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林业   178篇
农学   345篇
基础科学   218篇
  406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瓜上烟粉虱成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时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Taylor幂法则,考查了2006年7—8月份烟粉虱成虫种群(Bemisia tabaci)在黄瓜上的分布型;分析这些聚集度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选择了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描述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显示:在黄瓜的生长期间,该成虫种群聚集强度有明显的变化,水平空间为高→低→高→低,百株虫量最多为23359头,最少为1908头;垂直空间为低→高→低→高,百株第8叶烟粉虱成虫数量最多,为9093头,其次是第9叶和第7叶,分别为8488头和8353头。从该种群在黄瓜上的整个发生期来看,种群空间格局处于扩散和聚集交替进行的动态过程中。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合适的抽样数。  相似文献   
62.
不同产量潜力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951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产量潜力的两个水稻品种剑叶的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剑叶一生中,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Case总活性和初始活性、光合全链(z链)电子传递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9516的衰退速度慢于武育粳3号,且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较高的叶源量,其绝对值分别较武育粳3号高2.5d,4.5d和12.36%。  相似文献   
63.
叶幕微区光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叶幕微气候及叶幕微区光环境文献质料的研究,对果树叶幕中光能的截获与分配、光谱与光质的变化以及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苹果园光环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索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规律,为改善该区耕地集约利用方式,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及其12个盟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 ①从全区层面分析,1985—2018年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集约度总体呈增长态势,耕地集约度由63.30增长至88.12,增幅高达39.21%,耕地集约利用总体呈波浪式增长。②从空间层面分析,通过自然分界法将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巴彦淖尔市和呼伦贝尔盟为高度集约型(Ⅰ级),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为较集约型(Ⅱ级),呼和浩特市为一般集约型(Ⅲ级),赤峰市、通辽市为较粗放型(Ⅳ级),乌兰察布市、包头市、乌海市为粗放型(Ⅴ级)。③从驱动因素分析,人均GDP、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用于农业支出以及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以及治理水土面积对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显著负向驱动作用。[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集约度总体呈增长态势,未来应规范耕地流转,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协调产量与生态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65.
三种测定饲料水分含量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标法(GB6435-86,简称GB法)、国标改进法(简称改进法)和Sh10A水分快速测定仪法(简称仪器法)三种方法测定饲料中水分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6.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67.
设施甜瓜栽培已成为中国一个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重要产业。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和决策来提高甜瓜产量与品质显得尤为重要。为探明设施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效诊断植株水分指标,为制定灌溉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茎热平衡法的Dymaxax包裹式茎流计、小型自动气象站和TRIME-IPH土壤剖面水分测量仪等对温室内覆膜滴灌条件下甜瓜植株茎流速率变化及其周围环境影响因子进行长时间连续定点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内甜瓜的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曲线,多云及阴天甜瓜白天液流启动推迟,峰值减小15%~47%;晴天条件下温室内太阳辐射(Rs)、空气相对温度(Rh)滞后于茎流速率,阴天及多云条件下,辐射与茎流速率基本同步达到峰值,相对湿度在晴天中午辐射较高区间内的小幅提高会对茎流速率产生一定的拉低效应;温室内太阳辐射是甜瓜茎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建立了以太阳辐射(Rs)和空气相对湿度(Rh)为主要因子反映甜瓜茎流速率(F)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F=26.204+0.0890Rs-0.2540Rh,R2=0.831,P<0.001),可对甜瓜蒸腾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8.
我国兽药残留监控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兽药在养殖业生产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提高动物的产出效率,增加经济收入。可以说,兽药是现代畜牧业和水  相似文献   
69.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总结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上,刘淇书记和歧山市长都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70.
The effects of grazing‐induced dung deposi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soil attributes are well established,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dung effec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Here, we tested effects of yak dung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ontent in a Tibetan alpine meadow. We incubated litter of four common alpine meadow species using litter bags in the field. Two low‐quality species (Kobresia capillifolia and Elymus nutans) with low nitrogen (N), high C/N and Lignin/N, and two high‐quality species, (Saussurea nigrescens and Thermopsis lanceolata) were incubated in monoculture with and without dung addition. Mass loss of leaf litter, fibre fraction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N and phosphorus (P) were measured after 6, 12 and 18 months of incubation in the field. Dung addi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ecomposition constants for low‐quality litter species, but not for high‐quality litter species. Dung addition promoted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loss, but lignin loss was not affected by dung addition, except after 12 months for high‐quality litter species. Dung reduced N immobilization after 6 months and did not affect subsequent release in low‐quality litter species, and promoted N release after 6 and 12 months in high‐quality litter species. Regardless of litter quality, dung increased P release after 6 and 12 months. Our results suggest grazing‐induced dung deposition may accelerate C and nutrient turnover, primarily through increasing the mass loss of low‐quality litter, P release from litter and N release from high‐quality litt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s of dung deposition need to be clarifi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