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0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林业   416篇
农学   493篇
基础科学   290篇
  668篇
综合类   3033篇
农作物   489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19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38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51.
长时间停放的农用机械,极易出现金属生锈、橡胶制品老化、油料变质等情况。在机械长时间停放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缓机械停放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对机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机械的固有性能,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152.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抽测根数细羊毛密度的测定,并以国家标准为对照,认为在实际育种工作中,个体羊毛密度从根部抽测200~300根即可。  相似文献   
153.
以云南藜蒿幼叶、嫩茎外植体及再分化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的石蜡制片法制片,对其进行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藜蒿幼叶、嫩茎愈伤组织的形成经历了启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嫩茎愈伤组织的来源有两种:第一种是由表皮及以下多处皮层薄壁细胞脱分化而产生;第二种是由切口处维管组织周围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脱分化产生;藜蒿愈伤组织芽分化大多数为外起源。  相似文献   
154.
为了调查中国热带、亚热带主要山羊品种的遗传资源现状,应用14对微卫星引物,检测了隆林山羊和雷州山羊不同分布地区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隆林山羊(柳州)、隆林山羊(百棚)、雷州山羊(徐闻)、雷州山羊(海南)各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45、0.600、0.483、0.518;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281、0.421、0.121、0.157;平均等位基因数(k)分别为5.17、4.93、4.64、4.5,3组数据综合说明两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匮乏,群体遗传变异较低;NJ法聚类显示,隆林山羊两个群体聚为一类,再与雷州山羊(徐闻)聚在一起,最后为雷州山羊(海南),这与两个品种的来源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山羊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5.
为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糜子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山西河曲进行试验,以河曲大红糜子为材料,选用不同配比的有机肥(羊粪)、生物菌肥、尿素和复合肥,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糜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糜子产量和品质性状显著影响,复合肥和有机肥(F+Y)配施显著提高糜子籽粒产量(GY)、净光合速率(Pn)、钙(Ca)和铁(Fe)含量,显著减低直链淀粉含量(AC);相关性分析发现,籽粒产量(GY)和净光合速率(P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镁(Mg)与铁(Fe)呈极显著正相关,值为0.68,直链淀粉含量(AC)与醇溶蛋白含量(Gli)、钙(Ca)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值分别为-0.66和 -0.50;主成分分析发现,糜子各性状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分别代表糜子食味品质、营养品质、产量指标和蛋白营养品质,综合得分以复合肥和有机肥(F+Y)处理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复合肥(187.5 kg·hm-2)与有机肥(1.5×10 kg·hm-2)配施是糜子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56.
试验证明,应用赤霉酸涂布剂涂抹果柄,可以有效地减少绿宝石梨裂果率(较对照减少裂果25.38%),增大果个、提高产量(较对照增长14.15%),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并使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加2.55%,果心减小3.48%.用3%赤霉酸脂膏于花后10d涂抹果柄基部长度1.5cm,对减轻绿宝石梨裂果的作用和提高果实其他性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7.
动物营养专业的研究生需要掌握的饲料配方的配制方法。本文介绍在教学中如何利用Excel采用线性规划法和试差法自己设计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含病毒菌株与具单个vic基因座位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10 d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在1个vic座位上的基因不同通常会降低病毒的传递率,在vic-Cc座位上基因差异菌株间的病毒平均传递率为85.93%,而在vic-Dd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病毒的平均传递率仅为10.30%,在vic-Aa、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病毒平均传递率分别为44.12%、47.93%.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正反向传递率相差非常大,由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为83.13%,而从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只有23.15%;其他3个vic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也具有方向性,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9.
红色荷斯坦牛与西改牛杂交一代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西改牛产奶量,选用外表与其相似的红色荷斯坦牛精液对西改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杂一代牛一、二、三胎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达到4010.33 kg;乳脂、非脂、蛋白质、乳糖含量分别为3.54%、8.52%、2.72%、4.70%,说明,红杂牛完全可作为奶牛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0.
旨在探究五指山猪和杜洛克猪免疫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选择信号差异。本研究从海南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采集30头4月龄健康(10公,20母)五指山猪的耳组织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从NCBI数据库下载29头杜洛克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SRA:PRJNA378496);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59个样本WGS数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SNPs过滤,定位SNPs在基因组的位置,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基因型频率,并注释对应基因的功能;使用XP-CLR方法筛选五指山猪基因组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分析两个品种相关通路基因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平均每个样本共筛选到36 961 902个SNPs位点,内含子区域分布最多,平均每个样本16 729 364个,约占45.26%,编码区(起始、终止密码子)平均有2 073个SNPs;五指山猪受选择的基因组区域主要集中在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通路;免疫反应通路中,9个基因(TGFBR2、IL26、IL15、BMPR2、TNFSF15、TNFSF4、TNFSF8、ACKR4、TNFRSF11B)功能区域SNPs位点在五指山猪中只存在一种突变纯合基因型,而在杜洛克猪大部分个体中存在3种基因型(野生纯合基因型、杂合子、突变纯合基因型),其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比例最高;脂类代谢通路中,关键调节基因IRS2、PRKG1、ADCY5的基因型频率与免疫反应基因类似。在五指山猪中突变纯合基因型比例为100%,在杜洛克猪中野生纯合基因型所占比例为48%~93%(14/29-27/29)。本研究筛选出与五指山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9个、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3个,发现五指山猪免疫、代谢和神经功能相关基因的受选择程度强于杜洛克猪,为揭示五指山猪特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