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8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3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0篇 |
农学 | 329篇 |
基础科学 | 202篇 |
486篇 | |
综合类 | 1235篇 |
农作物 | 251篇 |
水产渔业 | 229篇 |
畜牧兽医 | 495篇 |
园艺 | 189篇 |
植物保护 | 2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159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55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于风机盘管热风供热系统的温室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温室供热系统整体供热效率,针对生物质锅炉作为热源、风机盘管作为末端散热装置的温室热风供热系统,建立了试验温室冬季夜间供暖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模拟CFD模型,对室内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所描述的温室内温度场的分布趋势相同,各点误差均小于3℃,计算均方根误差为0.66℃,验证了所建CFD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热风供热系统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植物生长区域温度范围为12~17℃,植物层温度分布均匀,无较大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82.
83.
84.
利用4个不同细胞质源的甘蔗亲本配成正反交组合,在对杂种后代进行SSR-PCR真伪鉴别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合后代的不同性状进行t检验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这7对正反交组合后代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均差异不显著,仅有一对父母本细胞质源相同的正反交组合后代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当以细胞质源为Bandjarmasim Hitam的不同亲本作母本时,子代黑穗病发病率较低,为18.8%和18.9%;当以细胞质源为Badila的崖城58-47作母本时,子代黑穗病发病率较高,为28.8%和28.4%。以细胞质源为Black Cheribon的不同亲本作母本时,其后代真杂种率在91.7%~98.8%之间,而以细胞质源为Bandjarmasim Hitam和Kaludia Boothan作母本时,得到真杂种率低于70%的后代群体。说明虽然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核遗传占主导地位,但是不同细胞质源仍在花粉育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细胞质源的甘蔗亲本与甘蔗主要性状遗传表现的相关性,为甘蔗育种利用优异细胞质源以及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发掘甘蔗优异细胞质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86.
87.
渝东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物种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光照、海拔等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表明光照和海拔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8.
89.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减缓气候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火烧、采伐、林下植被管理、覆盖等营林措施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显著影响了森林土壤的碳输入和碳输出。综述了主要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今后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生物质炭添加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增加、降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取决于火烧后恢复时间、火烧温度、火烧强度、土层深度等因素;皆伐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来源等因素,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则与间伐强度有关;去除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林下植被的替代与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导致有机碳稳定性下降。随着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今后应深入研究营林措施对土壤碳形态、结构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更多关注人为管理和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90.
2014年从山东省外观健康的牛羊采集鼻拭子样品共707份,提取其RNA,用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对RT-PCR扩增的阳性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意外发现其中1份羊拭子样品含有羊边界病病毒,并且该结果得到其他试验验证。结合我国2012年首次在安徽和江苏两地检出该病毒,以及当前我国羊群流通情况,推测该病毒可能在我国有所存在。该调研结果对分析各类RT-PCR检测的假阳性产生原因,有参考意义。并提示RT-PCR检测结果难以作为疫病或感染病诊断的确切依据。其诊断结果有时需要用荧光探针或测序进行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