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76篇
  免费   4104篇
  国内免费   6672篇
林业   5268篇
农学   3908篇
基础科学   3335篇
  7172篇
综合类   36364篇
农作物   5298篇
水产渔业   3059篇
畜牧兽医   11587篇
园艺   5299篇
植物保护   3362篇
  2024年   628篇
  2023年   1549篇
  2022年   3599篇
  2021年   3277篇
  2020年   3209篇
  2019年   3262篇
  2018年   2196篇
  2017年   3675篇
  2016年   2376篇
  2015年   3623篇
  2014年   3753篇
  2013年   4565篇
  2012年   6296篇
  2011年   6502篇
  2010年   6072篇
  2009年   5190篇
  2008年   5274篇
  2007年   4957篇
  2006年   4029篇
  2005年   3185篇
  2004年   1998篇
  2003年   1288篇
  2002年   1267篇
  2001年   1184篇
  2000年   1039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4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析因特网信息检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20多年不断发展的历程.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特别是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预示着世界正由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成为人类把握现实和未来的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这种变化虽然仅仅不过10年,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思维方式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82.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中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成果,综述了恢复系在品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的选育研究进展,指出扩大遗传差异与塑造良好株叶形态相结合是今后恢复系选育的目标,分子育种技术在恢复系选育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两种罗非鱼主要生物学性状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得出:①2种罗非鱼通过外形能够清楚区分,荷那龙罗非鱼体色暗黑,有纵纹,体型呈纺锤型;莫桑比克罗非鱼体色橙色,无纵纹,体型呈长梭型。②2种罗非鱼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6个月,最小体长荷那龙罗非鱼为8·64cm,莫桑比克罗非鱼为6·60cm,绝对繁殖力前者为810粒,后者为702。③水温16~32℃时,荷那龙罗非鱼(体重10·40~116·28g)耗氧率在0·07~0·61mg/(g·h)之间,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体重18·98~102·53g)耗氧率范围是0·06~0·43mg/(g·h)。水温24℃时,前者溶氧临界窒息点是0·33~0·55mg/L,后者是0·24~0·31mg/L。④两罗非鱼均属于耐盐性较强的鱼类,荷那龙罗非鱼的MLS-96(96h半致死盐度)为21·56,莫桑比克罗非鱼为22·29。⑤荷那龙罗非鱼的低温致死范围是9·5~15·1℃,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低温致死范围为8·0~9·9℃。前者对低温的耐受较差。⑥两罗非鱼的杂交F1代,雄性率高,养殖性能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miR-144的靶基因与miR-144在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预测其对肌肉生长发育的调节机制,对miR-144在各物种间的保守性、潜在靶基因及其富集通路进行分析,通过qRT-PCR方法检测牛不同组织中miR-144的表达.结果表明,miR-144成熟序列在各物种间保守性较高;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显著富集于血管平...  相似文献   
85.
【目的】筛选对甘薯蔓割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为甘薯蔓割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通过平板对峙法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对甘薯蔓割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通过生物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拮抗菌株对甘薯蔓割病的防效试验,并检测拮抗菌株对甘薯叶片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乳白色且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命名为HAAS05,通过16S rDNA鉴定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比对分析,将HAAS05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盆栽试验结果显示,HAAS05菌株对甘薯蔓割病有明显的拮抗效果;OD600 nm=0.20和OD600 nm=0.40的HAAS05菌悬液处理第10 d后,甘薯叶片中ABA含量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201.94 ng/g)显著降低(P<0.05,下同),分别为52.29和107.10 ng/g,而GA含量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7.05 ng/g)显著升高,分别为8.10和10.31 ng/g,甘薯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显著升高,而P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多粘类芽胞杆菌HAAS05菌株对甘薯蔓割病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6.
显微观察椭圆背角无齿蚌原肠胚期的受精卵、双壳期的钩介幼虫、成熟的钩介幼虫以及刚脱落稚贝的形态特征,并统计研究了钩介幼虫寄生在黄颡鱼鳃丝上发育到刚脱落稚见过程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椭圆背角无齿蚌的钩介幼虫在常见淡水双壳类中属大型;钩介幼虫寄生发育到稚贝的生物学零度为8.89 ℃,有效积温为86.39 ℃·d;寄生前后,稚贝的壳长和铰介线长生长显著(P<0.01),壳高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以酿酒废弃物(酒糟)为原料热解制备可燃气体和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酒糟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400°C、480°C和600°C裂解得到的生物炭表面结构,分析其理化性质。在四川泸州设置油菜–高粱轮作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和化肥与生物炭配施(CF+BC)处理的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状。【结果】在480°C热裂解条件下,酒糟生物炭的表面孔隙结构最佳,pH 10.1,阳离子交换较大(33.41cmol/kg),保蓄了较多的碳、氮、磷、钾,理化性质最优。在CF+BC处理中,田间土壤碳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提高,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有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或相似于CF,说明部分生物炭能被微生物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增强土壤酶活,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生物炭使油菜和高粱产量分别增加9.3%和9.5%,油菜磷和钾的经济效率分别提高15.1%和30.7%。【结论】采用480℃低温热裂解制备的酒糟生物炭理化性质优良,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油菜...  相似文献   
88.
利用两次平板透明圈筛选,结合液体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命名为CCB-1.该菌株产几丁质酶不需要几丁质诱导,而且高浓度的葡萄糖不抑制该菌株产几丁质酶,因此该菌株是组成型产几丁质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CB-1是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在250 mL摇瓶中研究了氮、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几丁质类型和培养时间对CCB-1生长及产酶的影响.CCB-1菌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7 ℃;pH 6~pH 7之间;起始葡萄糖浓度8g/L;0.4%的有机氮(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0.3%的胶体几丁质或细粉几丁质.CCB-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60 h产酶最高,达4.23 U/mL.  相似文献   
89.
以18个桃品种为试材,系统观察了桃树开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年份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开花时间均不相同。同一品种单株开花时间因树龄和树势而异,树冠外部的花先开,中间的次之,内膛花最后开;长果枝中上部花先开,中下部花后开。盛花期白天开花数量占总花量的80.0%,上午每小时开花量比下午多。单花从即将开放到全部开放需5~6h,第1或第2花瓣开放后开始有花粉散出。在花期持续6d的年份,前4d的开花数量占总花量的89.77%,始花后的第2~3d开花最多,占58.56%。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以CuSO4·5H2O作为Cu2 来源,研究了水体中分别添加1、4、7、10和15 mg·L-1的Cu2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Cu2 的积累量在48 h时候达到最大值,为31.36 μg·g-1(干重);甲壳中Cu2 的积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初始时刻为16.01 μg·g-1(干重),96h时达到最大值69.43 μg·g-1(干重);肝胰腺中Cu2 的积累量在各浓度处理下均表现出时间效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以CuSO,4·5H,2O和CuCl,2·2H,2O作为Cu2 来源,研究了在水体中分别添加5、10、15、20和30 mg·L-1浓度的Cu2 对凡纳滨对虾蜕皮率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Cu2 来源短期内都能明显刺激凡纳滨对虾的蜕皮,以CuSO,4·5H,2O作为Cu2 来源时,对虾的死亡率呈现出局部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以CuCl,2·2H,2O为Cu2 来源时,表现出一种"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