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49篇
  免费   2041篇
  国内免费   3541篇
林业   2313篇
农学   1946篇
基础科学   1900篇
  3733篇
综合类   17321篇
农作物   2495篇
水产渔业   1900篇
畜牧兽医   6073篇
园艺   2785篇
植物保护   1465篇
  2024年   308篇
  2023年   775篇
  2022年   1783篇
  2021年   1694篇
  2020年   1608篇
  2019年   1562篇
  2018年   1126篇
  2017年   1788篇
  2016年   1197篇
  2015年   1754篇
  2014年   1965篇
  2013年   2270篇
  2012年   3168篇
  2011年   3228篇
  2010年   2983篇
  2009年   2667篇
  2008年   2686篇
  2007年   2393篇
  2006年   1941篇
  2005年   1551篇
  2004年   1001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VC)质量分数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VC质量分数分别为104.21 mg·kg^-1、455.33 mg·kg^-1和800.54 mg·kg^-1的3组饲料,依次编号为C1(对照组)、C2、C3.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平均体质量为(6.18±0.15)g的银鲳幼鱼9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C3组较C1、C2组溶菌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增加VC质量分数可显著提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 <0.05),但VC对不同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肝脏与肌肉中V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同时,高水平VC也显著降低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分析表明,增加饲料中VC质量分数(大于455.33 mg·kg^-1)可提高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92.
试验旨在探索研究不同的水深和容器的透光性是否影响望天眼金鱼最终成功翻眼率,并通过杂交试验,探讨金鱼望天眼性状是否稳定遗传。试验首先选取红望天眼金鱼两雌一雄和一雄偏龙睛五花金鱼,进行人工混合繁殖,随机选取后代分四组,分别在透明玻璃缸水深15 cm(A)、透明玻璃缸水深30 cm(B)、不透光塑缸水深15 cm(C)和不透光塑缸水深30 cm(D)环境中养殖290 d,统计最终金鱼成功翻眼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进行望天眼金鱼与翻眼不成功的介于望天和龙睛中间体的金鱼进行正反交和各自自交,统计后代最终的眼睛性状。结果显示:水深对望天眼金鱼成功翻眼率影响极显著,容器透光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亲本翻眼程度越大,其后代望天比例越高,表明望天眼性状受遗传影响较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受母体遗传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的溶出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11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PO4P和TDP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和连续函数计算法计算了该湾沉积物水界面PO4P和TDP的交换速率。其变化范围PO4P为0.09~3.26mg/m2·d,TDP为1.22~7.66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与我国其他近岸海域相比,桑沟湾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4.
2004年6、8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东流区共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属于弱还原环境,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基本呈北侧高、南侧低的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北侧低、南侧高变化趋势。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还原电位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由于受到贝类养殖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例外情况。硫化物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随季节的变动较明显,硫化物含量8月最高,6月次之,10月最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则10月最高,6月次之,8月最低。贝类养殖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与氧化-还原电位有明显影响,养殖区硫化物的含量高于非养殖区,而氧化-还原电位则低于非养殖区。  相似文献   
995.
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在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挂牌标记法(体外标)和切鳍法最为常用。而在国外,主要的标志方法有荧光色素标记(VIE)法、金属线码标记(CWT)法、被动整合雷达(PIT)法、档案式标记法、分离式卫星标记法以及生物遥测标记法等。我国的标志放流方法应该以挂牌标记法为主,同时可以引进荧光色素标记法和金属线码标记法等。  相似文献   
996.
文蛤北方种群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馨  孙祥山  高悦勉 《水产科学》2006,25(4):179-18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文蛤5个北方种群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文蛤5个天然种群的多态座位比例为0.475±0.064;平均杂合度为0.212±0.026,总体上遗传多样性较好,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在各多态座位中有78.95%的座位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有65.79%的座位d值为正,34.21%的座位为近交座位,存在近交,但近交程度不高。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这5个群体同属于一个种,种群间由于地理隔离已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HPLC),首次分离、纯化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眼柄神经多肽激素,获得了高血糖激素(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rmone,CHH)纯品。初步的生理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激素有显著的升血糖作用,能使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在30min内升到最高值,为(56.14±10.58)mg.100mL-1(n=4),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87±0.73)倍,被确定为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CHH)。CHH在窦腺(sinus gland,SG)中的含量最丰富,占SG粗提物蛋白总量的(12.26±2.57)%,占SG激素总量的(52.90±11.09)%。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蟹眼柄CHH的分子量为5.1kD,显著低于已知甲壳动物CHH的分子量。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河蟹神经多肽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及调控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栉孔扇贝血淋巴中酯酶活性及其性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血淋巴中酯酶的活性,并研究底物、抑制剂、激活剂、温度、pH对酯酶活力的影响及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血清与血细胞中均存在酯酶,且血细胞中的酶活力高于血清。血清与血细胞中酯酶的最适作用底物有所不同,血清中为α-醋酸萘酯,而血细胞中为α-丁酸萘酯。当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7.5;以α-丁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以α-醋酸萘酯及α-丁酸萘酯为底物分别测定酶的热稳定时,酶活力变化相似,在20℃时活力最高,而后缓慢下降。栉孔扇贝血淋巴中酯酶属中温型中性酶类,低温下较稳定,底物专一性不强,血清中的酯酶可能来自血细胞,该酶在贝类的免疫防御中町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患粘孢子虫病的大头鲤分别用食盐、亚甲基蓝、硝酸亚汞、敌百虫、硫酸亚铁和孔雀石绿几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 ,敌百虫与硫酸亚铁合剂以 1mg·L- 1 :0 2mg·L- 1 溶液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 80 % ;1mg·L- 1 敌百虫溶液的效果次之 ,治愈率 5 0 % ;用0 1mg·L- 1 硝酸亚汞溶液的治愈率为 1 0 % ;用食盐溶液、亚甲基蓝溶液与孔雀石绿溶液处理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采自爱尔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大叶藻、矮大叶藻、丛生大叶藻和红须根虾形藻及GenBank中的宽叶大叶藻5种大叶藻叶绿体的matK、rbcL和核糖体ITS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了5种大叶藻3个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发现胞嘧啶(C)在3个目的片段上的含量均较低。ITS片段检测到172处核苷酸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matK基因片段上有52处核苷酸替换,rbcL基因片段上有20处核苷酸替换,且大部分替换来自于第三密码子的同义替换,种间在氨基酸水平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基于ITS、matK和rbcL 3个目的片段,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明显分为3大支。矮大叶藻与大叶藻属间3种大叶藻的核苷酸最小差异值为19.33%,在分子数据上达到了属的水平。基于matK和rbcL基因片段拼接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藻与丛生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2~2.7百万年前),与宽叶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4~5.3百万年),与矮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渐新世(27~36百万年前),与红须根虾形藻的分化时间在始新世(33~44百万年前)。4个地区大叶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