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4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3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49篇 |
农学 | 157篇 |
基础科学 | 133篇 |
328篇 | |
综合类 | 1588篇 |
农作物 | 195篇 |
水产渔业 | 139篇 |
畜牧兽医 | 591篇 |
园艺 | 245篇 |
植物保护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99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178篇 |
2013年 | 206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241篇 |
2008年 | 226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深埋(S)、上盖秸秆下埋秸秆(简称上秸下秸,S+S)、上盖地膜下埋秸秆(简称上膜下秸,P+S)和地膜覆盖(对照,CK)4种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层水盐运移及食葵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调控的效果与作用时期差异较大。P+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较低,控盐效果显著;S+S仅在苗期能保墒控盐,但控盐效果比P+S差,后期出现水减盐增现象,保墒控盐效果也不佳;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最高,控盐效果最差;CK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而盐分含量较高,控盐效果也不明显。(2)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程度的差异,导致食葵光合特性也有明显变化。与CK、S、S+S相比,P+S由于其较低的盐溶质浓度环境,明显改善了其光合特性,在苗期、蕾期和花期能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增加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从而使其作物长势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其它措施。综合试验结果,P+S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中优选的控抑盐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73.
在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惠民村进行水稻3414肥料田间试验研究,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二元二次施肥模型、一元一次施肥模型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二次模型计算的氮、钾肥最佳施肥量偏高,由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到的磷肥最佳施肥量偏高,综合考虑得出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N 200 kg,P2O590 kg,K2O 120 kg;N,P2O5,K2O施用比例为1∶0.45∶0.6. 相似文献
74.
为筛选最适合芽菜培养的小豆品种,以‘白红8号’为试材,设置3种生长调节物质(乙酰水杨酸、乙烯利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的各6个浓度(0.0、0.1、0.2、0.3、0.4、0.5 mmol/L;0、20、30、40、50、60 mg/L和0、2、3、4、5、6 mg/L)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特性(上胚轴长度、上胚轴直径、萌发率、鲜重、干重和产出比)、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及抗氧化等特性。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物质喷施处理都能够提升其营养价值,在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白红8号’小豆芽苗菜中各营养成分、酶活性及抗氧化性等均可达到最大值,显著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因此,为提高生产中小豆芽苗菜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最终确定乙烯利喷施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介于0.28×104~6 546.22×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467.59×104cells/m3。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春季的香农-维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好于夏季,而细胞丰度却低于夏季。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深蓄灌溉利用汛期雨洪资源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可行性,于2020年6—10月在玉米田间小区开展试验研究,监测不同计划储水深度(T1:Hp=60 cm; T2:Hp=90 cm; T3:Hp=120 cm; T4:Hp=150 cm; T5:Hp=180 cm)且以饱和含水率为灌水上限的一次深蓄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量化补充土壤水的农田水分动态,为制定有效补给土壤储水的深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深蓄灌溉可有效补充农田土壤水分,灌溉10天后不同处理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增幅范围为11.90%~40.85%,T5处理含水率增幅最高;随着计划储水深度的增加,夏玉米农田蒸散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上升至最高水平,在计划储水深度为90 cm的处理达到最大;计划储水深度为60,90 cm时,补充水量主要用于补给浅层土壤和农田蒸散,不利于进行土壤储水;计划储水深度为120 cm以上时,灌水及降雨对深层土壤水分补给量达243.39 mm以上,占总供水比重27.29%以上... 相似文献
77.
为创制大穗型小麦种质材料,利用具有大穗多小穗性状的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兰小黑"和普通小麦杂交得到一批大穗型衍生后代.综合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SCAR标记、微卫星(SSR)和醇溶蛋白(A-PAGE)技术对这些大穗型后代中的8个单株进行分子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GISH检测后代含2个外源信号;1RS特异SCAR标记检测后代均含有黑麦1.5 kb的1RS特征条带;醇溶蛋白检测后代都出现了黑麦碱基因Sec-1特征条带.筛选小麦21条染色体长短臂上各6对引物,结果发现只有1BS上的3对引物未扩增出1BS的条带,其余引物均扩增出了各自的相应条带.由此确定这8株小麦-黑麦大穗型衍生后代为1BL/1RS易位材料. 相似文献
78.
根据已发表的天蚕素B的cDNA序列化学合成4务引物,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了真核细胞偏爱密码子编码的抗菌肽天蚕素B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栽体,DNA序列分析证实合成的抗菌肽基因的碱基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山羊-β酪蛋白基因5'侧翼调控序列和真核基因表达栽体plRES1-neo,构建抗菌肽天蚕素B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bCP-cpin,将该载体溶于生理盐水,注入处于泌乳期的成年母山羊乳腺组织进行暂时表达.通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试验确定了抗菌肽天蚕素B基因在山羊乳腺中的表达和抗菌活性.本试验建立了抗菌肽天蚕素B的乳腺瞬时表达系统,为验证各调控元件以及抗菌肽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乳汁中分泌表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一个快速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9.
为了阐明水牛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 (17 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HSD17B1)基因对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3'-RACE克隆获得HSD17B1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验证所构建载体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水牛HSD17B1基因编码区长954 bp,3'-UTR区长58 bp,编码317个氨基酸。BLAST分析显示水牛HSD17B1核苷酸序列与牛、绵羊、猪、马、犬、非洲象和人的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2%、94%、87%、87%和87%,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SD17B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HSD17B1蛋白呈弱酸性,无信号肽,亚定位于细胞质,存在type1_17beta-HSD-like_SDR_c、PRK05993、LPOR和FabG等结构域。试验成功构建了水牛HSD17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SD17B1,转染293T后,产生较强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能够形成HSD17B1-EGFP融合蛋白。水牛HSD17B1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今后阐明HSD17B1基因在水牛卵泡及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针对吉林市气象局业务发展中遇到的IT运维难题,结合业务发展和实际工作情况,通过与传统服务器的运维、存储和管理等方式的对比,分析虚拟化技术的各项功能和特点的优势,从而提出了吉林市气象云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此方案显著提高了业务服务器的可用性,加强了IT运维的可管理性,增加了未来业务发展的可拓展性,极大降低了气象信息业务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