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0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3篇 |
农学 | 53篇 |
基础科学 | 41篇 |
90篇 | |
综合类 | 626篇 |
农作物 | 73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114篇 |
园艺 | 104篇 |
植物保护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边沁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茎段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边沁桉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物种进一步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初接种芽诱导培养基以MS 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5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BA 0.5 mg.L-1 IBA 1.0 mg.L-1 NAA 0.2 mg.L-1,芽增殖系数为4.6,平均苗高为3.1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 IBA 1.5 mg.L-1,生根率达93.3%,平均每株生根数为3.2条;试管苗练苗3~7 d,移栽到25%糠壳灰 75%黄心土的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22.
对采自15个省区的55个枫杨种源种子在浙江安吉进行苗期试验。参试种源表现出明显的苗期生长差异,苗高的极差达163%,地径极差达180%,生物量极差达194%。种源苗高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及垂直变异趋势,枫杨南部分布区及低海拔种源的高生长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种源。枫杨在长江中下游亚区、江南丘陵及华南亚区、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贵川陕西部亚区、北部亚区内表现出各自的亚区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1167X1(总干质量/g) 0.0750X2(苗高/cm)-0.1231X3(地径/cm),并评选出6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即江西南部的信丰,贵州东北部的思南,陕西中部的汉中,湖南洞庭湖的益阳,重庆的涪陵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安种源。 相似文献
23.
为了增强结构整体性与耐久性,节省材料,降低造价,提出一种理论上适合工程应用的正交胶合木T梁这一新的构件形式。采用兴安落叶松板材和结构胶,制作了正交T梁、平行T梁(高跨比1/7.6)及矩形梁(高跨比1/9.2)共3组试件,进行静力弯曲承载力试验,对比分析各类构件的应变、挠度及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1)3类梁受弯时均为中部顺纹剪切破坏,正交T梁的抗弯承载力比矩形梁提高了33%,比平行T梁低30%;2)基于刚度等效原则,提出了将正交T梁等效为平行T梁,然后采用Rammer抗剪强度公式来计算其弯曲剪切强度的策略;3)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合理、可靠,扩展了Rammer公式的适用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26.
林火视频监控中烟识别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内外林火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火灾的物理特征,烟图像的火灾监测技术,火灾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火灾图像烟的纹理特征、动态特征、形状特征.认为森林火灾的探测基础理论及技术仍然不够完善,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火灾报警上是一种有效的火灾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27.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资源稀缺与产业危困,江西林化工业由资源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由传统粗放型工业转向现代集约型工业,加快推进其做大做强关系到林化工业发展的未来。在分析江西省目前林化工业现状和问题后,就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29.
棕黑疣螈种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大围山疣螈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贝叶斯法对棕黑疣螈种组1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2基因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1)该种组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2)红瘰疣螈不是棕黑疣螈的同物异名,支持红瘰疣螈物种地位的有效性;(3)采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大围山的2个标本与红瘰疣螈亲缘关系较近,并构成姐妹群,其种间遗传距离已达到种级水平。其地理居群物种为一未描述新种,定名为大围山疣螈。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前肢长于后肢或后肢略长;头部和前后臂为棕黑色,颞部和指、趾端为棕黄色。 相似文献
30.
采用肌电测试方法以及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沙发椅背倾角与坐姿舒适度之间的关系,为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优化沙发椅背设计以及对沙发舒适性的评价提供依据.实验研究表明,当沙发坐垫硬度为89N,沙发椅背硬度为32N,沙发椅背高度为600mm,椅背倾角分别为100°、110°、120°时,使用倾角为110°的椅背总体舒适感最好,其次为使用倾角120°的椅背,使用倾角为100°的椅背总体舒适感最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