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116篇
  269篇
综合类   1581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675篇
园艺   334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目的】筛选出调控日本医蛭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揭示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抗凝分子机制,为后期开展日本医蛭养殖、生长发育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幼虫期(孵化10 d以内,HNL)、青年虫期(孵化后2个月左右,HNY)和成年虫期(孵化后2年左右,HNA)的日本医蛭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对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按错误发现率(FDR)<0.05和|log2 FC|>1的原则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使用3个时期的样本构建24个cDNA文库,共产生541124257条原始序列(Raw reads),经Fastp质量控制及RNA-Seq组装,共获得20430个mRNAs转录本,并注释出88个新的mRNAs转录本。通过对日本医蛭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两两对比,共获得13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幼虫期—青年虫期(HNL vs HNY)中获得238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幼虫期—成虫期(HNL vs HNA)中获得97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青年虫期—成虫期(HNY vs HNA)中获得763个差异表达基因。幼虫期—成虫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蛋白水解、肌球蛋白复合体、细胞骨架、几丁质代谢过程及对伤害的反应等GO功能条目上,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生物合成、丙烯酰胺转移酶等KEGG信号通路上。说明日本医蛭幼虫在生长过程中大量摄食并通过消化、代谢和合成物质为自身发育提供能量,而成年日本医蛭发育成熟后与其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过程下调,且已适应环境,对于环境刺激的敏感度也有所降低。【结论】在幼虫期—成虫期(HNL vs HNA)获得的9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肌肉发育相关,而与性腺发育或产卵调节及神经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明显周期特异性,其表达变化均与日本医蛭的生长发育有关。水蛭素和抗凝相关基因在青年期高表达,因此开展水蛭抗凝血能力研究时宜选用青年日本医蛭。  相似文献   
992.
女贞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择健康的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20 mg.kg-1硫酸粘杆菌素)、益生菌组(基础日粮+0.2%益生菌)及女贞子组(基础日粮+1%女贞子),试验从仔猪28日龄开始到56日龄结束,试验期为28 d。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女贞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女贞子组、抗生素组的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贞子组血清、肝脏中SOD、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心脏、肝脏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女贞子对仔猪断奶期的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有积极作用,且对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3.
李玉梅  孙凯  任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72-9174
[目的]探明卤代苯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为化学品环境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选用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测得了17种卤代苯类化合物的MATC值,毒性范围为4.31(氯苯)~5.25(1,2,4三-氯苯)。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主要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有关。取代基对毒性的贡献表现为:Br〉C l〉NH2〉OH。取代基数目越多,化合物毒性越强。[结论]方程-lgMATC=1.1906XVPC-0.3723XVP+4.611能够很好的描述卤代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绿色植保对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结合福建省植保工作性质及现状,并提出了构建绿色植保工程的设想:(1)政府重视、强化领导,切实搞好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工作;(2)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3)加强绿色植保的基础研究;(4)重视生物安全工作,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5)加强农药管理及科学使用;(6)完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5.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向日葵盆栽试验,依据向日葵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耗水量的试验资料求出了Jensen模型、Minhas模型、Stewart模型、Blank模型及Singh模型的参数,并通过对该5种模型拟和方程的拟和精度以及计算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关性的对比分析,得出Jensen模型适宜于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和此地区的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验证高效腐殖酸液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我们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进行了水稻叶面喷施高效腐殖酸液肥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稻有效分蘖期、灌浆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高效腐殖酸液肥,有效分蘖明显增加,可提高水稻产量11.32%。  相似文献   
997.
草炭复配基质特性及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厂化育苗中,科学的基质配比是降低成本,培育优质壮苗的关键。本试验以德国进口草炭、珍珠岩为基础,加入不同比例的国产草炭与菌剂,科学复配成6种营养型蔬菜穴盘育苗基质。在现代化育苗温室条件下研究其理化特性及其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不同种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后6,种基质的容重与孔隙度均在理想基质范围内;S2(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7∶3∶10)与S5(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菌剂=7∶3∶10∶10)的pH值、EC值、可溶性盐总量、养分含量适中并具有较强的脱氢能力与较多的放线菌数量;S2具有较强的氮素转化能力。S5对黄瓜苗和辣椒苗效果最好,S2对番茄幼苗效果最好,均超过了S0(进口草炭∶珍珠岩=10∶10)。  相似文献   
998.
分别注射1、3、5个顶体完整的人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对照组同时注射数量相等的无顶体精子,观察卵活化、受精及后期发育情况.结果发现随着注入精子数量的增加,卵发育的异常率显著增加,而注射无顶体精子组,无论注射精子数量为多少,均无异常发生.此外,注射多个精子于金黄地鼠卵中时,多原核(PN)形成率顶体完整组明显低于无顶体组(P...  相似文献   
999.
为探明戊菌唑在黄瓜中的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法对戊菌唑在江苏南京、北京和吉林长春3个试验点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01 mg/kg、0.10 mg/kg和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戊菌唑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5%~94.2%,相对标准偏差为4.8%~7.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1.2%~93.2%,相对标准偏差为6.2%~9.1%;戊菌唑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戊菌唑在3个试验点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6~1.9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2.3 d。戊菌唑按低剂量(57.0 g/hm2,a.i.)或高剂量(85.5 g/hm2,a.i.)施药2次或3次,在最后一次施药1 d、3 d和5 d后采收,黄瓜中戊菌唑的残留量均低于0.080 mg/kg。按试验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戊菌唑,参照CAC、欧盟或日本制订的黄瓜中戊菌唑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1 mg/kg),所采收的黄瓜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00.
氨挥发是稻田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之一。作为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良农艺措施,秸秆炭化还田对氨挥发减排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设置不施氮肥(ON)、单施化肥(CT)、施用生物炭(BI)、生物炭+化肥(CBI)、添加秸秆(ST)、秸秆+化肥(CST)6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炭化还田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排放通量和累积氨挥发量;与CT相比,CBI处理的累积氨挥发量减少了4.1%。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炭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可通过吸附降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的浓度。秸秆炭化还田是控制热带水稻种植系统氨挥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