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77篇 |
免费 | 4156篇 |
国内免费 | 28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29篇 |
农学 | 1687篇 |
基础科学 | 2012篇 |
3869篇 | |
综合类 | 17538篇 |
农作物 | 2509篇 |
水产渔业 | 1955篇 |
畜牧兽医 | 6200篇 |
园艺 | 2813篇 |
植物保护 | 15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863篇 |
2023年 | 905篇 |
2022年 | 1840篇 |
2021年 | 1705篇 |
2020年 | 1632篇 |
2019年 | 1565篇 |
2018年 | 1130篇 |
2017年 | 1789篇 |
2016年 | 1195篇 |
2015年 | 1750篇 |
2014年 | 1952篇 |
2013年 | 2262篇 |
2012年 | 3144篇 |
2011年 | 3200篇 |
2010年 | 2956篇 |
2009年 | 2651篇 |
2008年 | 2673篇 |
2007年 | 2362篇 |
2006年 | 1917篇 |
2005年 | 1526篇 |
2004年 | 977篇 |
2003年 | 550篇 |
2002年 | 542篇 |
2001年 | 502篇 |
2000年 | 508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8篇 |
1956年 | 19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12):69-72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是该地区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全年总产量约630万t。结合内蒙古东部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储量及资源配置特点,分析了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并根据半农半牧区对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点和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旨在为兴安盟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DNA测序,分别对4个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的MHC-Ⅱ类基因DRB3 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DRB3*exon2等位基因259种,其中新等位基因131个。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品种特异性。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大量多态位点,统计分析表明:发生非同义替换的多态位点均主要分布在抗原结合位点对应的编码序列中,共有17个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在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7个位点差异显著(P<0.05);10个位点差异极显著(P<0.01)。在变异位点中,有8个位点为抗原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5.
产乙酸菌是一类形态、营养和生理特征极其多样化的厌氧微生物。以二氧化碳为终端电子受体的氢依赖性乙酸生成过程与甲烷生成过程相比,热力学上处于劣势。产乙酸菌的代谢多样性使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肠道内。白蚁、鸵鸟和袋鼠等物种胃肠道内的产乙酸菌利用氢生成的乙酸可以满足动物自身 7% ~33%的能量需要。瘤胃内也有产乙酸菌定植,是否可以通过强化瘤胃内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就瘤胃中产乙酸菌的菌群结构、产乙酸菌与产甲烷菌的竞争关系、产乙酸菌的利用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包衣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利用种子丸衣化技术处理2种豆科牧草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砂土上做盆栽试验。试验证明,利用硅藻土作填料的包衣配方,在干旱条件下萌发后能够提高丸衣化牧草种子的出苗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中含5%和2%吸水剂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发芽时间均比对照提前2~4 d,配方中含5%吸水剂的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出苗率均高于对照,紫花苜蓿增加50%,沙打旺增加37%。配方中含5%吸水剂的包衣种子出苗率最高,而含2%吸水剂的包衣种子配方最实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常规尸解,石蜡切片、苏木精-曙红染色(H—E)、绦虫整体醋酸明矶洋红染色等方法’对一只病死蓝眼葵花鹦鹉的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蓝眼葵花鹦鹉肠道内寄生有大量瑞氏绦虫,集结成团堵塞了肠道。肠道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肠牯膜上皮部分组织坏死、脱落,小肠绒毛固有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内有充血、炎细胞浸润,显示该种绦虫对鹦鹉肠道组织造成了一定损伤,影响了鹦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0.
杀菌剂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菌灵(carbendazim)是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药物。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稀释至1000和500倍药液后喷洒桑树,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叶中多菌灵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桑树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4.5339e-0.2215t,药物的半衰期T1/2=3.13d;喷洒稀释5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6.0527e-0.1030t,药物的半衰期T1/2=6.73d。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显示低浓度(稀释1000倍)的药液在桑叶中的降解更快,所以建议生产上适当采用高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并根据相应的药物消解动态数据确定桑叶采摘时期,以保证家蚕食下药叶对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