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151篇
  294篇
综合类   1305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合理降解烤后烟叶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已成为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工艺之一。本研究对分离自烤烟叶面的产淀粉酶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1)和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1)进行发酵培养,提取粗酶液,检测酶活性并应用于初烤烟叶上。通过设计不同酶量、作用时间、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方法考察这两种酶制剂对烟叶(Nicotiana tabacum K326)中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1主要产α-淀粉酶,酶活力为7×105U/mL,菌株C1以产内切酶为主,酶活力为6×103U/mL;在温度40℃、湿度70%条件下作用96h,用菌株A1所产淀粉酶制剂4×107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2.78%,还原糖增加率为12.03%,菌株C1所产纤维素酶制剂4×105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3.87%,还原糖增加率为18.07%。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的产酶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降解初烤烟叶中淀粉和纤维素,提高还原糖含量,可望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82.
以巨大口蘑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4种不同的提取溶剂对巨大口蘑子实体进行提取,再用采用Kirby Baue纸片扩散法测定抑制圈直径,并初步探讨其提取物对番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巨大口蘑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可达到9.2 mm,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黑曲霉的抑菌圈为8.4 mm;涂膜保鲜结果表明,4种提取液对番茄储存过程中的失重率、坏果率和感官评分都有所改善,其中乙醇提取液24 d坏果率为30%,而空白对照的坏果率为70%。表明巨大口蘑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为其天然防腐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83.
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660。32个茶树群体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91~1.089,平均数为0.954;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53~0.633,平均数为0.510;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30~0.653,平均数为0.590。供试茶树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205,遗传分化水平较高。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种质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84.
985.
高山峡谷区移民安置耕地产值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发放表格填报的方式收集大岗山水电站库区耕地产值测算相关资料,针对高山峡谷区耕地质量随地形分布的差异,引入河谷系数,构建耕地产值的测算模型,对高山峡谷区移民安置耕地产值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岗山水电站石棉县库区耕地综合产值为23 593.05元/hm2,泸定县库区耕地综合产值为17 429.40元/hm2,大岗山库区耕地综合产值为20 974.27元/hm2。通过适宜于高山峡谷区移民安置耕地产值测算模型的构建,可为高山峡谷区移民安置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6.
为探讨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种植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在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 PT4为对象,以非转基因水稻日本晴、磷高效突变体水稻PHO2为对照,设施磷和不施磷两种处理,采用PCR-DGGE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 PT4在整个生长期对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均匀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处理、同一生长期内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 PT4、磷高效突变体水稻PHO2与常规水稻日本晴的土壤细菌16S r DNA DGGE指纹图谱基本相似;施磷处理条件下,PHO2在拔节期较Os PT4、日本晴增加一条电泳条带,该条带属于蓝藻菌门(Cyanobactteria)藻青菌属(Cyanobacterium),Os PT4在抽穗扬花期较日本晴缺失一条电泳条带,该条带属于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不施磷处理时,Os PT4在分蘖期和成熟期较日本晴增加4条电泳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地杆菌属(Geobacter)、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地杆菌属(Geobacter)。研究表明,在水稻个别生长期,磷高效转基因水稻Os PT4对土壤细菌丰富度(S)、香农-威纳指数(H)和均匀度(EH)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87.
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4个橡胶树无性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橡胶树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盆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各无性系的叶片组织含水量(RWC)、保护酶(POD、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橡胶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呈下降趋势,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无性系间表现不一,且干旱胁迫到5d和10d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初步选出抗旱能力较强的4个无性系:314(云研1号)、617(河大8)、271(特云研1号)、618(德15)。  相似文献   
988.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红酸枝木材种类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市场上常见红酸枝类Dalbergia spp.木材的快速无损识别,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红酸枝木材进行种类识别研究。以交趾黄檀 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巴里黄檀 Dalbergia bariensis,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和微凹黄檀 Dalbergia retusa为研究对象,采集高光谱图像并提取感兴趣区域内的反射光谱,采用Savitsky-Golay(SG)平滑算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955~1 642 nm 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回归系数法(RC)以及连续投影法(SPA)选择特征波长,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判别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SG和MSC光谱预处理,采用SPA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的ELM模型性能最优,建模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均为100.0%。这为红酸枝木材种类的快速无损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图5表4参17  相似文献   
989.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探求土壤基质改良优化方案和实现草本植被快速恢复.[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松树头煤田灭火区与周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实测数据为依据,利用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不同土壤改良方案改良效果及其对草本生物量恢复影响.[结果]四种土壤改良方案均对土壤理化性状有不同程度提高;秸秆法对土壤物理性质改善作用明显;少量、多次施用速效化肥及长效肥在添加营养物质方面作用效果迅速且显著;客土覆盖法和有机肥法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和草本植被生境改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本土材料能够有效改善土壤基质,并使植被恢复较快,具备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