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9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812篇
林业   643篇
农学   382篇
基础科学   417篇
  763篇
综合类   4066篇
农作物   692篇
水产渔业   309篇
畜牧兽医   1614篇
园艺   813篇
植物保护   36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74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蓝塘猪和长白猪leptin和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阶段脂肪组织中leptin基因mRNA和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mRNA的变化,并对2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血液中lepti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蓝塘猪180日龄时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而与长白猪相比,蓝塘猪除1日龄低于长白猪外,其它各个阶段均高于长白猪,180日龄两者差异极显著;长白猪各阶段间差异不显著;(2)蓝塘猪180日龄时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且显著高于1日龄和27日龄,蓝塘猪与长白猪1日龄时差异显著;(3)蓝塘猪血清中leptin浓度各阶段均高于长白猪,两品种均是150日龄时最高,蓝塘猪150日龄显著高于27日龄和180日龄,长白猪各阶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咖啡碱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咖啡碱对茶树4种主要叶部病原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云纹叶枯病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赤叶斑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培养基中咖啡碱质量浓度为1~10mg.mL-1时,抑制率为33.0%~100.0%,对4种病原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917、1.860、0.937、1.889mg.mL-1;而EGCG在试验设计浓度下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筛选茶叶中的主要抑菌物质,将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和茶渣分别添加到PDA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茶树叶部病原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褐色叶斑病原菌),分析不同添加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5种处理抑制率为-32%~70%,且5种处理对3种病原真菌抑制作用趋向一致,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茶渣。上述结果显示:咖啡碱是茶树叶部病原真菌的一种抗菌物质,儿茶素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含量可作为评价茶树品种抗病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3.
长颈鹿脾脏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反刍动物免疫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环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对黄牛、牦牛、双峰驼以及长颈鹿等反刍动物脾脏进行了比较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观察、探讨了长颈鹿在圈养环境下其脾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同其它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长颈鹿脾脏的形状和其它动物明显不同,呈扁平椭圆盘形,长约26.3 cm,宽约17.6 cm,厚约2.8 cm,断面为深红色,质地较软。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长颈鹿脾脏被膜较厚,由大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层构成,但所含弹性纤维、毛细血管并不丰富;脾小梁数量少,小梁中所含平滑肌同其他动物相比较少,有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但不丰富,所含弹性纤维不发达;脾小结较小,生发中心不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较发达,其周围淋巴组织较厚,动脉较粗。由此可知,长颈鹿脾脏结构与其它反刍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差异除了与种属有关,与环境也有关。  相似文献   
84.
中小城市的数量及其所承载的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是当今和将来全球城市化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对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其城市化带来的生态和环境影响的研究日趋重要.然而,迄今为止的大多数有关城市化的研究聚焦于大型城市.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和新疆地区24个中小城市的景观格局分析,结合人口经济数据,探究这两个地区总体城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城市间景观格局变化的变异性,以及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两地区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6年至2000年15a间,长三角地区和新疆地区中小城市的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基本相似,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不断上升,斑块形状更趋于不规则,景观多样性呈小幅增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间景观格局变异性下降,而新疆地区中小城市间景观格局变异性上升.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和流动所导致的城市景观变化,新疆地区则为人口的增加和流动所导致的耕地景观面积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我国中小城市急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以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改善我国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多重循环“饥饿-投喂”模式对体质量约6.8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补偿生长、体组成和肝脏内苹果酸脱氢酶(MDH)、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力及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鱼分为4组:对照组(CG,每日投喂)、试验1组(G1,每周投喂6d)、试验2组(G2,每周投喂5d)和试验3组(G3,每周投喂4d),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G1出现完全补偿生长,其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等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G1和G2的饲料效率显著提高;随周期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随周期饥饿时间的延长,MDH的活力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HSL的活力和mRNA表达则明显提高,恢复投喂后二者的活力和mRNA表达快速恢复,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饥饿1d、连续投喂6d的投喂模式下,奥尼罗非鱼可通过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来达到完全补偿生长.同时,在循环饥饿条件下,奥尼罗非鱼可通过改变体内与脂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及mRNA表达为机体储备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86.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8.
根据GenBank中登录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igeria 75/1株N基因序列进行人工合成,在此基础上设计2对特异引物分别对N1、N5基因扩增和对N1和N5基因进行搭桥PCR连接,经测序分析后将N1-N5基因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相连接,构建pET-32a-N1-N5质粒。将pET-32a-N1-N5转化于TransB(DE3)原核表达感受态细胞后用IPTG诱导表达,将纯化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所表达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并具有能与PPRV阳性标准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建立快速检测小反当兽疫病毒抗体水平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采用修正椭球的方法,逼真地描绘出了种蛋的几何外形,并推导出了表面积和体积的解析公式。简单测量种蛋的几何尺寸,便能求得表面积和体积的数值。通过模拟图形与照片的比对,发现在几何特征上拟合效果良好。测算得到的体积,与溢水法测得的体积相比,误差小于千分之五。  相似文献   
90.
种青养鱼模式下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究种青养鱼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随机选取以种青喂草为主养殖模式下养殖的草鱼(生态草鱼)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养殖的草鱼(饲料草鱼)各16尾,测定其肌肉系水力和质构特性指标,以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肝体比和空壳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肌肉系水力指标中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饲料草鱼,冷冻渗出率不显著地低于饲料草鱼,失水率不显著地高于饲料草鱼,p H值无显著性差异;肌肉的硬度、弹性、凝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草鱼,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P和Fe含量均显著高于饲料草鱼,Mg、Mn和C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饲料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5%和6.27%。生态草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07,而饲料草鱼为77.29,饲料草鱼略高于生态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均含19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花生四烯酸(ARA)、亚油酸(LA)、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硬脂酸含量较高,为主要脂肪酸,而花生五烯酸(EPA)+DHA含量分别为8.95%和10.70%,且差异显著。研究表明,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在肌肉质构特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与饲料草鱼相比,生态草鱼具有肌肉系水力强、低脂肪和矿物元素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