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59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34篇
  108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建设和管理中各类技术的集成应用,包括猪场建设及环境控制技术、疫病预警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安全饲料配制技术、安全健康饲养技术及污染物处理技术等,囊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针对猪场的选址及建设、场内防疫体系的建立、人员培训等方面,阐述在实际生产中对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以猪场为例证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发生率,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22.
湖南省张家界马尾松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马尾松林的穿透雨、林冠截留和树干流的水文效应进行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期间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和树干流量分别占全年分配量的一半以上.穿透雨量、树干流量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穿透雨率和树干流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截留率逐渐降低.马尾松林穿透雨量最大值出现在最大雨量级(≥90.0 mm)和3.0~4.0 mm·h-1雨强范围内; 但是截留率最大值出现在最小的雨量级(<10.0 mm)和<1.0 mm·h-1雨强范围内; 树干流率最大值出现在中等雨量(60.0~70.0 mm)和2.0~3.0 mm·h-1雨强范围内,显然降雨特征是影响马尾松林内雨的关键因子.林下穿透雨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靠近树干的林冠内部穿透雨率高于林冠外部,而且空间异质性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马尾松树干流与胸径及冠层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3.
[目的]探明宁夏太阳山湿地湖泊水质与富营养化现状,为其生态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7,10月和2020年1月对水样进行采集,检测水环境因子理化指标,分析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结果]西湖夏、秋季为Ⅲ类水,...  相似文献   
624.
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和油桐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和油桐人工林土壤蓄水功能、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进行监测,对比研究2种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杜仲人工林林冠枝叶最大持水容量及林地凋落物吸水容量均高于油桐人工林;杜仲林地0~140 cm土层年均土壤蓄水量达到239.7 mm,高出油桐林地4.1%;2002-2005年油桐人工林年均径流深为75.1 mm,是杜仲人工林的2.6倍;油桐林地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到19.6 t·km-2,是杜仲林地的2.9倍.杜仲林的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渗透速率和毛管孔隙度)优于油桐林,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强于油桐林;杜仲人工林枝叶繁茂,其密度及盖度均高于油桐林,其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比油桐林好.作为水土保持树种,杜仲比油桐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相似文献   
625.
BACKGROUND: Citrus red mite, 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 is a key pest of San Joaquin Valley California citrus. Spirodiclofen was registered for mite control in 2007, and spirotetramat for scale control in 2008.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for resistance to spirodiclofen to develop in spider mites, and cross‐resistance to spirotetramat used for other citrus pests, bioassay methods for resistance monitoring were developed. RESULTS: The responses of four populations of adult female, egg and larval stages of P. citri to spirodiclofen 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robust bioassay method for this pesticide. Adult females responded with a higher LC99 and larval stages exhibited higher control mortality and a lower slope of response compared with the egg stage. Thus, the egg stag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stage for testing. Egg production and egg shape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pirodiclofen treatment of adult female mites. Bioassays with the related compound spirotetramat revealed that P. citri egg hatch was less affected by this compound, requiring the assessment of mortality to be extended to 11 days after treatment when the hatched larvae succumbed to the pesticide. Discriminating concentrations of 10 ppm for spirodiclofen and 31.6 ppm for spirotetramat in an 11 day bioassay were tested against eight field populations of P. citri, and 99–100% mortality resulted.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aseline for the response of P. citri to spirodiclofen and spirotetramat that will aid resistance management in California citrus.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626.
桉树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桉树新品种的要求。依靠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缩短桉树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对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桉树基因工程育种、遗传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桉树分子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分子育种技术在桉树遗传改良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27.
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抗性的治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转Bt基因植物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可以产生抗性,从而影响其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价值。通过制订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可以使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得到延缓和克服,在论述了转Bt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IPM理论和生态学角度,就害虫对转Bt基因植物的抗性治理中的多毒素策略,高表达/低表达策略、避难区策略、特异性/诱导性表达策略以及其他可并用的防治手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28.
冬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气候变暖可能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但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针对该问题,该研究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华北平原开展连续3 a(2017-2019)免耕(No Tillage,NT)和常规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下的田间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提前了冬小麦返青期,延长了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时长,提高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净光合速率。2019年增温处理下冬小麦开花期茎叶氮素积累量提升了20.17%(CT)、99.21%(NT),花后茎叶氮素转移量提升了24.62%(CT)、134.21%(NT),茎叶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提升了2.43%(CT)、46.10%(NT)。增温影响了冬小麦产量构成,增温下冬小麦有效小穗数略减,部分年限千粒质量略增。NT处理增温增产,CT处理增温增产不明显,总的趋势为NT处理连续3 a平均产量低于CT处理。增温还显著提升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P<0.05),连续3 a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了14.28%(CT)、17.39%(NT)。综上,研究表明增温会通过改变冬小麦生理特征显著促进氮素向籽粒转化,并且增温下冬小麦有效小穗数减少使得原本将进入更多籽粒中去的氮素都进入到最终有效籽粒中去,进而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9.
昆虫中存在很多外部形态高度相似但具生殖隔离的隐存种,这给物种分类和相关研究带来更多挑战。目前,关于昆虫隐存种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基于筛选出的368篇中文文献对昆虫隐存种的鉴定方法及其潜在研究价值和应用领域进行系统总结,发现自2003年DNA条形码技术提出以来,关于昆虫隐存种分类的研究迅速增加,已有鉴定方法可概括为4类,分别为分子分类(298篇,80.98%)、生态分类(191篇,51.90%)、生化分类(4篇,1.09%)和细胞分类(4篇,1.09%)。基于单一分类方法的研究最多(241篇,65.49%),其中分子分类的使用最多(172篇,46.74%),其次是生态分类(64篇,17.39%);基于2种分类方法的研究次之(125篇,33.97%),其中分子分类与生态分类的联合使用最多(124篇,33.70%);采取3种及以上分类方法的研究较少(2篇,0.54%)。目前,昆虫隐存种鉴定研究主要应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262篇,71.20%)、物种多样性评估(74篇,20.11%)、疾病防控(27篇,7.34%)和生境保护(6篇,1.63%)等领域。开展昆虫隐存种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有害生物防控和物种保护,建议未来将整合分类学评估体系纳入到昆虫隐存种研究中并在分类实践中探讨隐存种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630.
金沁 《水产科技情报》2009,36(5):249-251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网络科技文献应用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8家主流网络水产科技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产科研人员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的评价较好;对数据库网站性能考察的重点为全文获取、帮助功能、检索功能、文献覆盖量及传输服务等5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