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0篇
  免费   2329篇
  国内免费   3571篇
林业   2415篇
农学   2084篇
基础科学   1955篇
  3842篇
综合类   17906篇
农作物   2618篇
水产渔业   1921篇
畜牧兽医   6271篇
园艺   2870篇
植物保护   1518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1799篇
  2021年   1736篇
  2020年   1619篇
  2019年   1586篇
  2018年   1149篇
  2017年   1856篇
  2016年   1236篇
  2015年   1808篇
  2014年   2022篇
  2013年   2338篇
  2012年   3305篇
  2011年   3335篇
  2010年   3123篇
  2009年   2796篇
  2008年   2782篇
  2007年   2519篇
  2006年   2027篇
  2005年   1631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目的】从黄瓜叶片中筛选抗疫霉菌效果好的内生细菌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黄瓜疫病的理 论探索及防治应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以黄瓜叶片为实验材料筛选内生细菌,根据待检菌株的镜检特征、 革兰氏染色反应、菌落排列方式和菌落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发酵液拮抗法实验对目标 内生细菌进行拮抗作用测定。通过 16S rDNA 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目标菌株种属。 【结果】初步筛选出 32 株内生细菌将其编号为 CL1~CL32,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 10 株、革兰氏阳性杆菌 13 株、革兰氏阳性球菌 9 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发现 8 株对掘氏疫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菌丝抑制率为 10.3%~54.3%,抑菌半径为 1~7 mm,对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 3 株菌株(CL7、CL9、CL15)进行发酵液拮抗实验, 结果显示其抑菌率分别为 54.4%、72.2%、63.3%。【结论】对掘氏疫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 3 株内生细菌(CL7, CL9、CL15)分别属于泛菌属 Pantoea sp.、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和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sp.,其中 抑制效果最明显的为 CL9,即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掌握渝西地区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兔球虫种类,为该地区兔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氏计数法检测渝西荣昌、永川、大足等 8 个区 14 个兔场共 1 273 份 粪样本,并收集卵囊,鉴定兔球虫种类。【结果】发现 14 个兔场均有感染球虫,平均感染率为 90.65%,璧山 和江津的感染率最高,为 100%,2 月龄以下兔感染率极显著高于 2~4 月龄、4~9 月龄及 9 月龄以上年龄段兔, 感染率为 98.19%。小型养殖场兔球虫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感染率为 86.53%。8 个区的克粪便 虫卵数(Oocysts Per Gram,OPG)为 9.65×103 ~6.56×104 ,其中 2~4 月龄 OPG 最高、为 6.31×104 。对药物使 用情况调查显示,未使用球虫药养殖场的感染率为 92.31%,OPG 为 4.42×104 ; 使用球虫药养殖场的感染率为 89.19%,OPG 为 2.75×104 。在 14 个兔场共鉴定了 10 种艾美耳球虫,其中优势虫种为穿孔艾美耳球虫(Eimeria perforans)、大型艾美耳球虫(E. magna)、盲肠艾美耳球虫(E. coecicola)和中型艾美耳球虫(E. media), 检出率分别为 25.20%、23.38%、11.96%、10.02%。【结论】渝西地区普遍感染兔球虫,且多为混合感染,因此 应加强该地区兔球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4.
995.
在川西平原稻油轮作典型的砂质壤土区,设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灌溉方式(淹灌和有氧灌溉)和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3因素裂区试验,分析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氮素积累、结实期(抽穗和成熟期)氮素转运与利用、稻谷产量及成熟期稻田耕层(0~20 cm)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氮素利用和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作用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的,同一水氮管理下,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氮积累量分别提高了9.7%~32.9%和7.5%~45.3%,增产7.3%~18.5%,各生育期的平均土壤脲酶活性提高4.8%~9.7%;同一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处理下,相比于淹灌处理,有氧灌溉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并能提高多数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及脲酶活性;同一秸秆还田和灌溉方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产量、各器官(除2017年成熟期的穗外)和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及抽穗至成熟期茎鞘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土壤脲酶活性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均先增加,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最高,继续增加施氮量,这些指标反而降低.本研究条件下,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有氧灌溉与配施150 kg/hm2氮肥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增强结实期土壤耕层脲酶活性,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结实期茎鞘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促进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玉米种子机械裂纹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的数字图像融合方法:1)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分别对预处理后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各自的高低频子带;2)对高低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不同链接强度的改进空间频率激励的双通道PCNN模型进行融合操作,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3)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最终的玉米种子机械裂纹图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通道PCNN模型检测玉米种子机械裂纹的准确率为97.2%;图像熵、相关熵、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11、1.7314、0.9835和0.5263,整体优于LoG、DWT、NSCT和PCNN方法;双通道PCNN方法的单张图像的执行时间为14.9007 s,运行时间最长,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县级尺度的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及其环境效应。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基于物质流分析与灰水足迹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构建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模型,并探讨各个子系统的磷元素流动特征、利用效率、环境排放等内容。结果表明:栖霞市2018年外源总磷投入达到了11 304.24 t,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所占比例95.9%,栖霞市输出的农产品与畜禽产品所含磷元素总量仅占其磷元素投入总量的16.5%,而剩余部分磷元素主要积累在当地的农业系统土壤中;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的磷元素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和畜禽养殖子系统的磷利用效率分别仅为22.4%和29.3%;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环境风险,其中当地水体中的磷元素所造成的灰水足迹总量达到了1.1×109 m3,而当地果园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风险。因此,有效地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磷元素管理能力,减少当地的环境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苦参碱在小鼠体内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利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诱导小鼠肺炎模型,将32只昆明小鼠均分为空白对照组、PCV2组、苦参碱处理组(40 mg/kg)和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0.5 mL PCV2,攻毒后的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对应药物,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 d。在攻毒后的第11天,观察小鼠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qPCR检测PCV2 Cap基因,IL-1β、IL-6、IL-8TNF-α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炎症因子、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显著抑制PCV2感染诱发的肺间质增宽现象。2)苦参碱可显著降低肺脏PCV2病毒载量(P<0.05)及炎症因子IL-1β(P<0.05)、IL-6(P<0.000 1)、IL-8(P<0.000 1)和TNF-α(P<0.000 1)的mRNA和蛋白(P<0.000 1)的相对表达量。3)苦参碱可显著降低TLR4(P<0.000 1)、MyD88(P<0.000 1)、p-IκBα(P<0.000 1)、NF-κB p65(P<0.01)、NLRP3(P<0.000 1)、ASC(P<0.000 1)和Caspase-1(P<0.000 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IκBα(P<0.001)的蛋白表达量。综上,苦参碱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 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来发挥抗PCV2诱导的小鼠肺炎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苦参碱的抗病毒抗炎作用提供数据支撑,为苦参碱作为新兽药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黄檗开花与结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期变动于9~11 d,平均10 d,单株花期6 d;靖宇山地群体不同年份开花时间为6月上旬至下旬,花期变动于12~14 d,平均13 d,开花时间较长春城市群体晚10~15 d.长春城市群体不同年份花前≥10℃有效积温变动于514~597℃,平均576℃;靖宇山地群体变动于601~685℃,平均652℃.花前有效积温的高低是影响开花时间早晚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相对有限的地理区域内,低纬度山区的黄檗开花时间要晚于高纬度的平原地区.传粉受精后,子房开始迅速膨大,果实发育至第42 d时,平均横径9 mm、纵径10 mm,最大横径11 mm、纵径12 mm,最小横径7 mm、纵径8 mm,至此体量不再增加直至成熟,早期发育快于晚期.果实未成熟时均为绿色,至8月下旬果皮开始泛黄,并逐渐出现蓝黑色,至9月下旬呈蓝黑色,完成生理与形态成熟;10月上旬开始有果实凋落,至11月末基本全部凋落,相同时间内不同母树间落果量存在差异.各雌株果实成熟时鲜重差异显著,5号雌株最重(每300枚质量为276.81 g),为2号雌株(每300枚质量为110.68 g)的2.5倍.结实有大小年现象,长春市栽培群体每2年或3年丰收一次;同年株间结实状态高度同步,但结实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广州市主要园林树种抗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导致的树木毁坏及次生灾害损失严重。通过分析广州市近年来26种主要园林植物风害受损和形态学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分别对风害受损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受损指标统计和形态学指标评估可分别将26种园林植物分成3个类群,14种植物类别完全一致,12种植物类别相近,没有出现相互矛盾。其中,抗风性较好的树种有樟Cinnamomum camphora、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木棉Bombax ceiba、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和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