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1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林业   480篇
农学   309篇
基础科学   297篇
  562篇
综合类   3297篇
农作物   466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979篇
园艺   497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对日粮的消化能力不足,易导致腹泻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成活率。实施早期断奶的哺乳期犊牛日粮以液体的代乳品为主,其酸度对犊牛健康有着比成年牛更加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犊牛血气指标变化的规律、正常值范围等数据仍不成体系,无法判别日粮酸度是否适宜。本研究以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研究液体饲料pH值对哺乳期犊牛血气指标的影响,探索犊牛血气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2×4因子设计,2种代乳品,其植物蛋白占总蛋白比例分别为50%和80%,代乳品乳液pH值分别调整为6.2、5.5、5.0、4.5,共计8个处理组。将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随机分配到上述8个组中,分别饲喂上述代乳品乳液。试验期63 d,其中预试期21d,正试期42 d。每两周测定犊牛体重,每日记录代乳品和颗粒料的采食量;在21、49 d抽取全血检测血液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气分压(pO2)、氧饱和度(SO2)、[HCO3-]浓度(HCO3-)、实际剩余碱量(ABE)、总二氧化碳量(TCO2)、标准碳酸氢盐浓度(SBC)和标准剩余碱(SBE)。采用SAS软件GLM或MIXED模型对生长性能或血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REG模型建立血气指标与代乳品乳液pH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以正态分布检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降低代乳品乳液pH值可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代乳品乳液pH值对犊牛血液pO2、SO2、HCO3-、ABE、TCO2、SBC和SBE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血液pH值、pCO2也具有影响趋势;随着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犊牛血液pH值、pCO2、pO2、SO2、HCO3-、TCO2呈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R2分别达到0.9201、0.8481、0.8600、0.9445、0.8631、0.8141,ABE、SBC和SBE则呈现出直线型改变(P<0.05),R2分别为0.9060、0.8126、0.8298。血液pH值和pCO2随日龄变化有显著改变(P<0.05);除HCO3-、ABE、SBE外,其他血气指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P>0.05)。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由50%提高到80%时,犊牛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但血气指标并未受到影响(P>0.05)。 【结论】随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21-63 d犊牛血液HCO3-、ABE、TCO2、SBC、SBE显著降低,可作为评价日粮酸度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微流控芯片电泳方法在PCR产物检测方面的效果,并建立针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方法,弥补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在试剂消耗、所用时间、安全性方面的缺陷。【方法】通过对TYLCV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在该基因组中相对稳定的位置设计引物,同时兼顾引用已被研究者研究过的引物,对这些选择的引物进行特异性、稳定性、灵敏度等方面的验证,筛选出用于后续试验的引物。选择DNA标准物φX174/BsuR I(Hae Ⅲ) marker,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对二者在耗材、耗时和灵敏度方面进行比较,确定微流控芯片电泳在核酸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利用筛选出的其中1对引物对番茄叶片的实际样品进行PCR扩增,随后通过微流控芯片电泳对其进行检测,以此探讨微流控芯片电泳在病毒检测方面的检测效果。【结果】共筛选出14对TYLCV备用引物,其中2对引自文献,12对为本文设计,每对引物均可满足微流控芯片检测要求。选择其中1对引物TYLCV-T作为随后的研究对象。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对DNA标准物检测,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电泳在耗时方面不足琼脂糖凝胶电泳的1/10,约为13 min,试剂消耗为琼脂糖凝胶电泳的1/8,检测灵敏度方面至少比琼脂糖凝胶电泳高103倍,根据DNA标准物原液浓度计算可知,微流控芯片电泳至少可准确检测到浓度为5×10-6 μg?μL-1的核酸样品。利用微流控芯片电泳对TYLCV-T扩增的TYLCV PCR产物进行检测,将检测峰值图与DNA标准物的峰值图时间比较,就可判断出产物峰的大小范围。【结论】筛选出的关于TYLCV的备用引物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该病毒检测方面的基础;通过将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进行比较,确立了后者在核酸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微流控芯片电泳对TYLCV PCR产物的检测,建立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的TYLCV快速检测方法,为TYLCV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鉴定大豆基因GmNcl1的序列多态性,探求逆境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BLASTP比对GmNCl1的氨基酸序列,寻找同源基因。测定50个大豆品种中GmNcl1的启动子和基因的DNA序列差异以及这些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利用MAGE软件进行单倍型聚类分析和进化树分析,寻找品种耐盐性和序列间的相关性。以耐盐品种铁丰8号和盐敏感品种85-140的幼苗根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GmNcl1在多种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处理条件包括蛋白抑制剂阿米洛利(Na+/H+逆转运蛋白抑制剂)和钒酸钠(Ca2+-ATPase抑制剂)、pH4.0 和pH5.7、ABA处理及多浓度盐、碱、旱逆境胁迫。【结果】GmNcl1与拟南芥的Na+(K+)/H+交换蛋白CHX同源。GmNcl1序列有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位点16个和插入缺失位点2个,其中,包括一个位于外显子3的G/A(敏/耐)碱基改变,引起丙氨酸到苏氨酸的非同义突变。18个变异位点共组成14个单倍型,其中,耐盐品种有3种单倍型,盐敏感品种有11种单倍型。由6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GAGATATTC(耐)/TTT----CT(敏)能高效区分耐盐和盐敏感品种。大豆幼苗根中的GmNcl1在阿米洛利处理下表达量增加,在钒酸钠处理下表达量不变。GmNcl1在碱性pH处理下表达量增加,在酸性pH处理下呈现上调和下调波动。GmNcl1受ABA诱导上调表达。在碱和旱胁迫下表达强度增大,在盐胁迫下上调表达最为明显,3种逆境胁迫强度越大,GmNcl1表达量上调幅度越大。耐盐品种铁丰8和盐敏感品种85-140的GmNcl1在盐处理下有近似的上调表达趋势,但85-140中GmNcl1的上调幅度大于铁丰8。【结论】GmNcl1与Na+(K+)/H+交换蛋白高度相似,该基因的序列多态性与耐盐相关,GmNcl1参与调节pH平衡,受ABA强烈诱导,响应盐、碱、旱胁迫。  相似文献   
994.
对细子龙(Amesiodendron chinense)在不同水分梯度胁迫下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子龙的地径、苗高相对生长率、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土壤水分减少而减少,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0%水分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降低,细胞间CO2浓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增加; 水分胁迫引起细子龙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稻田土壤的通气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排放。本文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并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等常用节水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96.
太阳辐射直接透射率的推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自全国66个日射站的太阳辐射及679个常规气象站的日照资料,在数据集群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接透射率的不同(各站各月模式、各月模式、各站模式、综合模式)估算模式,研究直接透射率的推算方法。经过对各种模式计算结果的误差指标的综合评估分析,最终确认各月模式为最优模式。文章选取各月模式,在GIS支持下利用Kriging内插法,得到1km×1km的全国月直接透射率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月直接透射率的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准确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研究之一。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等自动化仪器的快速发展和对水土流失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研制了土壤侵蚀实时监测仪,对其设计原理、组成以及工作流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98.
施肥梯度对甘南高寒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小区控制施肥实验,研究了施肥梯度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施肥使线叶嵩草、波伐早熟禾、垂穗鹅观草等禾草的高度显著增加,异针茅、瑞玲草等非禾草类的高度减少.2) 随着施肥梯度的增大,群落的总密度逐渐下降, 禾草密度在不同施肥梯度下有时增加,有时减少,无一般性规律;而非禾草物种密度一般是减少的.3) 随施肥梯度的增加,地上生物量明显提高,多样性指数逐渐下降.施肥对群落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多样性的作用都要在2年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9.
镁的营养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镁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参与了体内所有的能量代谢,催化或激化300多种酶体系。本文综述了镁对动物体脂质过氧化、应激及脂类代谢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近况,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对蛋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240只体重相近的45日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A组不进行免疫,日粮中也不添加VC,为对照组,B、C、D、E 4组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Ι系疫苗进行免疫,并在该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 mg/kg的VC,分4周测脾脏、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新城疫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添加VC的C、D、E组,蛋鸡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B组,法氏囊指数在第21、28天显著高于B组(P<0.05),新城疫HI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B组(P<0.01),且以日粮中500 mg/kg的VC添加量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在鸡的日粮中适当添加VC能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强免疫系统合成分泌抗体的能力,从而提高鸡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