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135篇
基础科学   126篇
  265篇
综合类   1251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对14个基因型水稻幼苗的叶片原始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经NO3^-诱导后的NRA以及添加NH4^ 后的NRA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未经诱导的情况下,早稻叶片NRA高于水稻,水稻呈现杂交稻高于常规稻、籼稻高于粳稻的趋势。经NO3^-诱导后,所有供试基因型水稻叶片NRA均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为早稻高于水稻、杂交稻高于常规稻、籼稻高于粳稻。NH4^ 的存在对绝大部分基因型水稻叶片NRA有抑制作用,其中以对粳稻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杂交籼稻和早稻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2.
以小尺度范围内的木兰科、壳斗科和樟科各8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分类单元科与种、功能群角度分析了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壳斗科树种的叶柄直径(1.08±0.22)和比叶面积(SLA)(90.87±25.35)显著低于樟科和木兰科,而樟科和木兰科之间差别不明显。叶含氮量在科间没有显著差异。从功能群比较,常绿树种比叶面积(90.10±23.15)显著低于落叶树种(134.65±27.77),但单位叶面积含氮量常绿树种(1.95±0.50)显著高于落叶树种(1.31±0.26)。在不同功能群中,叶面积与叶柄质量有很好的拟合直线关系。叶氮含量仅在常绿树种与其他叶性状有较好的拟合直线关系。叶性状相关性系数大于0.900的有:群落水平物种间叶面积与叶柄质量之间;功能群水平常绿树种叶面积与叶柄直径和叶柄质量间,落叶树种叶柄质量与叶面积和叶柄长间。其他叶性状间也表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叶性状之间存在生长发育非同步也即异速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93.
对汪清林业局珍贵树种大径材林培育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动态经济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项目计算期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04%;财务净现值(ic=8.00%)为1 299.79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0.5 a。当销售收入下降10%时,内部收益率为8.02%;当经营成本上升10%时,内部收益率为12.86%;当建设投资上升10%时,内部收益率为16.02%,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的临界值8%,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4.
采用模拟除草剂水体残留的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丁草胺水体残留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中不同浓度的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生长均有影响,其中3.36 mg/L二甲四氯钠处理的水葫芦植株的药害症状最为明显,0.10 mg/L苄嘧磺隆处理的次之,4.25 mg/L丁草胺处理的最小。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均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5.
不同改性方法对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酸改性、热活化、有机改性及联合改性等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种类的改性沸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这些改性沸石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进行检测,并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对改性沸石的结构进行表征,着重比较改性过程中酸改性和灼烧改性实施顺序不同对沸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0℃灼烧相比,900℃灼烧对沸石吸附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但对沸石的结构有所破坏.酸改性可以去除沸石所携带的大量杂质,使孔道的连通性更好,从而使酸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比灼烧改性沸石高.未经酸洗涤的沸石中所含杂质可能会在灼烧过程中对沸石的结构产生影响,先采用酸改性再结合热活化的方式对沸石进行改性比较合适.酸改性+热活化(500℃)后再与有机改性结合,可以使改性沸石对对硝基苯酚吸附量大大增加.不同改性沸石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改性沸石>热联合改性沸石>改性沸石>烧(500℃)改性沸石>然沸石.  相似文献   
96.
为了给富硒茶产区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O1-O6),单施有机肥(O7、O8),尿素配施磷、钾肥(U1-U6),单施尿素(U7、U8)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春、夏季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且春茶有机硒含量高于夏茶,有机肥配施处理茶叶中有机硒含量高,两季茶叶均为O6处理提高最明显,含量分别为0.158 mg/kg和0.116 mg/kg,比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62.12%和67.32%。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春茶>夏茶,O6处理春茶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2.34%、59.18%和17.36%。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富硒茶园春茶品质、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茶品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茶叶酚氨比整体表现为春茶低,夏茶高,O6处理春茶酚氨比最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15.60%。回归分析表明,春季磷肥施用量对春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春、夏季氮肥施用量对夏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发芽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可以把水稻秸秆作为硬草和王不留行除草剂的研究植物;在研究水稻秸秆提取液作为狗尾草有效的除草剂时,应使用浓度≥0.04 g/mL的提取液。同时,还研究了秸秆提取液对作物的除草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韭菜、番茄和萝卜时不可以使用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种植小麦时可以使用浓度<0.01 g/mL的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在种植白菜时可以使用浓度<0.02 g/mL的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98.
梨三主枝开心形对光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丰水梨三主枝开心形生长表现及光照分布、光合速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三主枝开心形通风受光条件好,相对光强大于35%,净光合速率大于10.0μmol/(m2.s),果实主要分布在外围上层。果实外观亮泽,平均单果重达270 g,果实均匀整齐;肉质细、脆而多汁,每100 g鲜果中石细胞含量0.071 8 g;风味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93%,可滴定酸含量为0.14%,硬度6.7 kg/cm2,优质商品果实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9.
氮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氮肥深施(条施、穴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但其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撒施、条施和穴施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改变了油菜生长期间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不施氮对照除在油菜移栽后第10 d N2O排放通量较大外,其余时间排放均较为微弱.氮肥撒施、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均在油菜移栽后第10d和第117d出现N2O排放小高峰,排放最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第100 d.氮肥深施显著提高油菜生长季N2O总排放量、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与氮肥撒施相比,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分别增加N2O总排放量37.2%和19.3%,提高氮肥利用率72.3%和59.3%,增产28.8%和25.8%,而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氮肥撒施无显著差异;氮肥条施的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著低于氮肥穴施.研究表明,在获得相同产量的前提下氮肥撒施并无减排N2O的优势,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过程中在氮肥深施时采用条施有利于N2O减排.  相似文献   
100.
基于GIS技术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新疆轮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轮台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在GIS支持下,应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收集轮台县的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同时,选取与剖面性质、土壤理化性质、立地条件3个方面相关的12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轮台县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轮台县40 486.67 hm2耕地中,根据地力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一至五级地分别占耕地的18.23;、44.77;、13.76;、13.52;、9.71;.[结论]轮台县耕地地力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研究结果能准确的反映轮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为研究区耕地质量提升、种植结构调整、精准农业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