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5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780篇
林业   633篇
农学   491篇
基础科学   416篇
  791篇
综合类   4036篇
农作物   546篇
水产渔业   357篇
畜牧兽医   1337篇
园艺   627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691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25只断奶幼兔,进行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试验兔分为1个不感染对照组和4个感染组,各感染组每只幼兔分别口服感染2.0×103、1.0×104、5.0×104、2.5×105个孢子化卵囊。与对照组相比,接种2.0×103个和1.0×104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的平均病变记分、肝重指数、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5.0×104个和2.5×105个孢子化卵囊的两个感染组上述指标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对幼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导致严重的肝球虫病。  相似文献   
72.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从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如下:0~3周龄分别为0、13、26和52 mg/kg;4~6周龄分别调整为0、20、40和80 mg/kg.结果:氨气对0~3周龄肉鸡的ADG、ADFI、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2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4~6周龄,80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肉鸡的ADG和ADFI(P<0.05).料肉比和死亡率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血氨浓度随着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氨气浓度对血清尿酸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显示,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 mg/kg,在4~6周龄应不超过20 mg/kg.  相似文献   
73.
封育禁牧的时间效应已经成为科学和政府决策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围封6、10、15年样地的围栏内外2种主要土壤类型——灰钙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样线调查法及方差分析法,探究不同封育年限对荒漠草原颗粒组成及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封育会导致灰钙土及风沙土土壤细颗粒含量增加,灰钙土封育6年样地土壤细颗粒较围栏外增加量最明显,后随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增幅减少的趋势;风沙土封育15年样地围栏内土壤细颗粒增加量高于封育6年样地。2)灰钙土及风沙土封育6年样地均表现为围栏内土壤碳氮(有机碳、全碳、全氮)含量高于围栏外,而围封10年及15年样地围栏内外土壤碳氮含量没有明显差异。3)灰钙土围封6年样地围栏内土壤碳氮比高于围栏外,而围封10年及15年样地无此规律,围封不会影响风沙土土壤碳氮比。围封可以有效使土壤颗粒细化,但不同土质对封育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人工封育的最佳时间尺度应根据草原退化程度和草原不同土壤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74.
家蚕温汤处理无性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阐明家蚕无性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 ,测定了该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狭义遗传力和基因数 ,并利用世代平均值多元回归方法 ,对其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无性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为 2 0 71% ,狭义遗传力为74 0 2 % ,由 1对以上的多基因所控制 ;无性繁殖性状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 ,其次是显性效应 ,两者占总遗传变异的 97 0 5 % ,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的55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酵时间、后酸化、黏度、脱水收缩性和游离氨基酸态氮等发酵特性,最终得到3株可作为酸乳发酵剂用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分别为IMAU80319、IMAU20422和IMAU20404.  相似文献   
76.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采用信息肽GE9诱导构建的DNA片段转化S.suis并发生重组,经抗性筛选快速获得spc替代ssu05_1921基因的缺失株;进一步引入pSET6s/PtufA-cre质粒表达Cre重组酶作用于LoxP位点,去除spc基因,产生无痕ssu05_1921基因缺失株,经测序和RT-PCR验证缺失正确。本研究建立的该方法简单、快捷、阳性率高,为构建S.suis基因缺失株、研究S.sui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融合表达肿瘤靶向肽(RGD)和蜂毒肽(MEL)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体外抑瘤作用,本实验将RGD-MEL基因片段克隆至pEGFP-N1载体,将重组载体导入减毒沙门氏菌LH430,构建了重组沙门氏菌LH430/pEGFP-RGD-MEL,经PCR技术、质粒双酶切鉴定后采用阳性重组菌株侵染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后采用PCR检测目的基因RGD-MEL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RGD-MEL以及凋亡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16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导入RGD-MEL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LH430侵染B16细胞后,目的基因RGD-MEL高效表达;经重组菌株侵染的B16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重组沙门氏菌诱导B16细胞的凋亡作用较PBS组显著增强(p<0.05)。本研究为细胞穿膜肽和细菌联合治疗肿瘤提供实验支持,并为后续动物试验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8.
选用3头三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7030;6040;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对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纤毛虫数量及微生物蛋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7030日粮条件下奶公犊瘤胃内pH值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7030日粮组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P<0.01).不同日粮组成下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的瘤胃纤毛虫数量和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高精料组7030日粮(P<0.01).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80.
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北方5省区不同居群的23份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种质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不同居群马蔺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对迁移率(Rf)为0.041~0.875的位点处,共有40个位点检测出谱带,其中共有谱带8条,特征谱带15条,说明不同居群间马蔺种质间存在一定同源性,部分居群的马蔺种质会发生遗传变异.来自内蒙临河8号( BJCY-MI013)和吉林长岭19号(BJCY-ML028)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3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