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80篇 |
免费 | 1191篇 |
国内免费 | 204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93篇 |
农学 | 1025篇 |
基础科学 | 1164篇 |
2379篇 | |
综合类 | 9726篇 |
农作物 | 1426篇 |
水产渔业 | 1048篇 |
畜牧兽医 | 3825篇 |
园艺 | 1396篇 |
植物保护 | 10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482篇 |
2022年 | 1015篇 |
2021年 | 1034篇 |
2020年 | 923篇 |
2019年 | 917篇 |
2018年 | 659篇 |
2017年 | 1029篇 |
2016年 | 713篇 |
2015年 | 1088篇 |
2014年 | 1021篇 |
2013年 | 1376篇 |
2012年 | 1744篇 |
2011年 | 1854篇 |
2010年 | 1779篇 |
2009年 | 1557篇 |
2008年 | 1524篇 |
2007年 | 1388篇 |
2006年 | 1105篇 |
2005年 | 908篇 |
2004年 | 572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375篇 |
2001年 | 323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在禁牧封育和自由放牧利用状态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封育草甸和放牧草甸从8月-翌年4月地上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其自然损失率分别为46.2%和49.6%。封育草甸的生产力1-4月、4-5月的自然损失率分别为5.1%和5.9%;草甸进入放牧利用后,放牧草甸牧草相对于封育草甸牧草的实际利用量约占4月草地地上现存量的48.4%,约占8月草地地上生物量的24.4%。放牧草甸牧草营养成分从8月到翌年1月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该草甸在夏季属“氮碳”(NC)营养型,在冬季属“碳”(C)营养型。 相似文献
93.
94.
为了解国产头孢噻呋钠的毒性,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对鸡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LD50为1 673.02 mg/kg;鸡注射头孢噻呋钠21 d,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体征变化,各组间的体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采食量、饮水量随鸡龄增加而增加,平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阶段鸡的RBC、WBC分类记数(中性粒细胞/N、碱性粒细胞/B、酸性粒细胞/E、大单核细胞/M、淋巴细胞/L)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血清生化值BUN、GPT、ALB也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脏器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药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95.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南洋樱植物篱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严重的地区,引进豆科速生树种南洋樱,以30 cm×40 cm株行距、品字形双行等高栽植快速形成植物围篱。结果表明,南洋樱植物篱在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生长良好,并且在种植3年间,治理区径流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年径流模数减少了29.13×104m3/km2,减少率76.90%;土壤年退化减少12 986.8 t/km2,减少率76.02%。研究区降水量与径流量间者的相关系数由建植篱前的显著相关变为不显著;有机质和钾流失减少量高达3 111.64 kg/hm2和3276.57 kg/hm2。南洋樱植物篱在控制旱坡地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和改善土壤养分等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老化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经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扁蓿豆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0个有效引物对4个不同发芽率居群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平均为4.8个;老化处理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指数(I)等遗传参数,与对照群体的遗传参数相比都有所下降,表明老化处理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对照群体相比,发芽率为20%时,各遗传参数呈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扁蓿豆种质更新发芽率临界值在20%~40%;I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老化扁蓿豆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检测方法,同时认为对于异质种质资源材料,低发芽率更新标准不利于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97.
A herd of 15 Chinese elephants attract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during their 2021 northward trek, motivat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pose establishment of an Asian elephant national park. However, planning is hampered by a lack of genetic information on the remaining populations in China. We collected DNA from 497 dung samples from all 5 populations encompassing the entire range of elephants in China and used mitochondrial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o investigate their genetic and demographic structure. We identified 237 unique genotypes (153 females, 84 males), representing 81% of the known population. However, th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was small (28, range 25–32). Historic demographic contraction appeared to account for low haplotype diversity (Hd = 0.235), but moderate nucleotide and nuclear diversity (π = 0.6%, He = 0.55) was attributable to post-bottleneck recovery involving recent population expansion plus historical gene exchange with elephants in Myanmar, Lao PDR, and Vietnam. The 5 populations fell into 3 clusters, with Nangunhe elephants differing consistently from the other 4 populations (FST = 0.23); elephants from Mengyang, Simao, and Jiangcheng belonged to a single population (henceforth, MSJ), and differed from the Shangyong population (FST = 0.11). Inter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reflected isolation by distance and female-biased dispersal. Chinese elephants should be managed as 2 distinct units: Nangunhe and another combining Shangyong and MSJ; their long-term viability will require restoring gene flow between Shangyong and MSJ, and between elephants i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Our resul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form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r an iconic megafaunal species. 相似文献
98.
为建立检测牛支原体的间接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以鸡抗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IgY、羊抗鸡IgG-HRP为一抗和二抗,对牛支原体菌体涂片和牛支原体阳性肺脏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染色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组织触片及组织切片的最佳免疫组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对病死犊牛病料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以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法阳性标本与分离培养和PCR结果相符,而阴性对照和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免疫组化方法可用于检测临床病例组织样本及培养物中的牛支原体,具有特异性和可靠性,为探究该病原在机体内的定位、动态分布规律及致病机理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99.
为全面深入了解草原碳汇相关研究在全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有关草原碳汇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草原碳汇全球发文量,中国居榜首,美国和德国其次,国际合作方面,英国贡献最大,其他国家需加强合作和成果分享。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远超其他机构。《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在被引次数方面优势明显,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国外学者Butterbach-Bahl K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为领域作出较大贡献,其他作者之间合作强度还需加强。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提出了需加强对草原碳平衡的综合评估,丰富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