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7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林业   776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480篇
  885篇
综合类   4843篇
农作物   706篇
水产渔业   440篇
畜牧兽医   1573篇
园艺   769篇
植物保护   42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pYAGFP)给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和口服,时小鼠脏器进行细菌计数,并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细菌的抗体。结果表明,静脉注射重组菌的小鼠在肝脏、脾脏中重组菌数量有2个峰值,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而血清中抗体效价越来越高,可以初步推断,肝脏、脾脏中的细菌数量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呈一定的相关性;口服重组菌的小鼠,在各脏器中重组菌的数量呈现正态分布的变化趋势,其中派伊尔结(Peyer’s patches,PPs)中细菌数量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呈一定的相关性,而脾脏、肝脏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数量与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2.
用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株La Sota和NDV基因Ⅶ型致弱株AND/Ⅶ为免疫原,分别以活苗和灭活苗的形式免疫2周龄试验鹅,免疫后第7、14天和21天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效价测定.免疫后3周以基因Ⅶ型强毒分离株JS2-06进行攻毒,攻毒后每天观察各组鹅的发病情况,并于第2、4天和7天分别采集喉气管和泄殖腔棉拭样品,用于病毒的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活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而灭活苗免疫鹅对强毒的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基因Ⅶ型致弱株AND/Ⅶ能更有效抑制鹅体的排毒,其免疫效力明显高于疫苗株La Sota.  相似文献   
113.
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阳性血清,本实验将4头非免疫健康猪进行猪瘟活疫苗基础免疫和猪瘟石门强毒株反复强化免疫后,采血分离血清,过滤、分装、冻干、熔封,获得4批产品,并进行了检验和验证。结果显示: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一性检验、支原体检验、真空度测定均合格;剩余水分均小于4%;特异性检验表明,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体均为阴性;残余猪瘟病毒免疫荧光和套式RT-PCR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兔体中和效价分别为1∶800、1∶800、1∶800和1∶1 600;对猪瘟兔化弱毒种毒和5种猪瘟活疫苗的验证结果均良好。该4批血清可以用于猪瘟活疫苗(种毒)鉴别检验。  相似文献   
114.
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生产、贸易及法规管理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了国际有机农业法规和管理体系,指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有机农产品生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欧盟、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有机农业法规和联合国食品法典为代表的跨国家有机农业法规体系,中国有机农产品的进出口将面临巨大挑战,亟待制定中国有机农业法规和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企业参与有机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本实验对新型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绵7AB-4-2与其姊妹系绵7AB-4—1进行农艺性状差异性及SSR引物上的多态性研究,并对绵7AB-4-2进行不育保持率及其与姊妹系绵7AB-4—1和其它不同来源不育材料进行测交和回交不育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绵7AB-4-2与其姊妹系7AB-4—1的农艺性状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绵7AB-4-2的可育株自交不育率可达60%以上,而姊妹系绵7AB-4—1的可育株自交不育率25%左右;与姊妹系绵7AB-4—1和其它9个不同来源的不育材料进行测交时,对同类型不育材料可保持不育率达90%以上,回交不育率在80%以上。绵7AB-4-2与姊妹系绵7AB-4-1在SSR引物a2、E10上存在条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6.
黑树莓茎尖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春季黑树莓的嫩枝条,以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激素6-BA、NAA、GA3筛选培养基,进行茎尖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茎尖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5 mg/L NAA,萌发率高达90%;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2 mg/L NAA+6.0 mg/L GA3,繁殖系数达6.0~7.0;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6-BA+0.1 mg/L NAA,生根率为96%。  相似文献   
117.
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初步确定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达70种,其中外来入侵有害动物15种、有害病原微生物7种、有害植物48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的地理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8.
茶氟概论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茶氟具有防龋齿的保健作用,而过多摄入茶氟又会导致氟骨症,甚至引起地氟病流行。为了趋利避害,有必要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设专题对茶氟进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蒙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21-2923
运用线形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两个主要的资金注入渠道——财政支农和“以工建农”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支农各组成部分的产出效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注入应以财政支农作为主要通道,并适当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减少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支出,减少农业事业费开支,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基于SCoT分子标记探讨黄河鲤遗传多样性与其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关系,为黄河鲤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对300尾黄河鲤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按死亡顺序分为最先死亡群体(FP)、最后死亡群体(LP)和存活群体(SP),每个群体选取30尾。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个黄河鲤群体进行多态性扩增,采用PopGene32和Arlequin 3.5计算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s信息指数(I)等遗传参数,基于Nei’s遗传距离(Ds)利用MEGA 7.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以Structure 2.3进行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黄河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死亡率为40.0%。从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从3个黄河鲤群体中共扩增出1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7条,占94.17%。3个黄河鲤群体的Na范围为1.7961~1.8155,Ne范围为1.3828~1.4029,H范围为0.2258~0.2467,I范围为0.3453~0.3804;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972,即90.28%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在群体内部。3个黄河鲤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9,属于轻度遗传分化;群体间的Ds分布在0.0248~0.0835,其中FP群体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基于Ds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FP群体和LP群体聚为一支,SP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黄河鲤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抗病群体(SP)和易感群体(FP和LP)]。可见,通过黄河鲤死亡时间划分的群体与通过聚类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得出的群体基本一致。【结论】黄河鲤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随着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在黄河鲤抗病品种(系)选育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在提高生长、营养等经济性状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基因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