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38篇
  237篇
综合类   1109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梅花不同品种幼树期及开花物候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沙地区,对65个梅花品种的幼树期及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观察记载。梅花不同品种其幼树期不同,丰后、美人梅、小骨里红等品种的幼树期短,嫁接当年就能开花。三轮玉蝶、桃红朱砂、南京红等品种嫁接后3~4 a才可开花。不同品种开花时期及花期长短也不同。早花品种的最佳观赏期最长为25 d,最短为18 d。中花品种的最佳观赏期最长为24 d,最短为8 d。晚花品种的最佳观赏期最长为10 d,最短为7 d。  相似文献   
122.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贮藏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AGE和SDS-PAGE方法,对来自不同地方的23个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PAGE电泳分析中,23个供试品种具有23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39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31条具有多态性,占86.8%,每份材料可电泳出14~23条带,存在着广泛的等位基因变异。在SDS-PAGE电泳分析中,出现了9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6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较低,其变幅为5~9分,平均为6.8分。  相似文献   
123.
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不同,小麦群内和群间杂种优势的测定结果也不同。为了客观评价各类方法的优劣,作者根据小麦产量性状、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RAPD标记等将小麦品种(系)分别归为不同的类群,试验结果表明:以RAPD标记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好,GroupI与Group Ⅲ间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它们F1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高达18.8%。以产量构成因素为分类依据效果稍差,但仍能区分开优势群和非优势群,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最高为15.06%。以一般配合力为分类依据效果最差,群间杂种的平均产量优势甚至不及群内杂种,最高的群内杂种优势也仅有12.1%。因此认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建立应以RAPD标记为主要依据,兼顾产量性状,而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无法准确预测杂种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24.
为筛选耐盐性优良的小麦资源,在0、0.3%和0.5%NaCl处理下,对黄淮麦区的132个小麦品种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随盐浓度的升高,被测指标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其中单株成穗数、穗下茎节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除株高外,其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相关分析表明,在高盐(0.5%NaCl)胁迫下,株高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在低盐(0.3%NaCl)胁迫下则相关不显著;在低盐胁迫下,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高盐胁迫下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低盐、高盐胁迫下,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677%、88.897%。以综合耐盐指数为依据,发现河北省的衡4399、石麦15,山东省的青麦6号、青丰1号、青农2号和烟农5286,河南省的洛旱6号、郑麦366、周麦22号、周麦23号和周麦28号共11个品种在两种盐分条件下均表现为耐盐性强。结合田间群体表现和产量,认为周麦22号、洛旱6号、郑366、青农2号、烟5286和衡4399为高产耐盐小麦种质资源,可在耐盐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5.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UGPase)是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Hemsl.)纤维素特异途径的关键酶.在经过对其他物种UGP mRNA序列的对比分析后,设计保守区简并引物,首先用RT-PCR方法得到413 bp UGP mRNA部分序列,之后通过RACE方法,成功克隆得到包括5'UTR和3'UTR在内的UGP全部mRNA序列,并进行了分析,所得UGP mRNA全序列共1 694个碱基,CDS共1 428个碱基(112-1539),编码氨基酸475,和其他多个物种的UGP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26.
轮叶党参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和小麦种子作生物测定,研究了轮叶党参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的活性。结果表明,轮叶党参种子中存在着活性较强的抑制物质,且抑制物质的活性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不同溶剂提取轮叶党参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以甲醇提取液抑制活性最强,乙醚次之,水提取液抑制作用不明显。采用去翅处理和温水浸种能有效去除大部分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27.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RDD) is a viral disease caused by brown planthopper infestation, and leads to great yield loss, especially in China. Comparative proteomics was performed using maize inbred line Zheng 58 and LN 287. MRDD pathogen was detected as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by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he modifie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cetone method was used for soluble protein extraction from leave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24-cm long, pH 4–7 linear 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 strips, and gels were stained with silver and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We identified 944 proteins expressed in RBSDV infected maize leaves by proteomics approaches. Among these, 44 protein spots that revealed a 1.5-fold difference in intensity were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between mock-inoculated and RBSDV infected samples. Among these, 17 and 26 spots were up-regulated, and 27 and 18 spots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virus infected samples of Zheng 58 and LN 287, respectively. Differential protein spots were analyzed by 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cation,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Furthermore, the expression of stress-related proteins was detected and confirmed by qRT-PCR.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enabling the enhancement of MRDD resistance in maize.  相似文献   
128.
生态因子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报道了生态因子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最适宜盐度范围为20 ̄30,低于10的盐度不能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5℃ ̄25℃,高限为30℃,适宜光辐射照度15μEm%-2S^-1 ̄60μEm^2S^-1,添加的适宜N浓度20g/m^3 ̄60g/m^3,P为1.5g/m^3 ̄5g/m^3。  相似文献   
129.
以高多胺水稻品种金陵香糯为材料,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用不同浓度的多胺合成抑制剂D 精氨酸(D Arg)、甲基乙二醛双(鸟苷腙)(MGBG)和环己胺(CHA)喷施穗部和剑叶,研究它们对水稻籽粒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胺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D Arg对3个时期水稻籽粒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各多胺含量及总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开花期和灌浆期处理的效果较明显。MGBG和CHA主要影响籽粒多胺的组成,对多胺总量的影响仅MGBG在开花期、CHA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处理的抑制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0.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碱化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寻找合理高效的增碳方式,降低碱化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中度盐碱土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生物炭(BC)添加、羊粪(GM)添加,对照(CK)3个处理,对比和分析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后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CK相比,轻度碱化土壤BC、GM处理土壤DOC含量分别增加3.28%,20.66%,SOC含量增加5.40%,10.30%,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可溶性碳增加41.32%,74.10%,土壤SOC含量增加60.24%,79.16%;(2)轻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土壤DOC含量与SOC含量呈负相关,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呈正相关;(3)盐碱土壤SOC、DOC含量主要与土壤pH、电导率的变化有关;BC处理较GM处理相比土壤电导率低约1.93%~29.15%,而GM处理土壤pH、碱化度比BC处理低0.31%~1.53%,7.10%~24.63%。总体来看,有机物料添加后均能使土壤中SOC、DOC含量提高,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碱化程度,且羊粪添加较生物炭略好,因此羊粪添加对河套灌区碱化土壤碳含量的提高比生物炭添加更有效,土壤改良效果更好,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