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7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5篇 |
农学 | 376篇 |
基础科学 | 244篇 |
430篇 | |
综合类 | 1060篇 |
农作物 | 170篇 |
水产渔业 | 209篇 |
畜牧兽医 | 606篇 |
园艺 | 170篇 |
植物保护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09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基于SCoT分子标记探讨黄河鲤遗传多样性与其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关系,为黄河鲤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对300尾黄河鲤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按死亡顺序分为最先死亡群体(FP)、最后死亡群体(LP)和存活群体(SP),每个群体选取30尾。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个黄河鲤群体进行多态性扩增,采用PopGene32和Arlequin 3.5计算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s信息指数(I)等遗传参数,基于Nei’s遗传距离(Ds)利用MEGA 7.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以Structure 2.3进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黄河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死亡率为40.0%。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从3个黄河鲤群体中共扩增出1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占94.17%。3个黄河鲤群体的Na范围为1.7961~1.8155,Ne范围为1.3828~1.4029,H范围为0.2258~0.2467,I范围为0.3453~0.3804;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972,即90.28%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在群体内部。3个黄河鲤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9,属于轻度遗传分化;群体间的Ds分布在0.0248~0.0835,其中FP群体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基于Ds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FP群体和LP群体聚为一支,SP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黄河鲤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抗病群体(SP)和易感群体(FP和LP)]。可见,通过黄河鲤死亡时间划分的群体与通过聚类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得出的群体基本一致。【结论】黄河鲤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随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在黄河鲤抗病品种(系)选育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在提高生长、营养等经济性状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基因杂合度。 相似文献
92.
将黏膜乳杆菌1m4208进行活菌培养和灭活处理,在不同初始菌体浓度、不同pH值条件下与玉米赤霉烯酮进行作用,采用HPLC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ZEN含量,确定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的清除率及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毒素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清除率为51%~60%,灭活菌可显著提高对ZEN的清除效果.无论活菌还是灭活菌,初始菌体浓度对其清除效果有显著影响,pH值对清除ZEN能力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在实际生产中清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化学试剂对翅荚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化学试剂对翅荚决明(SennaalataL.)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4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KNO3、GA3、KMnO4和NaOH)分别处理种子。结果表明:0.5~4.0g/LKMnO4和0.05~0.4g/LGA3浸种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加快幼苗生长速度,其中以0.1g/LGA3和4g/LKMnO4浸种24h效果最佳,是解除翅荚决明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的有效措施;1~8g/LKNO3浸种显著促进了种子萌发,但对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而5~40g/LNaOH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无乳链球菌LrrG(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from GBS)和表面免疫原性蛋白Sip(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串联表达的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该研究将原核表达的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以0.5μg·g~(-1)(R1组)、1.0μg·g~(-1)(R2组)和1.5μg·g-1(R3组)每尾200μL腹腔注射免疫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同时以Sip蛋白(S组)、LrrG蛋白(L组)以及PBS(P组)作为对照。2周后对所有免疫鱼体进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人工攻毒,攻毒剂量为其半致死浓度(LD_(50):4.0×108CFU·mL~(-1))。结果显示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R1组对尼罗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达89.14%;且免疫后第14和第28天,该组鱼体血清抗体OD_(450nm)值分别达0.63和0.64,均显著高于单一蛋白对照组(S和L组)和PBS组(P0.05);R1组鱼体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上述2个时间点也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溶菌酶(LZM)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与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步表明LrrG-Sip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原性明显优于单个蛋白,且能有效减少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95.
96.
以栽培高山红景天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析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植株茎叶显微结构部分性状的特点.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茎的表皮厚度、皮层厚度、维管束数目、叶片的维管束数目等性状均表现为两性株最大;韧皮部厚度、束中形成层层数和厚度、叶片厚度、叶片表皮细胞厚度、主脉维管束直径等性状均表现为雌株最大;雄株除叶片维管束间距离最大外其它性状均最小或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7.
Chenze Zhao Jinyu Zhu Juntao Hu Xiaojing Dong Longsheng Sun Xiaojun Zhang Shuyan Miao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9,25(3):712-720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acillus pumilu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innate immunity and digestive enzymes of the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Prawns (mean weight: 1.81 ± 0.01 g) were fed different levels of B. pumilus at doses of 0, 1 × 107, 1 × 108 and 1 × 109 CFU/g to produce one control group and three experimental groups (G1, G2 and G3), respectively. After a 60‐day experimental feed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weight, weight gain rate (WGR)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p < 0.05), whereas these improvement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p > 0.05) among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improvements in phagocytic activity, respiratory burst (RBs) activity and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nd acid phosphatase (AC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2 and G3 than in the control and G1 (p < 0.05). Further, the activity of CAT, NOS and AC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ietary level of B. pumilus (p < 0.05). The activity of phenoloxidase (PO) in G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p < 0.05). The activity of amyl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s G2 and G3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G3 improved the activity of prote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 < 0.05).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otential use of B. pumilusat a dose of 1 × 108 CFU/g feed could improve the growth, immunity and digestive enzymes of M. rosenbergii. 相似文献
98.
砂薄地夏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砂薄地玉米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薄地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施钾量225kg/hm2为最佳,此时钾肥产投比最高,达5.2,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施钾能够提高砂薄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与施钾的产量效应变化趋势不同,在施钾225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继续提高施钾量则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欲保持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土壤钾素肥力平衡,施钾量应达到150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内玉米体内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植株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分别达0.87、0.95、0.94、0.99。 相似文献
99.
应用田间根系分区供水方法,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APRD)、固定单侧水分胁迫(FPRD)与对照两侧同时供水(BPRI)对2年生草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水分条件下,叶片蒸腾速率(Tr)随着周期的进行逐渐减小,后期随着处理水分亏缺的加重,峰值减小,峰出现时间前移;2)APRD处理下,草乌通过维持相对较低的气孔导度(Gs),在Tr降低30%的前提下,Pn比对照BPRI与FPRD处理分别提高4.16%,37.43%,反映出APRD处理对气孔的优化调节;3)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APRD处理可显著提高草乌的WUE,分别比对照BPRI和FPRD处理提高20.39%和10.53%,对草乌在干旱地区栽培意义重大;4)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观量子效率(AQY)差异不显著,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协同变化表明APRD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草乌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现为APRD处理下最高,FPRD处理略低于对照BPRI;APRD处理下,草乌叶片暗呼吸速率(Rd)最低,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通过供水调控挖掘了草乌本身的生物学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00.
结果表明:蜡熟期玉米青贮DM的有效降解率(60.07%)分别比乳熟期(52.91%)和乳熟前期(45.13%)高7.16个百分点(P<0.05)和14.94个百分点(P<0.01);乳熟期玉米青贮DM的有效降解率比乳熟前期高7.78个百分点(P<0.05).蜡熟期玉米青贮CP的有效降解率(81.93%)分别比乳熟期(76.43%)和乳熟前期(73.36%)高5.50个百分点(P<0.05)和8.57个百分点(P<0.05);乳熟期玉米青贮CP的有效降解率比乳熟前期高3.07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