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9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3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8篇 |
农学 | 169篇 |
基础科学 | 172篇 |
433篇 | |
综合类 | 1817篇 |
农作物 | 246篇 |
水产渔业 | 172篇 |
畜牧兽医 | 581篇 |
园艺 | 292篇 |
植物保护 | 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338篇 |
2011年 | 318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278篇 |
2008年 | 290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豆种质发芽特性和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大豆豆芽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77份大豆种质的发芽特性及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特点。[结果]不同大豆品种萌发到达不同历期的时间和增重存在差异,种子形态、豆芽的产量和长度、油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黄皮大豆的豆芽产量增长率最高,青皮大豆的豆芽最长。豆芽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芽长度与百粒重、脐形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形指数、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的种子性状可作为豆芽专用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92.
锰源和锰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甘氨酸锰(GMn)和羟基蛋氨酸锰(HMn)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6、32 mg/kg(以锰计)的甘氨酸锰或羟基蛋氨酸锰分别制成11种试验饲料,在水温为(28±2)℃条件下,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26 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1)对照组(不添加锰)的增重率(WGR)显著低于锰添加组(P0.05),两个锰添加组的WGR均随锰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以WGR为判据,通过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9.04、12.87 mg/kg,GMn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HMn的1.78倍。(2)石斑鱼肝脏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以肝脏Mn-SOD活性为判据,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1.15、20.61 mg/kg。(3)石斑鱼脊椎骨和全鱼的锰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脊椎骨的铁含量显著高于锰添加组(P0.05),脊椎骨和全鱼的铁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减少(P0.05)。研究表明,当饲料中锰含量满足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需要时,进一步补充有机锰源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甘氨酸锰的生物利用率高于羟基蛋氨酸锰,而两种锰源的抗氧化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993.
994.
江西省干旱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西省干旱大面积发生和丘陵地形与植被覆盖的特点,以极轨气象卫星资料为信息源,对干旱遥感监测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江西省干旱发生特点、天气条件和遥感信息源等分析,并对多种干旱遥感方法比较,认为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最适合本区域的干旱遥感监测应用.通过对2003年江西省特大干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发生期,植被供水指数主要分布在6~15,这个指数范围主要是针对有植被覆盖的下垫面发生的干旱,对于裸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下垫面,不适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青椒流通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青椒在9和20℃贮藏过程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数及其品质的变化,并对9℃贮藏16d后的青椒进行了模拟销售,同时测定了不同清洗方法对20℃贮藏4d的青椒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9℃贮藏16d和16d后再在20℃条件下销售1d的青椒感官品质、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4.1和3.3、1.79%和3.87%、95.6和81.2mg/100g、20.3和16.5mg/100g、93.3和85.6mg/100g;9℃贮藏16d、16d后再在20℃下销售1d和直接在20℃下贮藏4d的青椒大肠杆菌数分别为46、3.2×103和3.1×104cfu/g,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1×10-3ml/L次氯酸钠能彻底清除青椒中的大肠杆菌,而1滴/L洗洁精溶液和自来水清洗能清除青椒中的大多大肠杆菌。[结论]9℃贮藏能更好的保持青椒的品质并控制大肠杆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996.
将千里光全草粉用体积分数70%乙醇浸泡,经超声波-微波处理,用乙醚萃取脱色,冷冻真空干燥,制备千里光提取物冻干粉(SCE)。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对照,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不同剂量SCE的镇痛作用;采用骨髓微核试验研究不同剂量SCE的致突变作用。结果发现,122.72 m g/kg SCE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130.90 m g/kg SCE对雌雄小白鼠均不具有致突变作用。说明122.72-130.90 m g/kg SCE能同时满足无致突变作用和显著镇痛作用的双重条件。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及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以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的抗逆性、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及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芋具备一定的净化尾气污染能力。二氧化钛纳米溶胶预处理(0.2%~0.8%)后,能有效提高海芋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的评价指数,减少空气的含菌量。同时,纳米材料处理能减轻污染空气下的植物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加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抗逆性。在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叶片的"光合午休"现象加重,日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明显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经过纳米材料预处理后,Pn、Gs和Tr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而Ci降低,其中以0.4%浓度预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可见二氧化钛溶胶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空气污染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海芋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降低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提高胁迫下的光合能力。试验同时对纳米光触媒与植物触媒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耕植土、有机肥、外加剂等因素对轻质绿化混凝土的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等主要肥力指标及180 d 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轻质绿化混凝土肥力有明显影响,其中有机肥对有机质、速效N、速效P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速效K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耕植土对有机质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速效N、速效K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对速效P的影响不大;外加剂对肥力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180 d pH值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最优水平组合为A3B3C3,即耕植土24.2 kg、有机肥3.5 kg、外加剂0.7 kg,通过主要物理性质和黑麦草生长质量的验证性试验,说明了最优组合具有良好的植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