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9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403篇
林业   505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281篇
  514篇
综合类   1620篇
农作物   289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653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海法白三叶、拉丁诺白三叶及胡依阿白三叶为对比,在云南3种不同气候条件下对草地麦库大百脉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百脉根比对照耐热性强,其平均产量高于白三叶或与白三叶接近,在中亚热带地区,单次测产的干物质产量在4t/hm2以上,是对照白三叶的1倍;耐土壤贫瘠能力也强于对照白三叶,适于在云南暖温带至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策略与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存要以活体保种为主要形式,且面临经济特性选育提高,以及品种数量多的三大特点,为突破以Wright有效含量为核心的保种理论关于避免选择等条件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变无目标的随机保种为有目标保种,变避免选择的静态保种为利用选择的动态保种,变各品种互不联系的孤立保种为特性统一分配的系统保种策略,并通过特性系统分配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给出了中国猪种质特性的保存方案。该模型有两个目标,一是使特性安排在表现最突出的品种中保存,二是使品种选择特性之间遗传正相关大,负相关小。  相似文献   
953.
本文主要介绍哈尔滨绕城公路西段松花江特大桥主桥主塔桩径 2 0m、桩长 70m的钻孔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54.
南京市进入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和引进技术方面进入了一个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良性发展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南京实行“技术型”引进战略非常重要,要注意抓好以下3个方面:1.引进技术必须重视难点,突出重点;2.引进技术的基础是企业机制的转换;3.引进技术的关键是人才教育的开发。  相似文献   
955.
短柄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拉脊山采集的短柄龙胆(Gentiana stipitata)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和梯度稀释法得到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菌,分析了该内生菌的活性物质,及与龙胆属植物活性成分的关联性,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内生菌WZ-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瓜褐斑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和16S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WZ-6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与Paenibacillus terrae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9%,HPLC等分析表明菌株WZ-6的发酵产物中含有环烯醚萜类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56.
试验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大棚栽培的5年生‘北陆’蓝莓等为材料,研究强根素对蓝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强根素处理对蓝莓树体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有促进作用。萌芽至现蕾期、果实膨大至转色期和果实采后施用3次的效果最好,其次为萌芽至现蕾期和果实膨大至转色期施用2次的,施用浓度为1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57.
草莓茎尖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童子一号草莓为试材,对草莓葡匐茎茎尖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低成本下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分别为:MS BA 0.5 mg/L、MS BA 0.5 mg/L,瓶外生根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IBA 800 mg/L,在温度20~30℃、光强为4 000~10 000 lx、湿度为85%~95%时,组培苗生根性状良好.此方法繁殖的无毒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9%,每株成本也下降了75%.  相似文献   
95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牛肉脂肪酸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每头添加牛至精油28 g/d)和对照组(未添加牛至精油),每组5头,相同环境下饲喂8个月后屠宰。结果显示:添加牛至精油组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显著升高(P < 0.05);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 < 0.05);对半腱肌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使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升高(P < 0.05),P/S值增大(P < 0.05),显著提高了油酸以及亚油酸含量。因此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有效改善牛肉脂肪酸组成含量和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59.
豌豆与根瘤共生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蕾  马绍英  陈贵平  柴强  李胜 《草业学报》2019,28(9):96-109
为了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豌豆植株的抗旱性影响,本试验以抗旱性品种‘定豌8号’和非抗旱性品种‘陇豌6号’两个豌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充分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5%)、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5%)、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3个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与不接种根瘤菌豌豆植株地上部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抗旱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根瘤共生的豌豆植株在遭受水分胁迫后,SOD、CAT、POD活性及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接菌处理,而MDA含量低于不接菌处理。接种15735菌的‘定豌8号’的3种酶活性及Pro、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接种Da99菌株,同时高于接种15735菌株的陇豌6号。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在3个不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接种15735菌的‘定豌8号’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抗旱性最强。而Da99菌株与‘陇豌6号’共生后在充分和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但在重度胁迫下,Da99菌株与定豌8号表现出更强抗旱性。因此,在水分胁迫下接种两种根瘤菌均可提高豌豆的抗旱性,且15735菌对两种豌豆的抗旱性效应强于Da99菌,同时15735菌与‘定豌8号’更匹配,表现出更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60.
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燕麦干草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液体外发酵的影响,旨在为肉驴养殖中粗饲料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燕麦干草和苜蓿按干物质比为80∶20、60∶40、40∶60和20∶80分为Ⅰ、Ⅱ、Ⅲ、Ⅳ组,通过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培养2、4、8、12和24 h,各时间点3个重复,发酵终止后测定发酵参数和饲草养分降解率,通过24 h时发酵参数的加权估算值计算饲草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1)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影响了其养分降解率,随着苜蓿比例的增加,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增大,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苜蓿含量的增加,pH逐渐升高,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时间点产气量(GP)均为Ⅱ组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24 h时Ⅳ组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从发酵12 h开始Ⅲ、Ⅳ组氨态氮(NH_3-N)浓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24 h时Ⅱ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与Ⅰ、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挥发性脂肪酸(VFA)有显著影响,24 h时Ⅰ和Ⅳ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而Ⅰ、Ⅱ组总VFA(TVFA)含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3)发酵24 h后Ⅰ、Ⅱ和Ⅳ组均产生正组合效应,且Ⅳ组效应值最大,而Ⅲ组产生负组合效应。综上所述:燕麦与苜蓿按20∶80组合时能提高DM、NDF和ADF降解率,且多项组合效应值更高;燕麦与苜蓿饲喂驴以20∶80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