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6篇 |
农学 | 51篇 |
基础科学 | 45篇 |
133篇 | |
综合类 | 458篇 |
农作物 | 144篇 |
水产渔业 | 74篇 |
畜牧兽医 | 110篇 |
园艺 | 77篇 |
植物保护 | 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萝卜为试材,分别进行了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及不同供氯水平对萝卜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下,追肥一周后随萝卜肉质根膨大硝酸盐舍量呈上升趋势,而NR活性逐渐下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下萝卜产品器官中硝酸盐、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有机肥、化肥分别作基肥和追肥的处理("有+化")具有较低的硝酸盐含量.不同施氮水平下,追肥后随萝卜肉质根的膨大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而NR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萝卜产品器官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在常量氮肥处理下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2.
113.
本设计不用振荡器和变压器,而只用了两个79系列和一个78系列的稳压器,便可将一个直流电压变换输出一个正电压和一个负电压,因此该装置既经济简便,又省电,适用于作为室外工作电源。 相似文献
114.
农牧交错带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系统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技术内容和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性耕作保土、保水、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土壤、农作物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牧交错带地区应用前景广阔,但社会经济因素将是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重要因子。加强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资金的投入以及加快农民观念的转变是农牧交错带地区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金银花的花、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蓝桉果实和黄柏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组分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以黄柏果实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银花的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金银花的正丁醇组分、黄花蒿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蓝桉的水部分、黄柏的正丁醇组分。当培养基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浓度分别为8g/L时(对应的pH值分别为10.24和7.71),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79.68%。如果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10.00,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0.58%。说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改变了培养基的pH值,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抑制了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为了解决奶牛的繁殖障碍,特别是高产奶牛产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问题。[方法]介绍以牛欢氟孕酮阴道海绵栓为核心组合的“二次发情配种法”,综述氟孕酮在提高奶牛受孕率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结果表明: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达到65%左右,其余牛经1个情期后自然发情配种,2次总发情率95%,受胎率90%,效果明显。[结论]该技术值得推广,解决了奶牛的繁殖障碍问题,促进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