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34篇
  免费   1466篇
  国内免费   2836篇
林业   2397篇
农学   2666篇
基础科学   1612篇
  3765篇
综合类   11544篇
农作物   1689篇
水产渔业   1178篇
畜牧兽医   4371篇
园艺   1826篇
植物保护   1688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1117篇
  2021年   1226篇
  2020年   1170篇
  2019年   1145篇
  2018年   780篇
  2017年   1226篇
  2016年   959篇
  2015年   1380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827篇
  2012年   2286篇
  2011年   2364篇
  2010年   2263篇
  2009年   1912篇
  2008年   1984篇
  2007年   1788篇
  2006年   1496篇
  2005年   1174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择裸露砒砂岩坡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冲刷试验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3种流量(60,100,200 L/h)与4个坡度(5°,10°,20°,30°)组合冲刷下砒砂岩区坡面细沟形态演变特征及径流侵蚀产沙机制.结果表明:坡面细沟在坡下最先发育,随着冲刷流量和坡面坡度的增大而向上延伸;细沟出现的时间随着坡度的增...  相似文献   
992.
提高干燥均匀性是微波技术在食品、农产品热加工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分析微波功率输入模式对浆状食品物料的温度及水分均匀性影响,以浆果果浆为高水分、高黏度、富含热敏性成分代表性物料,引入温度离散值、水分离散值、热区分布值、温度对比值指标表征加热均匀性,解析连续和间歇变功率输入模式对浆果微波加热均匀性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微波输入功率为800 W的微波加热过程中,果浆中依次出现缓慢升温(I)、温度稳定(II)和快速升温(III)3个阶段,其中温度离散值与热区分布值在升温区增加、在温度稳定区降低;水分离散值持续上升,温度对比值增大至温度稳定区、在快速升温区减小;在浆果微波干燥后期,果浆料层内冷、热点间温度差引起不均匀性减弱。微波在浆果物料边角产生过热效应是引起加热不均匀性主要原因。间歇变功率微波加热工艺可以改善均匀性,随功率转换点的减小,果浆温度离散值、水分离散值、和热区分布值的均匀度改善率增大;微波功率比的减小可提高加热均匀度,但当微波功率比低于0.5时会导致加热效率低;间歇时间的增大可以进一步提高果浆均匀度改善率,但间歇时间超过8 min后对果浆均匀度的改善程度减缓;选用微波功率转换点为第Ⅱ、Ⅲ阶段交界、微波功率比0.5、间歇时间8 min更利于提高加热均匀性与加热效率。研究结果为浆果类物料微波加热均匀性的评价提供数学模型,优化得到的变功率输入参数为提高浆果果浆的微波干燥均匀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天津杨柳青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猪场废水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与地下水稀释(1:5)灌溉以及厌氧出水高、中、低定额灌溉对潮土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废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中量厌氧水灌溉增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过高或过低量厌氧水灌溉降低土壤酶活性;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与对照(正常施肥和灌溉)相比,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促进土壤脲酶活性;所有的稀释灌溉处理对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抑制趋势,但其中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处理的降幅较小。建议适宜的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灌水定额为500m^3·hm^-2,适宜的稀释灌溉处理为仿生态塘水与地下水1:5的稀释比例。  相似文献   
994.
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多酚氧化酶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高山针叶林均质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裸露地表、凋落物覆盖、积雪覆盖、凋落物和积雪同时覆盖4个不同覆盖处理的原位培养实验,对各处理在低温季节(11月~5月)土壤表层(0~10cm)和下层(10~20 cm)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低温季节,所有处理表层PPO活性在12~2月出现波动,差异不显著;下层土壤PPO活性逐渐升高,到低温季节结束前后活性达到最高,但是不同处理的升高幅度不同;(2)积雪和凋落物覆盖变化引起不同处理和不同深度土壤PPO活性动态的差异性响应。不论是表层还是下层土壤,在整个低温季节积雪对PPO活性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凋落物覆盖能缓冲积雪对PPO活性的效应。(3)降雪时空格局变化对亚高山土壤PPO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没有凋落物覆等盖层的裸露土壤,在有凋落物等覆盖情况下,全球变化可能导致的积雪减少甚至消失对土壤PPO活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5.
由于不均匀施肥、有机质分解和群体结构复杂化等因素,氮在间作农田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异质性。因此,间作作物的生长同时受到种间竞争和异质性氮的影响。然而,人们对作物种间关系(特别是地上竞争)与异质性氮在影响作物生长中有何关系还知之较少。本研究以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模式为试验对象,在盆栽条件下采用控释性氮肥构建异质性,利用根管分隔去除地下竞争后,通过目标植物法设计地上竞争处理,探讨作物的觅养精确度、生物量生产、功能性状、竞争能力和总相对生产力对氮分布和地上竞争的响应。结果表明:异质氮处理的总相对生产力高于均质氮处理,这可能是因为与无竞争相比,地上竞争提高两作物的觅养精确度。但在地上竞争下异质氮抑制马铃薯的生长,玉米生长得以提高,而在无竞争下异质氮处理提高两作物的生长;这些生长变化在功能性状上得到进一步体现,包括根冠比、根叶比、叶重比和根重比;从竞争能力来看,相对于均质氮处理,异质氮处理促进玉米但降低马铃薯的竞争能力,故马铃薯在均质氮条件下有竞争优势,而玉米则在异质性氮条件下具有竞争优势。总之,地上竞争改变作物对异质性氮的觅养行为,而异质性氮提高作物生长,改变玉米和马铃薯的相对竞争能力,因此地上竞争和氮异质性在调控作物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这一发现可增加对间作体系中氮利用特征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农田间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变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6.
A 76‐day feeding trial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ysine and Methionine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and digestive capacity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fed plant protein diets using high‐level canola meal (CM). Fish with initial average weight 103.9 ± 0.6 g were fed three extruded diets. Fish meal (FM) diet was formulat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with 40 g kg?1 FM and 300 g kg?1 CM; CM diet was prepared by replacing all FM with CM (total 340 g kg?1) without Lys or Met supplementation; CM supplement (CMS) diet was similar to CM diet but was supplemented with essential amino acids (EAA) to ensure the levels of Lys and Met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FM diet. Feed intake, feed efficiency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the grass carp fed CMS and FM diets were similar (> 0.05), but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rass carp fed CM diet (< 0.05). The hepatosomatic index, relative gut length, intestosomatic index and intestinal folds h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fish fed FM and CMS diets as compared to CM diet (< 0.05). Lower activities of trypsin, lipase and amylase in hepatopancreas were observed in fish fed CM diet (< 0.05). Three hundred and forty gram per kilogram CM without Lys or Met supplement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rypsin, lipase and amylase mRNA levels in hepatopancreas (< 0.05).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 supply of CM (340 g kg?1) in plant protein (200 g kg?1 soybean meal and 100 g kg?1 cottonseed meal) diets decreased digestive ability through decreasing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enzyme gene's expressions of grass carp, and these side effects can be reversed by supplementing Lys and Met. Therefore, CM could be high level used in a plant protein blend‐based extruded diet for grass carp as long as EAA were supplemented.  相似文献   
997.
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内陆渔业资源禀赋雄厚,世界第一大湖里海以及第四大湖咸海均分布在域内。在前苏联时期中亚各国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发展态势良好,随着东欧巨变及前苏联政局陷入动荡直至解体,渔业生产急剧萎缩,至今虽有复苏但尚未能恢复到苏联时期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基于我们前期研究基础以及FAO和世界银行等统计数据,提出对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渔业崩溃的原因解读,并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中亚各国可行的渔业合作方式以及重振中亚渔业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西庄斜发沸石对NH^+4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潍坊西庄斜发沸石对NH_4~+的吸附性能,改型和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斜发沸石进行了比较。随海水盐度的增高,NH_4~+的去除率降低。不经改型的沸石,对盐度为28.2的海水中5mg/L NH_4~+,5h后的去除率为30%;对淡水,去除率为100%。在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大规模生产应用试验表明,在静止的水体中采用自然沉降法去除NH_4~+,去除率可达24.4%~70.0%,从而,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半静态动力学富集实验方法,分别以石油烃、多环芳烃及含硫芳烃、烷烃为指标,通过分析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对轻柴油(–10#柴油)、重柴油的富集与消除规律,探讨柴油污染对海湾扇贝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湾扇贝体内石油烃、多环芳烃及含硫芳烃、烷烃含量与富集时间及水中石油烃浓度呈正相关。海湾扇贝不同组织对柴油的富集能力不同,累积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内脏外套膜及鳃等其他组织闭壳肌。海湾扇贝对柴油的富集量与柴油的种类有关,相同条件下海湾扇贝对重柴油的富集量更高且消除速率比轻柴油慢,说明重柴油溢油污染对贝类质量安全的危害更大,更值得关注。受污染的扇贝移入清洁的海水中,体内的石油烃可以逐渐消除,消除速度要慢于富集速度。海湾扇贝对烷烃的富集倍数比多环芳烃低,消除速率比多环芳烃要快。海湾扇贝体内石油烃的消除主要是烷烃的贡献。受污染的海湾扇贝体内多环芳烃以2~3环为主,其消除速率比高环数多环芳烃快。受污染的海湾扇贝移入清洁的海水中,短时间内虽然石油烃残留量能下降至正常水平,但多环芳烃(尤其是高环数多环芳烃)残留仍会存在。因此建议在发生石油污染后,跟踪监测不仅要关注海水中石油烃,更要关注贝类体内石油烃,要将多环芳烃与石油烃的检测结果综合考虑。此外,出于食品安全考虑,食用扇贝时尽量去除内脏。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组成及繁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当前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繁殖群体组成及其繁殖性能, 2021 年于长江口刀鲚汛期的 4—6 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采集生殖洄游的刀鲚繁殖群体样本 144 尾, 分析了其个体大小、性比、性腺发育分期、条件因子(Kn)、 性体指数(GSI)和繁殖力(F)。结果显示, 采集样本的平均全长(TL)和体重(BW)分别为(318±34) mm 和(97.16±32.05) g, 其中, 于 4 月采集的个体最大。繁殖群体中, 雌性占优, 雌雄性比为 8∶1。在雌性个体中, 不同月份性腺发育期组成不同, 其中 4 月以卵巢发育至 II 期个体为主。Kn 在不同长度组和不同月份间基本一致, 其值接近或大于 1。GSI 从 4 月至 6 月随着性腺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 6 月最高。所选成熟个体的繁殖力从 29908 到 74041 粒不等, 平均值为(51073±11302)粒。繁殖力与全长、体重、性腺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其中繁殖力与性腺重的相关性最高 (R2 =0.619), 其次为全长和体重。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当前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的整体状况, 为后期针对该物种的保护以及管理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