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6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林业   416篇
农学   493篇
基础科学   290篇
  668篇
综合类   3032篇
农作物   489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119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38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icroRNAs在成年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成年羊驼皮肤中miRNAs的表达,探讨miRNAs在皮肤和毛囊中的调控作用.利用多物种miRNA芯片与成年羊驼皮肤组织miRNAs杂交,来分析成年羊驼皮肤组织中miRNAs的表达.结果显示有20个miRNAs信号在4个样本中表达量高,microRNAs在羊驼皮肤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皮肤和毛囊的更新、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2.
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为父本的不同组合杂种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为父本,以考力代、夏洛莱、本地羊、小尾寒羊、夏考和夏土F1代杂种为母本,比较各组合杂种生长发育的差异。所研究的性状包括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周岁重、断奶前日增重(ADG1)、断奶至6月龄日增重(ADG2)。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的GLM过程和Ducan氏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母亲年龄对初生重影响显著(P0.01)。出生类型、杂交组合、性别对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日增重以及断奶至6月龄日增重影响显著(P0.01)。出生月份对所有性状影响显著,1~2月出生的杂种初生重和6月龄重显著大于3~5月出生的杂种(P0.05)。南寒ADG1为335 g.d-1,显著高于其它五个组合,但其ADG2为-173 g.d-1,明显弱于其它组合(P0.05)。  相似文献   
103.
降低饲料成本的捷径——种牧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目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很多,由于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80%,而高耗粮、高成本的饲料供给模式,是造成目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4.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罹病表现为花变叶和韧皮坏死症状.根部韧皮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发现大量具单位膜而无细胞壁,形态各异的类菌原体。存在于筛管分子及其周围伴胞中.类菌原体大小为90—950nm,外膜厚度8—9nm.以50单位/ml四环素三次喷洒植株地上部,能显著降低根部块死的病情指数.初步认为西洋参韧皮组织坏死,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5.
在常规ELISA间接法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感染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棉铃虫幼虫体内病毒粒子。3龄幼虫饲喂表层涂有HaNPV人工饲料后9小时,即可在幼虫抽提液中检出病毒粒子抗原,而典型病虫显症需5~6天后才出现。因此本法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检测昆虫杆状病毒的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结合ELISA试验分别检测来自江苏和山东不同地区棉田自然死亡的棉铃虫幼虫,表明在江苏和山东不同棉区均可检测到HaNPV病毒粒子,但地区间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检出频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6.
牛羊4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疫区牛羊同时寄生有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等多种寄生虫。目前血清学诊断方法对这 4种寄生虫病的检测需 2~ 4次操作。将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分别以 0 1 5 ,0 0 4 ,0 0 6和 0 1 3μg/ μL的最佳浓度依次定点在同一硝酸纤维素膜条上 ,制成 4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断膜。用黄牛IgG ,水牛IgG和山羊IgG联合免疫兔 ,获得了高效价兔抗黄牛、水牛和山羊 (简称兔抗牛羊 )IgG抗血清。应用兔抗牛羊IgG抗血清连接酶标SPA ,建立了 1份血纸能同时用于检测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技术。经浙江、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应用 ,该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宜于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流行区的普查或监测  相似文献   
107.
饲养水平、年龄及体重对牛产肉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在控制牛品种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营养水平、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对牛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营养水平对肉的品质和产肉量都有显著的影响,活重对牛产肉量也有较显著影响,而年龄对肉质和产肉量均无显著影响。要提高牛肉的生产水平应选择体重大的个体,同时以较高营养水平的日粮饲养。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确定在优质牛肉生产中所需解决的宰前关键问题,本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品种、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对牛产肉性能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牛肉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其中晋南牛牛肉品质最佳;活重对牛肉产量有较大影响;年龄主要对肉质影响显著,其中年龄在2-2.5岁间的牛肉嫩度最好,因此,要提高牛肉的生产水平应以产肉性能优良的品种作牛源,同时选择年龄小、体重大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9.
一株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禽流感病毒A/Turkey/Wisconsin/1/66(H9N2)的8个基因片段即PA、PB1、PB2、NS、NP、M、HA、NA分别进行扩增,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拼接;并将克隆到的8个基因片段与以下毒株各个基因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Duck/HongKong/Y280/97(DHKY280/97)、Duck/HongKong/YT439/97(DHKY439/97)、Quail/HongKong/G1/97(QHKG1/97)、A/Chicken/Beijing/1/94(CBJ1/94)、Chicken/HongKong/G9/97(CHKG9/97)、A/Turkey/California1/66(TC/1/66).结果表明:我们克隆到的TW1/66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含有相应病毒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TW1/66的各基因与TC/1/66株相应各基因同源性最高(NS基因除外,同源性只有(67.4%).与其它各毒株各基因同源性均较低,但与DHKY439/97各基因同源性高于与DHKY280/97、QHKG1/97、CBJ1/94、CHKG9/97各基因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0.
建立莜麦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总蛋白质产量与施氮总量及追施比例之间的效应方程,求解不同边际利润下的最佳施氮量及追施比例。结果表明施氮量改变,直接影响最佳追施比例、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生物产量等,施氮量在17.25~120.75kg/hm2区间内,各种目标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稳定增加,在合理的施氮量区间内实现既定产量,施氮总量与追施比例可以消长互替,降低追施比例则增加氮素总量,或增加追施比例则可以减少氮素总量。得出了不同目标产量时的最佳氮肥用量与追施比例和对应于氮肥不同用量的最佳追施比例及理论产量的动态施肥模式的数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