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7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43篇
综合类   1420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463篇
园艺   226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71.
AIM: To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18, interleukin-10, interleukin-6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18, IL-10, IL-6 were measured in 17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3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15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20 control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radioimmunoassay (RIA).The relation between IL-18, IL-6 and IL-10 was compared. RESULTS: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18, IL-6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AMI and UAP group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AP and control groups. Conversely,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10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AMI and UAP group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AP and control groups. The correlation of concentrations of IL-18 and IL-6 had no significance; but the levels of IL-18 and IL-6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10. CONCLUSION: Serum IL-18, IL-6 concentrations increase while serum IL-10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The inflammatory imbalance between IL-18, IL-6 and IL-10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相似文献   
172.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编码MIC3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MIC3的全长基因,克隆入pGEX-KG表达载体,转化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经含氨苄青霉素琼脂平板筛选,小量抽提质粒进行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然后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CodonPlus,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MIC3基因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AJ132530)的同源性达99.6 %,表达的MIC3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66 ku,且可被兔抗弓形虫免疫血清识别.说明所获得的表达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为下一步利用重组蛋白建立弓形虫的诊断方法和研制弓形虫的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3.
选用5只舍饲成年波尔山羊连续进行3昼夜行为习性观测,结果表明:试验羊昼夜采食222.4±34.2 min,反刍456.2±40.3 min,卧息480.9±25.0 min,自由活动220.5±38.8min,其它行为60.0±6.4min,反刍与采食时间比为2.1:1.0。反刍、卧息多发生在夜间(P<0.01),采食多发生在白天(P<0.01),白天与黑夜排粪、排尿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4.
樟树叶水浸液对钉螺过氧化物酶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1%浓度梯度的新鲜樟树叶的水浸液处理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钉螺,设清水饲养为对照。结果表明:樟树叶水浸液处理4~5d后可达到100%的杀灭钉螺效果。采用聚丙稀酰胺电泳技术分离经浓度为1%~0.1%的樟树新鲜叶水浸液处理钉螺样品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经处理24h时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而处理48h样品的酶活则大大减弱。由此在微观领域探究了樟树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病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获得强他感作用植物樟树灭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5.
冷冻法测定梨的石细胞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南果、安梨、砀山酥、秋白、锦丰、五九香、巴哈胜利、丰水、黄金、黄冠等10个梨品种果实为试材,对梨石细胞含量冷冻处理测定法的果肉切块大小、冷冻处理时间、匀浆时间、漂洗方法、平行性与准确度等进行了优化和系统研究,提出最适测定条件为果肉切块大小1.0cm3、-16~20℃冷冻处理24h、22000r/min匀浆3min。在此条件下,石细胞平均回收率为85.1%~94.1%,方法误差为4.65%~11.56%。研究结果为制定科学、实用的梨石细胞含量测定方法农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6.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72只。检测新城疫抗体效价,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表明:北京油鸡二免后第7天的新城疫抗体效价和二免后第6天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都比AA肉鸡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北京油鸡的脂多糖(LPS)刺激指数始终比AA肉鸡的高(P>0.05);21日龄时,北京油鸡的刀豆素(A ConA)刺激指数、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比AA肉鸡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42日龄时,AA肉鸡的ConA刺激指数、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却高于北京油鸡(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AA肉鸡和北京油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7.
黄瓜病害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保护地黄瓜的病害发生,介绍黄瓜靶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角斑病的症状、病原菌及发病特点,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探讨上述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8.
就杉木人工林立木树干材积的估测,材积按树高分布,材积的组成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9.
棉花新品种赣棉杂1号的选育及示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赣棉杂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采用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选育出的江西省首个优质、高产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优质、抗病、高产的自育材料YL168;父本为经航天诱变育种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适纺60支纱以上的特优材料YM-1;通过在F1代优势测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省级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等试验示范,赣棉杂1号表现突出,一般子棉产量为4 500 kg/hm2、皮棉产量为1 900 kg/hm2,霜前花率85%;2.5%跨长≥30 mm,比强≥33.2 cN/tex,马克隆值3.7~4.8;抗棉枯萎病、枯萎病指7.4,抗逆性能较强,综合性状优良.根据赣棉杂1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80.
权力的集权设置与运行、法制失控是国民党执政大陆时期腐败愈演愈烈的法律原因.国民党的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反映了腐败消解国家统一意志和前进动力、导致社会灾难和政权倾覆的不变真理.能否有效地抑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决定着一个执政党执政的成败, 也决定着社会能否长治久安.今人当从国民党盛衰演变的历史中认真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