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4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林业   777篇
农学   573篇
基础科学   424篇
  1107篇
综合类   5892篇
农作物   778篇
水产渔业   506篇
畜牧兽医   1661篇
园艺   939篇
植物保护   48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41.
张家口近47年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张家口1960-2006年的气温、降水量、径流深和地下水埋深等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张家口年平均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并且以0.4℃/10 a的速率上升;气温升高主要在冬季,以0.68℃/10 a的速率上升。降水量的直线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夏季和年降水量距平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66-1979年和1990-1996年为降水相对较多期,1980-1989年和1997-2006年降水相对较少;降水的阶段性变化特点使清水河也表现出基本相同的丰枯特点,只是时间上略有滞后;当地气候变化特点以及过度开采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持续下降。因此,应对气候变化要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科学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42.
~(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的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敖妍  潘青华 《核农学报》2008,22(3):271-275
用60Coγ射线辐照扶芳藤枝条,扦插苗平均分枝数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倾斜和匍匐生长的植株比例呈增加趋势。80 Gy处理有利于使植株的叶色在冬季仍保持绿色。V1代筛选出株高、平均节长、粗/长、叶形指数、叶面积以及枝条枯梢、分叉、叶序变化等性状的变异体。  相似文献   
943.
陕西关中地区肉牛产地同位素溯源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应用牛组织中C、N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和同位素指标溯源肉牛产地,本文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对陕西关中不同区县来源的牛尾毛样品的1δ3C和1δ5N值进行检测,通过聚类分析,研究陕西关中地区肉牛组织中同位素组成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杨凌区、眉县牛尾毛样品聚为一类;乾县、永寿县样品聚为一类;麟游县样品聚为一类;扶风县、岐山县和凤翔县分类不十分明显,分散在上述3类中。说明陕西关中不同地区肉牛组织中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利用它们可进行肉牛地域的小范围溯源。  相似文献   
944.
提取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teiR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Ktac2(含强启动子tac)和pK18中,构建重组质粒pKtac2-teiR和pKteiR100。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101, 提取细菌总蛋白,ELISA测定细菌总蛋白中teiR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 含tac强启动子的pKtac2-teiR重组质粒具有更高的转录活性;将p6(含3a-HSD/CR基因)分别和重组质粒(pKtac2-teiR和pKteiR100)共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101, 测定细菌总蛋白中3a-HSD/CR 和teiR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 在大肠杆菌中teiR可以明显促进3a-HSD/CR 的表达, pKtac2-teiR与p6共转化后teiR基因的表达量比pKteiR100与p6共转化后teiR基因的表达量高,但是pKtac2-teiR与p6共转化后的3a-HSD/CR的表达量低于pKteiR100与p6共转化后的3a-HSD/CR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45.
探讨了APEX(Agricultural Policy/Environmental eXtender)模型在淮河流域中上游的适宜性。将APEX模型用于淮河流域中上游监测资料较匮乏的3个径流小区,用日径流/产沙的实测值和模拟值校正和验证模型,用校正过的模型评价不同土地管理措施的长期水土保持效益(1981~2005)。在模型校正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百分误差绝对值(APE)小于20%,平均纳希-苏特克利夫有效系数(EF)大于0.6,平均尺。大于0.7;在模型验证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APE小于12%,平均EF大于0.5,平均R^2大于0.7,APEX模型可模拟出径流、产沙的日变异。在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结果中,与对照(休闲地)相比,管理措施2(林地-水平沟)的径流量平均减少37%,产沙量平均减少89%,管理措施1(林草混交-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要略低于管理措施2,构建水平沟、水平梯田以及增加地表植被是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APEX模型适应性强,可用于预测和评价淮河流域中上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下的水土流失,这为资料匮乏地区研究土壤侵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946.
本文论述了IPV6产生的社会原因,阐述了国外发达国家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状况和中国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47.
在春季施肥、修剪的情况下,在2005年6月11日,对四年生四季蜜杧单株分别用1.0、2.0、3.0、4.0 g多效唑进行土施处理,结果表明,3.0 g/株处理和4.0 g/株处理的四季蜜杧8月份成花率显著高于对照的,3.0 g/株处理的成花率最高,为87.0%。处理剂量达到或超过3.0 g/株时,叶片变短、变窄,叶片数增加,但枝条长度未受影响。单花序花期9~10 d,开花前期两性花比例高,后期低,2.0 g/株处理的两性花比例最高。从多效唑对四季蜜杧成花率、坐果率、产量以及叶片正常发育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来看,以2.0 g/株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8.
探讨了APEX(Agricultural Policy/Environmental eXtender)模型在淮河流域中上游的适宜性。将APEX模型用于淮河流域中上游监测资料较匮乏的3个径流小区,用日径流/产沙的实测值和模拟值校正和验证模型,用校正过的模型评价不同土地管理措施的长期水土保持效益(1981~2005)。在模型校正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百分误差绝对值(APE)小于20%,平均纳希-苏特克利夫有效系数(EF)大于0.6,平均R2大于0.7;在模型验证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APE小于12%,平均EF大于0.5,平均R2大于0.7,APEX模型可模拟出径流、产沙的日变异。在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结果中,与对照(休闲地)相比,管理措施2(林地-水平沟)的径流量平均减少37%,产沙量平均减少89%,管理措施1(林草混交-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要略低于管理措施2,构建水平沟、水平梯田以及增加地表植被是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APEX模型适应性强,可用于预测和评价淮河流域中上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下的水土流失,这为资料匮乏地区研究土壤侵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949.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及周转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沼泽土、草甸土、普通黄棕壤和棕色石灰土4种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各碳库平均周转时间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4种土壤剖面表层和中层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48~24.53 g/kg,4.02~16.77 g/kg;活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0.99%~5.01%,1.31%~1.91%,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8.8~14.3 d,10.4~16.5 d;缓效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15.88%~59.04%,20.43%~48.36%,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1.3~29.1 a,3.6~21.3 a;惰性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39.97%~79.11%,50.31%~77.66%。不同类型土壤三库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明显大于中层,培养3个月,表层和中层土壤有机碳累计分解量分别达到了165.99~2 429.57 mg/kg,108.04~743.02 mg/kg,4种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大小顺序:沼泽土>草甸土>棕色石灰土>普通黄棕壤,与活性碳的百分比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对培养期间土壤有机碳累计释放量进行拟合,发现三次方程(Y=b0 b1x b2x2 b3x3)能很好地描述其变化趋势,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50.
为改良酸性土壤、降低重金属活性和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硅钙钾镁肥(T1)、矿物调理剂A(T2)和矿物调理剂B(T3)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和对菠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 g/kg的矿物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Al3+,使土壤酸度降低,矿物调理剂B的效果最优(T3)。施用矿物调理剂显著促进了菠菜的生长,T1、T2和T3处理使植株鲜重分别增加13.8、15.9和15.9倍。T2和T3处理使土壤DTPA-Cd含量分别降低41.6%和41.0%,菠菜植株Cd浓度分别降低48.9%和50.9%。此外,T2和T3处理也抑制了菠菜对Cd的累积,菠菜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49.1%和50.9%。综上,以硅酸盐矿物、牡蛎壳粉和白云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矿物调理剂在改良酸性土壤和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