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21篇 |
免费 | 586篇 |
国内免费 | 12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13篇 |
农学 | 1149篇 |
基础科学 | 541篇 |
1335篇 | |
综合类 | 4916篇 |
农作物 | 795篇 |
水产渔业 | 521篇 |
畜牧兽医 | 1856篇 |
园艺 | 737篇 |
植物保护 | 5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378篇 |
2021年 | 465篇 |
2020年 | 425篇 |
2019年 | 494篇 |
2018年 | 315篇 |
2017年 | 435篇 |
2016年 | 369篇 |
2015年 | 464篇 |
2014年 | 530篇 |
2013年 | 698篇 |
2012年 | 862篇 |
2011年 | 900篇 |
2010年 | 929篇 |
2009年 | 743篇 |
2008年 | 840篇 |
2007年 | 748篇 |
2006年 | 574篇 |
2005年 | 499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425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Chuanzhong Zhu Lijuan Yu Wei Liu Ming Jiang Shan He Ganfeng Yi Hua Wen Xufang Liang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9,25(6):1241-1249
A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Bacillus subtilis LT3‐1 in diets on growth, immune parameters,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sh (46.91 ± 0.17 g) were fed with a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B. subtilis LT3‐1 at 0 (B0), 3.8 × 1010 (B1), 7.6 × 1010 (B2), 1.14 × 1011 (B3) and 1.52 × 1011 (B4) CFU kg?1 for 6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gain of fish in B1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mpared to that in B0 group (p < 0.05). The addition of B. subtil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total protein, albumin,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Besides, the haematocrit, total counts of red and white blood cells, as well as the serum catalase and lysozyme activities, were increased, whereas the serum malondialdehyde, the serum immunoglobulin M and complement three contents were reduced. Parameters for intestinal morphology suggested a healthier intestine for the fish fed B. subtilis‐supplemented diets than fish fed the control diet.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challenge increased in tilapia fed with B. subtili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B. subtil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growth, immunological status and resistance against S. agalactiae infection in tilapia farming. 相似文献
192.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0年6月和8月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28种鱼类和26种无脊椎动物的营养位置。结果表明,辽东湾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处于2.98~4.84,集中在3.70~4.56;相比6月δ15N值的分析结果,8月有50%的鱼类δ15N值增加,孔鳐(Raja porosa)增幅最大,增加了1.06‰;9种鱼类δ15N值减少,鯒(Platycephalus indicus)减幅最大,减少了1.84‰,可见鱼类样品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因种类而各异;8月有87.5%的无脊椎动物δ15N值减少,其中,减少幅度大于1‰的有6种,占37.5%,可见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随季节的变化较明显。通过对不同采样点同种生物δ15N值的比较发现,辽东湾近岸海域的10种无脊椎动物的δ15N值均高于远岸海域,差值范围为0.05‰~1.49‰,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污水排放使近岸海洋生物的δ15N值升高。 相似文献
193.
2011—2012年在海南琼海进行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亲蟹培育、人工育苗及稚蟹中间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亲蟹培育平均成活率和抱卵率分别为94.05%和85.61%。在水温28.5~29.6℃的条件下,从第1期溞状幼体发育变态至仔蟹期约需10~14 d,投放溞状幼体625.29万只,培育出大眼幼体100.12万只,成活率为16.01%,培育成仔蟹苗20.25万只,育苗成活率为3.24%。经过中间培育获得1.0 cm的蟹苗10.46万只,成活率达51.65%。 相似文献
194.
Lijuan Yu Hua Wen Ming Jiang Fan Wu Juan Tian Xing Lu Jiangrong Xiao Wei Liu 《Aquaculture Nutrition》2020,26(5):1431-1442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oxidized fish oil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ity and antioxidant status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and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ferulic acid on the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the oxidized fish oil. The tilapia (13.73 ± 0.31 g) were fed four experimental diets containing untreated (peroxide value, POV: 2.2 meq/kg) and highly oxidized (POV: 120.6 meq/kg) fish oil either with or without ferulic acid (0 or 400 mg/kg) supplementation for 12 weeks. From the results, the oxidized fish oil treatments increas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MDA values but decreased the weight gain and the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in tilapia. Meanwhile, the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oxidized fish oil. Besides, the addition of ferulic acid partially counteracted the free radical‐induced damage and improved the health status of tilapia. In conclusion, the oxidized fish oil may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destroy liver, dysregulate lipid metabolism as well as reduce non‐specific immunity, and eventually result in growth inhibition of tilapia. The feru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partially offse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oxidized fish oil on tilapia. 相似文献
195.
支持细胞对维持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微环境起决定作用,它可以通过分泌功能、细胞间连接形成的血睾屏障功能以及吞噬功能等来促进精子的形成过程,其发育异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雄性生殖缺陷。基于支持细胞在雄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体外培养高纯度支持细胞可成为研究睾丸两大核心功能-精子发生和性激素分泌功能相关调节机制重要的细胞模型。此外,体外培养睾丸支持细胞也可作为生殖毒理学等新兴热点领域的细胞模型,为评估和研究环境因素对雄性生殖的影响提供便利。因此,作者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目前关于动物支持细胞生物功能的研究及常用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以期为利用动物支持细胞开展雄性生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197.
鱼类染色体核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在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丰富苏丹鱼(Leptobarbushoevenii)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苏丹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冷滴片制备法分析了染色体核型特征,运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探讨了鲃亚科鱼类种属间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苏丹鱼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2n=50,其中包含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8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14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2条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 1条,核型公式为2n=16m+28sm+4st+2t,染色体臂数(NF)为94。14种鲃亚科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鲃亚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16~0.134,平均遗传距离为0.074;苏丹鱼与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a)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大(0.134),与泰国短吻鱼(Sikukiastejnegeri)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0.090);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苏丹鱼位于进化树的基部,与四须鲃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可为苏丹鱼种质资源鉴定、品种改... 相似文献
198.
苹果加工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增进对加工专用苹果品种的了解,为加工苹果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2对微卫星(SSR)标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研究了18个苹果加工品种和2个鲜食品种的遗传差异。【结果】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第1类是高酸品种酸王,该品种与其它加工品种相似系数均小于0.42;第2类是龙丰和铃铛果,都含有中国小苹果的遗传因子;第3类包括大比耐、苦绯甘、苦开麦、美那和甜格力,都是单宁含量高的酿酒品种;第4类包括12个品种,主要是制汁品种和鲜食品种。各品种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14~0.83之间。利用主坐标分析也将供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两种分析都表明,加工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酿酒品种与鲜食及制汁品种之间、中国小苹果与西欧小苹果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而制汁品种与鲜食品种的遗传背景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9.
200.
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措施及其交互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和耐密性的调控效应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方法】2013—2014年以密植高产玉米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45 000、60 000、75 000、90 000和105 0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栽培措施采用深松(S)、宽窄行种植(W)以及化控(C)处理,通过裂裂区设计形成不同的栽培模式。以产量为基础分别对不同措施组合进行通径分析、因子回归及交互效应比较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对不同措施下的资源效率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综合模式中化控处理(C)对产量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贡献率27%—41%),这种作用在于仅靠化控处理即可增密1.17万株/hm~2;宽窄行(W)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而深松(S)对产量的调控则以间接作用为主(贡献率24%—37%),但深松与宽窄行组合较常规(RU)产量增加11.28%。密植条件下多项措施互作产量增益显著高于双项措施和单项措施,相较于常规模式(RU),正常年份(2013年)多项、双项及单项措施的增幅分别为31.27%、15.57%和7.96%,少雨年份(2014)增幅分别为15.02%、11.32%和5.65%,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群体耐密性的提高以及光能利用效率(RUE)、积温效率(G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同步调控,最终实现了综合措施下的玉米高产高效。【结论】多项措施互作模式(SWC)玉米的产量增益最大,较传统模式最佳密度增加6.27万株/hm~2,实现产量增益11.91%,这主要归因于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玉米群体耐密性的优化以及密植群体资源效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