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21篇 |
免费 | 586篇 |
国内免费 | 12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13篇 |
农学 | 1149篇 |
基础科学 | 541篇 |
1335篇 | |
综合类 | 4916篇 |
农作物 | 795篇 |
水产渔业 | 521篇 |
畜牧兽医 | 1856篇 |
园艺 | 737篇 |
植物保护 | 5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378篇 |
2021年 | 465篇 |
2020年 | 425篇 |
2019年 | 494篇 |
2018年 | 315篇 |
2017年 | 435篇 |
2016年 | 369篇 |
2015年 | 464篇 |
2014年 | 530篇 |
2013年 | 698篇 |
2012年 | 862篇 |
2011年 | 900篇 |
2010年 | 929篇 |
2009年 | 743篇 |
2008年 | 840篇 |
2007年 | 748篇 |
2006年 | 574篇 |
2005年 | 499篇 |
2004年 | 307篇 |
2003年 | 311篇 |
2002年 | 425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51.
152.
153.
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措施及其交互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和耐密性的调控效应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方法】2013—2014年以密植高产玉米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45 000、60 000、75 000、90 000和105 0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栽培措施采用深松(S)、宽窄行种植(W)以及化控(C)处理,通过裂裂区设计形成不同的栽培模式。以产量为基础分别对不同措施组合进行通径分析、因子回归及交互效应比较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对不同措施下的资源效率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综合模式中化控处理(C)对产量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贡献率27%—41%),这种作用在于仅靠化控处理即可增密1.17万株/hm~2;宽窄行(W)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而深松(S)对产量的调控则以间接作用为主(贡献率24%—37%),但深松与宽窄行组合较常规(RU)产量增加11.28%。密植条件下多项措施互作产量增益显著高于双项措施和单项措施,相较于常规模式(RU),正常年份(2013年)多项、双项及单项措施的增幅分别为31.27%、15.57%和7.96%,少雨年份(2014)增幅分别为15.02%、11.32%和5.65%,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群体耐密性的提高以及光能利用效率(RUE)、积温效率(G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同步调控,最终实现了综合措施下的玉米高产高效。【结论】多项措施互作模式(SWC)玉米的产量增益最大,较传统模式最佳密度增加6.27万株/hm~2,实现产量增益11.91%,这主要归因于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玉米群体耐密性的优化以及密植群体资源效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4.
Nanosize of zinc oxide and the effects on zinc digestibility,growth performances,immune response and serum parameters of weanling pigle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Ming‐Zhe Li Jie‐Ting Huang Yi‐Hao Tsai Syuan‐Yian Mao Chao‐Ming Fu Tu‐Fa Lien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16,87(11):1379-138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nanosize zinc on zinc digestibility, growth performances, immune response and serum parameters of weanling piglets. Ninety‐six LYD weanling piglets were assigned to control, zinc oxide (ZnO), organic‐Zn (Zn‐methionine) and nanosize ZnO (nano‐Zn) groups with four replicates. The zinc was at the 120 mg/kg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die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s was 80 mg/kg Z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ano‐Zn and organic‐Zn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Zn digestibility compared to the ZnO and control groups. For the immune response traits, the IgG level and goat red blood cells (GRBC) antibody titer were nano‐Zn and organic‐Zn>ZnO>control; in the phytohemagglutinin (PHA) challenge test result, nano‐Zn>organic‐Zn>ZnO>control; in regard to the γ‐globulin level, nano‐Zn and organic‐Zn>ZnO and control,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the serum parameters aspect, serum Zn concentration in nano‐Zn and organic‐Zn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ZnO and control groups, serum growth hormon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in the nano‐Zn group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In conclusion, nanosize zinc oxide for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can increase zinc digestibility, serum growth hormone levels and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and enhance the immune response of weanling piglets. 相似文献
155.
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测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升力特性是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测试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实现对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的性能检测,针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无统一的评价指标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半系留式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性能检测平台、升力特性测试方法及指标、升力特性的评价方法。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3种不同机型(分别为四旋翼机型Ⅰ、六旋翼机型Ⅱ、八旋翼机型Ⅲ)进行了升力特性指标的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在功率载荷、重量效率、热效比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功率载荷最好的机型Ⅲ比最差的机型Ⅰ大7.6 m N/W,重量效率最好的机型Ⅰ比最差的机型Ⅱ大0.33,热效比最好的机型Ⅲ比最差的机型Ⅱ大10.5 N/℃,反映出3种机型在设计过程中整个动力系统效率、机型整体结构和材料选择上的差异,从而在整机作业性能上表现出差异。在上述指标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动力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运用功率载荷、重量效率和热效比进行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升力特性综合评价的评分方法,对上述3种机型进行综合评分的结果为:机型Ⅲ机型Ⅰ机型Ⅱ,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有效对不同类型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升力特性进行综合评判。该文所给出的测试与评价方法,不仅能用于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的评测,还能为机型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157.
[目的]研究路路通清炒法、砂烫法对路路通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路路通生品及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并鉴定其挥发性成分,经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路路通生品、清炒品和砂烫品中分别鉴定出65、71和80种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74.08%、71.45%和74.14%。与生品相比,清炒品、砂烫品中烯类成分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清炒品、砂烫品中酮类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减少。清炒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29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0.61%;砂烫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36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3.62%。清炒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9.10%,砂烫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6.51%。清炒路路通新产生了7种萜烯类成分,砂烫路路通新产生了14种萜烯类成分,砂烫法较清炒法多增加7种萜烯类成分。[结论]清炒法、砂烫法炮制后,路路通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的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8.
陆地棉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陆地棉8个杂交亲本和F128个组合的7个产量性状的两年试验资料,估算各项遗传方并非分量和F1、F2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加性×环境各产量性状均极显著,铃重、衣分、籽指还受显性×环境的极显著影响,7项产量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