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01篇 |
免费 | 1701篇 |
国内免费 | 129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80篇 |
农学 | 1417篇 |
基础科学 | 924篇 |
2092篇 | |
综合类 | 7709篇 |
农作物 | 1236篇 |
水产渔业 | 799篇 |
畜牧兽医 | 2708篇 |
园艺 | 1266篇 |
植物保护 | 8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13篇 |
2023年 | 375篇 |
2022年 | 766篇 |
2021年 | 846篇 |
2020年 | 787篇 |
2019年 | 730篇 |
2018年 | 570篇 |
2017年 | 805篇 |
2016年 | 614篇 |
2015年 | 857篇 |
2014年 | 956篇 |
2013年 | 1147篇 |
2012年 | 1466篇 |
2011年 | 1524篇 |
2010年 | 1391篇 |
2009年 | 1244篇 |
2008年 | 1173篇 |
2007年 | 1056篇 |
2006年 | 839篇 |
2005年 | 719篇 |
2004年 | 403篇 |
2003年 | 338篇 |
2002年 | 335篇 |
2001年 | 274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14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营养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投喂仅用蛋白液包裹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含活菌量达10~8 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28 d。于试验第7,14,21和28天取样,测定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已糖激酶(H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验结束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2个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肌肉中粗蛋白质、肌糖原含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提高(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血清中TP、TC及T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凝结芽孢杆菌组GS活性在试验第14天显著高于其他2个组(P0.05);2个试验组HK活性在第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MDH活性在第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LPS活性在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凝结芽孢杆菌组T-AOC活性在试验第7天最高(55.21 U/mL),地衣芽孢杆菌组在第14天最高(45.08 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CAT活性在第21天最高,SOD活性在第7天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个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GSH-PX活性在第28天最高(957.30 U/mL),地衣芽孢杆菌组在第21天最高(932.25 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结芽孢杆菌组NOS活性和NO含量均在第14天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NO含量在第28天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均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增强其营养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12.
213.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零被引(未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影响因子高低将农业科技期刊进行归类,选取代表性期刊并分析其中的零被引(未被引)文献、尤其是高下载量的零被引(未被引)文献的比率、学科分布、下载量分布、随出版时间分布,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并对未来办刊方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14.
215.
[目的]研究金花茶开花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为提高金花茶产量和品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广西防城国家基准气候站1982年11月~2016年3月逐日观测数据,运用普查法查找防城站1982~2016年共34年的逐日雨量、温度、相对湿度、日照、风等气象要素,统计各要素的平均值、距平值和5年滑动平均值等,用线性倾向估计最小二乘法和累积距平法找出各气象要素与金花茶开花期的相关性.[结果]广西防城金花茶花期多年降雨量稳定在200.0~300.0 mm,呈减少趋势,但不明显;金花茶单花周期降雨量在4.0~12.0 mm的时段长,为最适宜开花时段;11月上旬和3月中、下旬单花周期雨量≥12.0mm概率和中雨以上降雨过程概率均较高,不利于开花.广西防城金花茶花期干旱概率在35.0%以上,干旱特征明显.花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线性拟合递减率为-0.527,有减小趋势,但不显著;3月中、下旬相对湿度≥85%以上日数在7d以上,高温高湿天气频现,对开花不利,12月中旬中后期和下旬前期易出现低温低湿天气.单花所需≥8℃有效积温约110℃,相对固定,各旬气温分布不均,导致单花维持周期呈单峰型分布,1月下旬单花周期最长,11月上、中旬和3月中、下旬最短.11~12月单花周期日照时数过多,均在24.0h以上,3月中旬平均日照时数仅有9.8 h.多年花期出现大风概率占全年出现大风概率的53.5%,需防范偏北大风天气.[结论]广西防城金花茶花期主要受持续性降雨、干旱、低温低湿、低温高湿、高温高湿、大风等气象灾害影响,种植户应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达到提高金花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6.
福建将乐林场主要树种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福建将乐林场主要树种的冠层光谱曲线进行分析,以建立和完善该地区森林树种光谱数据库,并对利用高光谱数据研究森林树种分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对实测的林场内5个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木荷和苦槠栲)的平均冠层反射光谱曲线,采用导数光谱、红边特征及将冠层光谱曲线转化到频率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各树种冠层光谱曲线在空间和频率域上的差别。【结果】在可见光波段(480~700nm),毛竹和苦槠栲的冠层反射率高于其他树种;在近红外波段(720~920nm),苦槠栲、木荷、毛竹的冠层反射率明显高于马尾松和杉木,且苦槠栲木荷毛竹。一阶导数光谱对植被类型有很好的区分作用,可以将植被在可见光波段附近吸收谷的特征和在近红外波段的红边特征进行突出显示。冠层光谱的红边特征参数表现为木荷和苦槠栲的光谱曲线红边斜率较大,明显高于马尾松、杉木和毛竹;毛竹的红边位置明显低于其他树种。对树种冠层光谱的频谱分析结果得出,冠层光谱前12次谐波能量累计达到99%,原始光谱曲线冠层光谱在频域上也有可分性,前4次谐波的幅度谱可以将苦槠栲、木荷和毛竹区分出来。【结论】不同树种的光谱曲线在空间域和频率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光谱曲线的红边参数和冠层光谱在频率域的幅度谱有助于定量化地区分不同的树种类型。 相似文献
217.
218.
通过对白银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积极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沿黄灌区积极发展制种玉米和特种玉米,提高玉米生产效益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19.
酪氨酸脱羧酶与发酵食品中酪胺的产生密切相关。根据GeneBank中乳酸菌酪氨酸脱羧酶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克隆并测定了植物乳杆菌Uvs44酪氨酸脱羧酶的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克隆的酪氨酸脱羧酶基因大小为744 bp,与目前已知的四株乳酸菌酪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Uvs44与Lactobacillus brevis IOEB 9809的亲缘关系最近,为98.3%,与Enterococcus hirae 158的亲缘关系最远,为78.8%,不同乳酸菌的酪氨酸脱羧酶基因之间存在普遍的序列相似性,可为进一步构建酪氨酸脱羧酶基因缺失工程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0.
在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700~1320m地段,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设置12块样地,并采用Jaccard指数,对不同蜱螨目(Acarina)土壤动物群落间物种共有度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蜱螨群落间物种的共有度,无论以哪一生活层的螨类来表达,基本都以与其最相邻的群落间为最高.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甲螨亚目(Oribatida)、蜱螨目(Acarina)螨类的共有度,均随着海拔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并不与植被情况完全吻合,低海拔群落间甲螨亚目、蜱螨目共有度大于高海拔,而中气门亚目则相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