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37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100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3篇 |
农学 | 690篇 |
基础科学 | 485篇 |
1142篇 | |
综合类 | 6228篇 |
农作物 | 870篇 |
水产渔业 | 407篇 |
畜牧兽医 | 1605篇 |
园艺 | 891篇 |
植物保护 | 4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580篇 |
2021年 | 523篇 |
2020年 | 497篇 |
2019年 | 535篇 |
2018年 | 334篇 |
2017年 | 582篇 |
2016年 | 354篇 |
2015年 | 587篇 |
2014年 | 672篇 |
2013年 | 696篇 |
2012年 | 1105篇 |
2011年 | 1082篇 |
2010年 | 997篇 |
2009年 | 877篇 |
2008年 | 884篇 |
2007年 | 842篇 |
2006年 | 669篇 |
2005年 | 523篇 |
2004年 | 360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54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41,自引:15,他引:141
为了弄清2006年在我国南方一些猪场暴发的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的病因,我们从12个省市48个发病猪场采集临床样品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分离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从48个猪场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RRSV,通过完整的ORF5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来自12个省市不同猪场的PRRSV高度同源,而且在Nsp2基因上都有两个相同位点的缺失;从分离的15株PRRSV中选择湖南分离株HuN4人工感染5头60日龄的健康猪,结果5头猪分别在7 d~21 d内全部死亡,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现地所见十分相似。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新出现的以Nsp2基因部分缺失为特征的PRRSV对猪是高致病性的,可能是2006年大部分猪场暴发"高热综合症"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52.
紫花苜蓿品种根部特性与持久性和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根部特性与其持久性和生产性能关系密切,但以往关于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第10年的根部特性、生物量、持久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部特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根茎和主根粗壮,侧根数多;Super 7、Jindera、Eureka根茎和主根细小,侧根数少;L33、美国大叶、SD-006、甘农1号、Ranbule根部特性各指标居中。紫花苜蓿的根部形态指标与持久性和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主根尤其是根茎越健壮侧根数越多,持久性越好;主根和根茎越粗壮,地上生物量越高。综合评价认为,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根部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地上生物量和持久性好,可以选择为适宜的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河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3.
54.
55.
通过研究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基因多态性,为贵州半细毛羊选种选育提供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依据。试验选取36只贵州半细毛羊构建DNA池,设计1对引物扩增其GHSR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1、2内含子部分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对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估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NPs位点对GHSR基因RNA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贵州半细毛羊GHSR基因中筛选到2个SNPs:T70G和G229A,均为同义突变,SNPs位点导致GHSR基因mRN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GHSR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贵州半细毛羊的生长。 相似文献
56.
57.
牛分枝杆菌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已发表的牛分枝杆菌的pncA的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294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特异性检测牛分枝杆菌的PCR方法。对牛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和国内分离株成功扩增出294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对人结核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DNA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本PCR方法检测的敏感度可达到50pg。对10份牛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和10份阴性样品的DNA分别进行了PCR检测,结果10份阳性样品中有9份样品为PCR扩增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0%(9/10);而10份阴性样品则PCR扩增全部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10/10)。本方法可做为牛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放量估算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湖南省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排泄情况,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控与治理提供依据。本论文以《2011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中畜禽出栏数作为统计基数,根据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和粪污含量,估测了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污排泄情况。结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6680.29万t,COD 327.49万t,BOD 302.39万t,NH3-N 26.04万t,总磷30.78万t,总氮64.45万t;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排泄量分别为Zn 3802.54 t,Cu 2772.43 t,Cr 335.67 t,Pb 265.06 t,Cd 51.11 t,Ni 240.60 t,As 47.63 t,Hg 2.16 t;2011年湖南省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总量约为572088万m3。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泄量巨大,危害之大,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原则,倡导畜牧健康养殖理念。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中国目前禽坦布苏病毒在家禽中的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演化特征,对2010-2011年采集自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439份疑似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分离毒株NS5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采集的187份家禽病料中检测出4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1.6%,而2011年采集的252份样品中检测出37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9%。对部分毒株的NS5基因测序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与已发布的同时期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NS5基因同源性在98%以上,与2010年前分离的鸡源及蚊媒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介于83.8%-85.8%之间;所有2010年后分离的禽坦布苏病毒毒株在系统进化上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结果表明,2011年禽坦布苏病毒仍在中国沿海及周边的9个省的家禽中流行,病毒NS5基因的测序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家禽中流行的禽坦布苏病毒未出现明显的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