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3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287篇
林业   848篇
农学   541篇
基础科学   627篇
  1412篇
综合类   6217篇
农作物   893篇
水产渔业   670篇
畜牧兽医   2017篇
园艺   968篇
植物保护   49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095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红蓼提取物对13种农业害虫触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红蓼提取物对农业害虫的触杀活性,国内外研究甚少。研究红蓼提取物对害虫的触杀活性,可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红蓼提取物对害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红蓼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粘虫、菜粉蝶、棉铃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和小地老虎4~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16.80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在87.50%~100%;对小菜蛾3龄幼虫也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21.00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92.85%;秋季茎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菜粉蝶4龄幼虫和粘虫5龄幼虫具有很强和较强的触杀活性,在33.60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59.20%。盛花期茎秆石油醚粗提物对棉蚜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在0.27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51.65%。盛花期花石油醚和甲醇粗提物对朱砂叶螨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0.13和1.15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2.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绵羊防御素基因序列,经多重比较后,设计1对引物,从洼地绵羊舌上皮组织中扩增到防御素sBD-1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基因全长215 bp,编码64个氨基酸.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与蒙古绵羊sBD-1基因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核苷酸同源性为98.5%;而与黄牛的亲缘关系最远,核苷酸同源性84.6%.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内无信号肽区域,具有3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以pMD18-T/sBD-1质粒为模板建立了sBD-1基因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核酸电泳、扩增动力学曲线、溶解曲线及重复性试验表明,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得到的回归方程(R2=0.998)表明PCR产物量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舌、盲肠及输卵管等组织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检测,检测灵敏度为83.9 copies/μL.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防御素sBD-1基因在洼地绵羊抗逆性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 Ⅰ、Hae 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 Ⅰ、Hae 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  相似文献   
94.
对家蚕多星纹基因ms的SSR标记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蚕幼虫斑纹突变多星纹基因ms进行分子标记定位,有益于对多星纹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对该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利用家蚕雌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幼虫斑纹为素斑(p)的家蚕品系C108,幼虫斑纹为多星纹(ms)的家蚕品系g02,组配正反交群体(g02×C108)F1♀×g02♂和g02♀×(g02×C108)F1♂,分别记作BC1F和BC1M,利用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中第12连锁群上的18对SSR标记引物在亲本间进行多态性筛选。BC1F群体中的普通斑个体均表现出与(g02×C108)F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多星纹个体的带型与亲本g02一致,为纯合型。结果筛选出S1206、S1208、S1210、C5553S3共4个与家蚕ms连锁的SSR标记。利用BC1M群体构建家蚕ms及其连锁的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连锁图的图距为34.5 cM,4个SSR标记及ms的排列次序为S1206—S1208—S1210—C5553S3—ms,ms位于34.5 cM处,与ms最近的标记为C5553S3,遗传距离为12.4 cM。依据该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可对ms进一步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旨在研究4种不同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密封塑料桶进行混贮,将薯渣与大豆秸秆按照1∶3的重量比混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置对照组(不含微生物制剂)及试验1、2、3和4组(分别添加微生物制剂1、2、3、4),每组3个重复。贮存60 d后取样分析,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测定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采用半体内法测定48 h瘤胃降解率,同时进行有氧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1)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感官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均为一级优良。2)经发酵品质的分析测定,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混贮饲料发酵品质均得到改善,以试验2组的pH最低(P<0.01),乳酸含量最高(P<0.01),氨态氮/总氮最低(P>0.05)。3)除试验4组外,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干物质损失率(DM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粗蛋白质(CP)含量提高(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均得到提高,其中以试验2组的效果最好(P<0.01),其次是试验1组(P<0.01)、试验3组(P<0.01)和试验4组(P<0.05)。5)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干物质(DM)48h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P瘤胃降解率(P<0.05)、NDF瘤胃降解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以试验2组最高,且试验2组的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复合微生物制剂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均得到提高,试验2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提高3.34%(P<0.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经发酵处理后,薯渣混贮饲料质地松软,呈酸香味,无黏手现象,试验2组对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猪场沼液处理的好氧反硝化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 16 株好氧反硝化菌,其中菌株 ZH-14 的总氮(TN)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 50.73%和 99.99%。该菌株经过平板形态观察、功能基因和 16S rDNA 基因分析,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结果表明:菌株 ZH-14 在硝酸钾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时,48 h 后硝酸盐氮与 TN 的降解率分别为 100%和41.76%;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培养时,亚硝酸盐氮降解率为 99.24%;以氨氮为唯一氮源培养时,氨氮的降解率达 94.1%;使用菌株 ZH-14 处理畜禽沼液,当其接种终浓度为 107 CFU/mL 时,经过 48 h 处理,氨氮、硝酸盐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 54.4%、97.7%和 77.9%。综上表明,菌株 ZH-14 具有较强的反硝化和处理猪场沼液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7.
大花萱草‘金娃娃’的花器结构和繁育系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花粉及柱头活力、坐果率等指标对大花萱草‘金娃娃’(Hemerocallis hybridus cv.‘Stella de oro’)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金娃娃萱草5-9月开花,花苔分3~4次抽生,首次开花群体花期32 d,单苔花期9~16 d,单花花期1 d。雄蕊短于花柱,花药与柱头相差2.71 c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开花前1 d的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1 d和开花当天的柱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值为1 164,结合坐果率,可以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特殊的花部结构、缺少传粉者和花期短可能是金娃娃萱草结实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王举梅  葛君  李兵  沈卫德 《蚕业科学》2010,36(2):256-261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探讨家蚕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机制,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家蚕5龄幼虫经氯氰菊酯诱导前后脂肪体蛋白的表达特征。采用ImageMaster6.0软件分析表明,对照组共检测到432个蛋白点,诱导实验组检测到369个蛋白点,其中能匹配的蛋白点有342对,匹配率为76.68%。对特征蛋白进行MALDI-TOF-MS分析鉴定的蛋白包括烯醇酶、线粒体醛脱氢酶、伴侣素、肌动蛋白、gag-like蛋白。烯醇酶(enolase)是糖酵解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酶类。采用半定量RT-PCR对经氯氰菊酯诱导后的家蚕脑、中肠、丝腺、脂肪体、精巢、马氏管、血液等7个组织器官的烯醇酶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烯醇酶基因转录水平在7个组织器官中都呈现下调趋势,分别下调了13.79%、10.71%、22.48%、7.40%、27.00%、11.50%、14.52%,其中脂肪体的烯醇酶基因表达和蛋白的表达下调一致。受菊酯类农药诱导的影响,家蚕5龄幼虫脂肪体蛋白的数目减少,烯醇酶基因在各组织器官减量表达,提示可能与蚕体的基础生理代谢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
4株NDV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4 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NDV(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RT 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序列分析,根据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中1 株属于弱毒株,3 株属于强毒株;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3株强毒株与Clone30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6%~84.0%之间,与F48 E9典型NDV强毒株同源性在86.5.6%~88.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Clone 30 株在85.9%~87.0%之间,与F48E9典型NDV强毒株在89.1%~91.3%之间;利用MegAlign软件绘制了NDV 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 3株分离强毒株为Ⅶ基因型,弱毒株为基因Ⅱ型。  相似文献   
100.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南农选系及16 个当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草地早熟禾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在18 个位点表现酶带。南农选系表现出13条酶带,除与其它16个品种所共有的6 条主酶带外,还出现了其特有的7 条酶带。对不同品种POD同工酶酶谱信息进行相异性类平均聚类分析,17 个供试品种(系)聚为3 类,其中南农选系、美国品种“Merit”及其它15个品种分别各成一类。据此推测,南农选系与其它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