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09篇 |
免费 | 577篇 |
国内免费 | 105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88篇 |
农学 | 548篇 |
基础科学 | 591篇 |
964篇 | |
综合类 | 5148篇 |
农作物 | 737篇 |
水产渔业 | 393篇 |
畜牧兽医 | 2066篇 |
园艺 | 757篇 |
植物保护 | 4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29篇 |
2022年 | 532篇 |
2021年 | 527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454篇 |
2018年 | 329篇 |
2017年 | 515篇 |
2016年 | 297篇 |
2015年 | 488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635篇 |
2012年 | 910篇 |
2011年 | 966篇 |
2010年 | 880篇 |
2009年 | 760篇 |
2008年 | 820篇 |
2007年 | 684篇 |
2006年 | 566篇 |
2005年 | 443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28日龄、体重为(1 142.68±50.64)g的豁眼鹅,随机分为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对生长鹅的生长性能有显著的影响,3.0%膨化血粉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膨化血粉4.5%组、膨化血粉1.5%组;在料重比方面,3.0%膨化血粉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在3种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处理中,3.0%膨化血粉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却最低;1.5%膨化血粉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3种处理中最高。说明在生长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2.
4周龄雌性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ZEA)。饲喂20 d后,采集发情前期、发情期及产仔后次日小鼠血液,并测定血清性激素、脂肪因子水平。制备子宫石蜡切片,观察ZEA对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分娩后记录产仔数。结果显示:(1)发情前期,1组和3组子宫内膜增厚(P<0.01),3组子宫肌层增厚(P<0.05)。随着ZEA添加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的腺体增多,腺腔变大。P_4、LH水平随ZEA剂量增加而降低(P<0.01),低剂量ZEA使FSH水平降低(P<0.05),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中、高剂量ZEA使E_2、LEP水平升高(P<0.01)。(2)发情期,中、高剂量ZEA使子宫内膜增厚(P<0.01),3个试验组均使子宫肌膜增厚(P<0.01)。随ZEA添加量的增加,E_2、LEP、内脂素水平均升高(P<0.01),P_4、FSH、LH水平均降低(P<0.01)。(3)产仔后期,中剂量ZEA组子宫腔闭合,腺腔变大。不同ZEA添加量均使E2水平升高(P<0.01),中剂量ZEA使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ZEA使LEP、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4)小鼠产仔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试验组均出现死胎。结果表明,ZEA能够引起雌性小鼠子宫形态结构变化,激素分泌紊乱,并出现死胎。ZEA通过增加脂肪沉积而影响动物生殖功能可能是其类雌激素样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4.
55.
用高能低蛋白饲料饲喂1日龄三黄肉鸡7周,建立脂肪肝综合征(FLS)病理模型,以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以探讨FLS的发病机理。与对照鸡比较,5~7周龄试验鸡肝细胞S期、G2+M期和增殖指数(PI)降低,G0/G1期升高;肝细胞凋亡率4~7周龄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高能饲料在体内氧化,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肝细胞DNA,使肝细胞分裂增殖减缓并发生凋亡,同时低蛋白饲料缺少转运脂质的必要条件,脂肪堆积于肝细胞内,肝细胞的功能受损而发生FLS。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显色的禽呼肠孤病毒(AR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使用针对ARV的p10基因8个区域的6条LAMP引物,能够在等温(63℃)条件下1h内完成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能够检出102个拷贝的病毒,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0倍,而对其他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在荧光显色中分别应用SYBR Green Ⅰ和钙黄绿素作为显色剂,其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致.在对8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中,使用LAMP和PCR检测出阳性样本的数量分别为68份和55份.因此,基于荧光显色的LAMP方法可以应用于ARV的快速检测,具有在科研机构、基层实验室特别是检测现场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猪日本脑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1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EV)。从GenBank中查出收录的31株猪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的已知序列,用DNA star软件对这31株猪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确定扩增的靶序列。以这段靶区域为模板,利用Primer 5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用减毒株SA14-14-2建立了检测乙脑病毒的RT-PCR方法,经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测定,证明该方法敏感,特异;该法可检出样品稀释至256倍的鼠脑毒,相当于0.06个TCID50,对4株河北地区JEV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所设计引物对4株病毒均能扩增出预期的片段。 相似文献
58.
三种中草药复方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皿稀释法研究三种中草药复方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方Ⅰ、方Ⅱ、方Ⅲ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2、0.02和0.01 g/mL,说明方Ⅲ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优于方Ⅰ、方Ⅱ;三种中草药方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为0.01 g/mL,说明三种方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相近;方Ⅰ、方Ⅱ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方Ⅲ对这两种菌抑菌效果相近;对大肠杆菌来说,中草药单方有效成分经定向提取后组方其抑菌效果比复方总提物好. 相似文献
59.
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GeneBank发表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国际标准强毒株G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分别以RBIB,814,GD2(广东分离株),J-1-E(北京分离株),Md11,Md5,CV1988等不同毒株的MD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PCR产物。该产物经pGEM-T-easy克隆后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毒株间pp38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间有缺失突变,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5.9%,其中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MDV复制的原点附近。 相似文献
60.
为探明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葱属植物耐旱能力,筛选野生葱属植物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野韭(Allium ramosum L.)、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和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3种葱属植物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比较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种葱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种植物相比,山韭相对电导率最低,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最高,酶活性变化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酶活性之间显示出强相关性。隶属函数分析得出3种植物种子的抗旱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山韭 > 野韭 > 蒙古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