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8.9%的菌株可在15%盐浓度的培养基中生长,随盐浓度增加,可生长的菌株数明显减少;在筛选出的耐盐菌中,来源了单一盐土中耐盐菌多于复合盐土,重盐土中筛出耐盐菌所占比例较大;供试菌株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高于产淀粉酶能力,其产脂肪酶的能力最弱。挑选出产纤维素酶和产蛋白酶效果较好的菌株各5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表明,大多数菌属于G^+。杆状细菌,油脂状,不透明,并且表面光滑,耐15%盐浓度。  相似文献   
523.
昆虫热休克蛋白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体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应激反应,生成热休克蛋白抑制正常蛋白的合成。通过对昆虫热休克蛋白HSPs研究,对了解昆虫的一些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如抗寒性、耐热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昆虫热休克蛋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24.
对甘蓝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时空序列动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种类丰富,发生数量大;在甘蓝生态环境中,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在同一营养水平上分布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揭示了中性昆虫在群落食物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综合防治甘蓝害虫时既要保护和利用寄生和捕食性天敌,又要保护和利用中性昆虫。  相似文献   
525.
紫茎泽兰细胞质小热激蛋白HSP17.7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和RACE-PCR技术,从热激处理的紫茎泽兰叶片总RNA中扩增出了细胞质小分子量热激蛋白(sHSP)全长683 bp的cDNA基因序列。在GeneBank上的登录号是EF105483。通过半定量分析,HSP17.7基因编码的热激蛋白在常温下有表达,且叶、茎中的表达量比根中的高;在热激(40℃)和冷处理(4℃)的情况下,根、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增加。为研究基因在温度胁迫下的功能,将HSP17.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细胞致死温度(50℃)下,HSP17.7能够改善细胞死亡的现象;4℃条件下,也得到相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HSP17.7可能在紫茎泽兰耐温度胁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26.
目的:观察氟苯尼考水溶性油剂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与氯霉素对质控菌ATCC25 922、试验菌O78和临床分离的72株耐氯霉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180只22日龄海兰褐蛋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后,随机分为3个不同剂量氟苯尼考组(150 mg/L、100mg/L和50 mg/L)、氯霉素组(200 mg/Kg)、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每组30只,按设定剂量连续口服给药3d,统计各组的治愈率和增重.结果:表明质控菌和O78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均敏感,72株耐氯霉素临床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敏感率为68.1%;氟苯尼考高、中、低剂量组及氯霉素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6.7%、93.3%、90%及83.3%,而感染对照组鸡的死亡率为63.3%;各用药组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P<0.01).结论:说明氟苯尼考对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仍然有较高的敏感率以及水溶性油剂对临床大肠杆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7.
以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为繁育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繁育4组F1,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4组罗非鱼饲养100 d后,运用“加性-显性”遗传分析模型,分析了4组F1罗非鱼8个生长相关性状杂种优势、遗传效应以及与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F1群体平均优势为0.129 4~0.368 4.除尾柄长超亲优势较大外,其他性状的群体超亲优势较小或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2)8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为0.714 2~0.995 3,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性状的遗传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除尾柄长外,其他性状的狭义遗传率(HN)介于0.469 4~0.737 9,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比率较高.(3)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尾柄高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在0.776 6~0.999 7范围内,而遗传相关在0.994 1~1.000 0之间,表明这些性状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取样结束后,采用3.95×106 CFU/mL的海豚链球菌菌液进行腹腔感染,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代12 h后出现死亡,而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192 h后才出现死亡.384 h后,吉富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为40%,正反交组F1分别为20%和23.3%,奥利亚罗非鱼自繁组F1死亡率最低,为6.67%.研究结果表明,除尾柄长外,杂交F1的其他性状不具备超亲优势,然而杂交可以提高选育后代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528.
将初始体质量为(0.006±0.0005)g的仔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分别投喂4种饵料:人工配合饵料、轮虫、蛋黄和轮虫+人工配合饵料.试验周期为28 d.结果表明,(1)轮虫+人工配合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组生长较快,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14 %/d和0.013 %/d, 绝对生长率达到0.150、0.142 g/d,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组生长最慢,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2)轮虫+人工配合饵料与轮虫组仔稚鱼的成活率达到90.3%和 89.7%,大部分个体发育进入幼鱼阶段,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组存活率较低,只有40.7%,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3)投喂不同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的消化酶具有显著影响,蛋黄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轮虫+人工配合饵料组的胃蛋白酶活力较高,天然饵料(轮虫)组较低.  相似文献   
529.
研究了在(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0.015%、0.030%、0.045%、0.060%)对初始体重为(6.29±0.9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内随机放幼鱼12尾,投喂率为6%,自然光周期,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8周。结果显示:添加0.030%低聚木糖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和0.045%低聚木糖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奥尼罗非鱼幼鱼全鱼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样本中的肝胰脏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030%组的最高,添加低聚木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分别在0.030%与0.045%组最高,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添加量(x)与特定生长率(y)之间存在关系:y=-256.34x2+16.716x+3.6479(R2=0.9266),低聚木糖添加量在0.033%左右时,可以提高幼鱼的消化酶活力和饲料转化率,从而较好促进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对鱼体的营养成分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30.
实验测定了咸海卡拉白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做出了耗氧率的昼夜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水温16~30℃条件下,卡拉白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氧率与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R=0.028T-0.312(R=0.845),不同体重鱼(3.97~132.22g)在24℃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体重的关系为R=0.6548W-0.21(R=0.974)。卡拉白鱼的昼夜耗氧昼夜平均耗氧为0.3137mg/g.L,耗氧最低值出现在日间11:00时,耗氧最高值出现在凌晨6:0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