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14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97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83篇 |
农学 | 567篇 |
基础科学 | 420篇 |
1109篇 | |
综合类 | 5818篇 |
农作物 | 778篇 |
水产渔业 | 525篇 |
畜牧兽医 | 1653篇 |
园艺 | 909篇 |
植物保护 | 4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512篇 |
2021年 | 492篇 |
2020年 | 462篇 |
2019年 | 501篇 |
2018年 | 327篇 |
2017年 | 567篇 |
2016年 | 366篇 |
2015年 | 570篇 |
2014年 | 576篇 |
2013年 | 697篇 |
2012年 | 960篇 |
2011年 | 1029篇 |
2010年 | 960篇 |
2009年 | 868篇 |
2008年 | 800篇 |
2007年 | 714篇 |
2006年 | 619篇 |
2005年 | 497篇 |
2004年 | 341篇 |
2003年 | 199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97篇 |
2000年 | 148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虎纹捕鸟蛛毒素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取广西产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毒素的新方法,选取雌性虎纹捕鸟蛛225只,根据提取方法(直接咬软管法、直接咬瓶法、激怒咬渐法激怒咬瓶冲洗法)分为4组,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咬软管法提取虎纹捕鸟蛛毒素,平均每只蜘蛛可以获得冻干毒素2.28 mg,与采用直接咬瓶法所获得的2.19 mg没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激怒咬瓶冲洗法提取虎纹捕鸟蛛毒素,平均每只蜘蛛可以获得冻干毒素重量明显高于激怒咬瓶法[(3.41±0.40)mg,(2.99±0.35)mg,P<0.05],亦明显高于直接咬软管法和直接咬瓶法。该试验结果表明,激怒咬瓶冲洗法是一种提取虎纹捕鸟蛛毒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贵州黑山羊母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5月龄、8月龄、1岁、2岁、3岁黑山羊(母羊)血液20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甘油三酯含量随黑山羊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球蛋白含量为2岁黑山羊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 5月和8月龄的含量,显著(P<0.05) 高于1岁的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和钾等12项指标在各年龄段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与总平均值相比没有差异性.贵州黑山羊母羊在各年龄段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黑山羊选育、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也表明贵州黑山羊具有较好的抗病及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43.
44.
O型口蹄疫病毒VP1 T细胞与B细胞表位基因双拷贝串联表达产物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外壳蛋白VP1基因为模板,合成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抗原表位肽基因:21-40肽(20AA)和141-160肽(20AA)基因序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串联结构21-40(20AA)~141-160(20AA)~21-40(20AA)~141-160(20AA)的2020-2020V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r2020-2020,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u.动物实验表明,较小剂量的融合蛋白就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抗FMDV中和抗体,证明该融合蛋白可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开发成为抗FMDV疫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46.
作者综述了目前已经发现并证明的与羊毛经济性状相关的多个重要基因,包括着色基因(pigmentation)、角蛋白基因(keratin genes)和无毛基因(hairless gene)及其他影响因子等,旨在为绵羊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菌草鹿角灵芝超微粉和普通粉中多糖和三萜类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三萜类含量。结果:相同提取时间下,超微粉多糖和三萜类的溶出量分别比细粉的溶出量提高24%和15.2%,溶出度参数T50和Td检测结果显示,超微粉多糖、三萜类溶出速度也比细粉快,在90 min时超微粉多糖累计溶出量达到95%以上,三萜类在90%以上,而细粉的两项溶出量均仅为约70%。结论:超微粉碎技术有利于菌草鹿角灵芝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48.
移栽密度对白三叶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移栽密度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我国生态畜牧业饲粮生产提供基础依据。试验设置6组移栽密度,分别为16株·m-2、25株·m-2、36株·m-2、49株·m-2、64株·m-2和81株·m-2,进行6期处理分别记为D1,D2,D3,D4,D5,D6,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前期移栽密度对白三叶的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小;中期生物鲜重、干重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中以49株·m-2的产量最高;第6次刈割时,密度对白三叶生物鲜重、干重有显著影响(P<0.05),但此时鲜重、干重产量最高的均是49株·m-2;白三叶生物总产量随移栽密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9株·m-2时达到最大。因此,49株·m-2为白三叶最适宜的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49.
湖羊在西北寒旱地区行为学和生理指标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寒冷干旱气候条件下湖羊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进而为西北地区湖羊引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12只(公、母各半)舍饲周岁湖羊,通过近红外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季节(A因子,A1夏季,A2冬季)、性别(B因子,B1♂,B2♀)和不同时段(C因子,C1昼,C2夜)条件下湖羊的采食、饮水、反刍、卧息等行为。结果表明,季节因子(A因子)对湖羊采食、卧息、反刍等行为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子(B因子)仅对湖羊采食和卧息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昼夜因子(C因子)对湖羊的卧息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有极显著影响(P<0.01)。季节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湖羊采食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对反刍行为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余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湖羊行为学无显著影响。试验羊体温、心跳、呼吸频率和血常规等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以上结果说明湖羊在当地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引种湖羊可行。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中国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对2018年采集自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和辽宁5个省份的350份疑似CSFV感染的病料进行E2和NS5B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50份样品中21份为CSFV阳性,共获得14株CSFV的E2基因序列和7株CSFV的部分NS5B基因序列。E2全基因、NS5B部分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1份阳性样品均属于近年来在中国流行的CSFV 2.1d亚型,且新发现的2.1d亚型CSFV与中国较早2.1d亚型CSFV毒株间同源性差异不大,新发现的2.1d亚型CSFV分离株在E2基因的6个氨基酸(R31、S34、W182、K205、K303、A331)上具有相同的分子特征,E2蛋白中15个位点上的半胱氨酸均未发生变异。韩国2.1d亚型CSFV在E2蛋白上具有3个独特的氨基酸(N97、K159、R205)特征,并且发现了韩国毒株YC11WB可能作为2.1b和2.1d亚型CSFV过渡毒株的证据,流行于中国和韩国的2.1d亚型CSFV可能分别来自于本国早期2.1b亚型CSFV的衍化。本研究证实,2018年中国及周边国家CSFV较为活跃,且流行毒株依然以2.1d亚型为主,为中国科学防控CSFV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