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篇 |
农学 | 23篇 |
基础科学 | 23篇 |
54篇 | |
综合类 | 275篇 |
农作物 | 35篇 |
水产渔业 | 23篇 |
畜牧兽医 | 145篇 |
园艺 | 29篇 |
植物保护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猪粪沼液连续定位施用对油菜产量及菜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黑石村,进行了3年连续定位施用不同量沼液种植油菜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沼液长期定位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沼液长期农用的可行性及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会导致油菜产量逐年下降;施用沼液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当沼液用量控制在101 250~132 500 kg·hm-2范围内,基肥、苗肥、薹肥施用百分比分别为37%左右,47%左右,16%左右时,油菜生长良好,产量较高,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各小区最高产量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157.54%、365.50%、254.10%,比常规化肥对照分别提高38.26%、55.50%、155.57%;在此沼液施用量范围内油菜籽蛋白质、含油率、油酸、芥酸、硫苷含量达到最佳,其中含油率超过1级水平,芥酸含量满足小于1%的国际标准;油菜籽矿质元素Fe、Mn、Cu、Zn、Ca、Mg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对Fe和Mn的调控作用和改善效果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2.
以人工合成的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DC-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选择细胞融合的备用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DC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法制备DCMcAb,并对DCMc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应用DCMcAb建立检测DC的ciELISA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后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3D1-H4,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8×102),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体为IgG1型免疫球蛋白,与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分别有8.87%、5.86%和2.74%的交叉反应率,与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性;ci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8~199.53ng/mL,灵敏度为2.88 ng/mL,半数抑制的质量浓度IC50为36.31 ng/mL,斑点叉尾(鲴)肌肉和肝脏样品中DC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3%和79.69%,平均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不同基质对检测结果影响小.所建立的ciELISA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产品中DC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53.
为了降低叶菜中重金属Pb的含量,选择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和花生麸5种有机物料为材料,分别以0.5%、1%、2%、4%4个水平的用量施入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种植3茬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盆栽试验研究有机物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菜生长及其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利于生菜生长,有提高生菜生物量的趋势;大部分有机物料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分的Pb含量;5种有机物料中,仅牛粪有提高生菜地上部Pb含量的趋势;生菜Pb含量平均值高低的顺序为牛粪>鸡粪>花生麸>有机肥>猪粪,但不同有机物料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大部分处理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的DTPA-Pb含量,初步揭示了供试有机物料没有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Pb含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当前民营企业和政府关系存在两种扭曲现象,对企业经营有很大不利影响。从文化和制度两方面对此进行剖析,指出官商情结浓重和强政府干预的市场环境是两个主要原因,因此企业应该和政府保持一种谨慎的和谐关系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慢,并会持续一定时间;氯硝柳胺(NIC)在斑点叉尾肌肉和鱼皮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66和9.24 d,显著大于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衷期。 相似文献
56.
57.
小体鲟血清卵黄蛋白原和 Ca2+浓度与卵巢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方法、分光光度计法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年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血清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 Vg)、血清钙离子(Galcium Ca2+)含量与卵巢发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Vg浓度、Ca2+浓度与卵巢的发育时期相关;在卵黄沉积期内,血清中Vg浓度与Ca2+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2=0.926 4);卵黄生成前期和沉积初期,血清中Vg浓度和Ca2+含量较低;卵黄沉积期内,卵母细胞由沉积初期的0.56 mm 增大到卵黄沉积末期的2.0l mm,血清Vg质量浓度由110.65 μg/mL 上升到242.22 μg/mL,血清Ca2+浓度由2.34 mol/L增大到2.72 mol/L.对同年龄的雌、雄小体鲟血清Vg浓度和Ca2+浓度测定表明,根据血清中Vg和Ca2+含量差别,可以区分出沉积期小体鲟的性别. 相似文献
58.
筛选拦截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佳的植物篱模式,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提供技术参考。设置“桔梗+狗牙根”“丹参+狗牙根”“桑树+野牛草”“黄芩+野牛草”4种不同的植物篱模式,监测2020年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泥沙以及养分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径流小区的产流和产沙情况,探讨不同植物篱对坡耕地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植物篱种植模式都能够起到截流减沙,减轻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作用,从而避免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其中“桑树+野牛草”植物篱效果最为显著,大雨雨强下可以减流57.96%,减沙96.64%,暴雨雨强下可以减流64.63%,减沙97.17%;对氮的相对拦截量为93.14 mg,相对拦截率约88.27%;对磷的相对拦截量为25.17 mg,相对拦截率约80.72%,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中的氮、磷含量。在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开展植物篱防控面源污染工作中,最佳的物种选择为“桑树+野牛草”,其次为“黄芩+野牛草”。野牛草在防控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方面效果十分显著,可以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植物推广。 相似文献
59.
滴灌施肥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索有利于提高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温室滴灌施肥有效模式,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下限[W1(65%θF)、W2(75%θF)和W3(85%θF)]和3个施肥水平[F1(低肥)、F2(中肥)和F3(高肥)],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滴灌施肥不同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的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生理特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灌水下限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株高、叶面积、光合和蒸腾速率、干物质量和产量,但过高的施肥量反而不利于其生长、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适当上调灌水下限可以显著增加番茄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量,过高的灌水下限不利于番茄的生长、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提高.在试验的砂壤土中,W2F2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干物质的形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研究还表明,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番茄的产量与干物质量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番茄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关系均呈二次抛物线相关. 相似文献
60.
近53 a黑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黑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和2个水文站点近50 a的观测资料,采用Pettitt、Mann-Kendall(MK)、Yamamoto和累积距平曲线等多种方法,探讨黑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随地势变化明显,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由南至北呈逐渐增加趋势,降水和平均相对湿度则呈逐渐减少趋势;黑河流域降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莺落峡径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正义峡径流量下降趋势并不显著,平均相对湿度则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变化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突变点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降水和莺落峡径流量交互验证,确定二者的突变点均为2004年。结合多种变点检测方法共同分析,可有效提高结果的可信度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