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36篇 |
免费 | 1036篇 |
国内免费 | 17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74篇 |
农学 | 1255篇 |
基础科学 | 961篇 |
2092篇 | |
综合类 | 8323篇 |
农作物 | 1125篇 |
水产渔业 | 780篇 |
畜牧兽医 | 2597篇 |
园艺 | 1229篇 |
植物保护 | 8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423篇 |
2022年 | 944篇 |
2021年 | 927篇 |
2020年 | 855篇 |
2019年 | 893篇 |
2018年 | 591篇 |
2017年 | 901篇 |
2016年 | 652篇 |
2015年 | 941篇 |
2014年 | 907篇 |
2013年 | 1112篇 |
2012年 | 1439篇 |
2011年 | 1461篇 |
2010年 | 1342篇 |
2009年 | 1175篇 |
2008年 | 1102篇 |
2007年 | 1013篇 |
2006年 | 853篇 |
2005年 | 683篇 |
2004年 | 423篇 |
2003年 | 351篇 |
2002年 | 335篇 |
2001年 | 325篇 |
2000年 | 242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6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在绒山羊冷冻精液稀释液中分别添加0mmol/L、2.5mmol/L、5.0mmol/L、7.5mmol/L和10.0mmol/L五个梯度的谷氨酰胺,以确定冷冻效果最好的谷氨酰胺添加浓度,优化绒山羊冷冻稀释液配方。结果表明:添加5.0mmol/L谷氨酰胺组精子的活率、顶体完整率和生存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P0.05),而畸形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P0.05);在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添加5.0 mmol/L组MDA浓度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而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总之,在稀释液中添加5.0mmol/L谷氨酰胺,在冷冻—解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护精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复合暴露后对水体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等毒性配比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二元混合体系复合暴露对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毒性及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0.1 + 0.2、0.25 + 0.5、0.5 + 1.0和1.0 + 2.0 mg/L) (其中硒代蛋氨酸按硒元素的质量计,下同)复合暴露后,胚胎出现自主运动次数减少、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及心率下降现象,同时仔鱼体长受到显著抑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在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0.0005 + 0.001、0.005 + 0.01和0.05 + 0.1 mg/L)复合暴露下,斑马鱼仔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0.05 + 0.1 mg/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 < 0.01),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显著抑制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的活性(P < 0.05),而其余浓度复合暴露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经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复合暴露(0.1 + 0.2、0.25 + 0.5、0.5 + 1.0和1.0 + 2.0 mg/L)后,会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发育产生毒性效应,但在目前自然水体环境实际浓度水平下,除了抑制CAT活性外,尚不会产生其他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水体环境中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浓度监测及复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与各测树因子之间的研究,编制了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此图的研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塞罕坝樟子松人工林经营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以期为平原沙土区土壤碳库的提高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16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及相邻的撂荒地(对照)为对象,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 cm等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土壤酶活性,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并对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3种林分类型及对照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范围分别为1.03~5.88 g·kg−1和3.53~17.55 t·hm−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45.2%~82.2%。杨树纯林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是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和对照的1.23、1.24、1.83倍。(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8.0%、6.8%~9.7%和21.6%~33.4%。3种林分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100%(P<0.05)。(3)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杨柳混交林0~100 cm土层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杨树纯林和对照(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受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影响,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受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受蔗糖酶活性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和细根生物量是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平原沙土区营造人工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有机碳库稳定性,杨树纯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甘蔗线虫病抗性基因的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8份未经线虫病常规鉴定的甘蔗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根据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基因和甜菜抗胞囊线虫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区域,分别设计了2条上游引物、2条下游引物,对设计的引物进行组合后,应用PCR特异扩增从中分别筛选出各1对特异引物。用抗根结线虫基因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最终获得了1条大约460 bp大小的特异片段;用抗胞囊线虫基因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最终获得了1条大约690 bp大小的特异片段,进一步进行了PCR-Southern杂交,确认了该2条特异引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