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3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247篇
基础科学   325篇
  487篇
综合类   2350篇
农作物   305篇
水产渔业   230篇
畜牧兽医   997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26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试验以层状土壤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微压小流量滴灌条件下点源入渗特性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设置均质壤土、上壤下砂结构和上砂下壤结构层状土壤3个处理,对其湿润模式,湿润体在径向、垂向湿润距离与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层状都具有减渗功能,湿润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层状土壤湿润体预报,准确模拟层状土壤介质中的水分和溶质运动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介绍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2010年的商流调查情况,分析农机大市场销售特点、销量及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当前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并对农机大市场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牛初乳、常乳及乳房炎乳乳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差异。对扬州大学试验农牧场36头中国荷斯坦牛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导电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初乳牛6头,产奶时间为产犊后1h到第8天,正常乳16头(无隐性乳房炎),患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奶牛14头)。结果表明,初乳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乳蛋白率、SNF含量、密度和滴定酸度逐渐下降,乳脂率在波动中下降,导电率无明显变化规律;正常乳与隐性乳房炎乳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导电率差异显著(P〈0.05),蛋白率、SNF、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随泌乳时间的延长,初乳中的理化指标的测量值呈下降趋势;乳汁导电率、SNF、密度、乳蛋白率和酸度可作为鉴别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调查和测算成都市畜禽粪尿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目前粪尿处理情况做了调查。2010年全市各类畜禽排泄粪尿总量2809.75×10^4t,其中935.65×10^4t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是一极大破坏。在分析养殖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养殖污染的防控措施:主要是改末端治理为养殖全程控制,重点要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养殖和低碳养殖)促治理,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995.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发育的负性调控因子,本研究用RT-PCR方法克隆藏鸡MSTN编码基因,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STN mRNA在藏鸡腿肌等10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藏鸡MSTN DNA长1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藏鸡与原鸡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99.7%,有6个同义突变和1个非同义突变的氨基酸差异.MSTN mRNA在腿肌、胸肌、心脏、肾脏、睾丸、卵巢、胃中均检测到表达,脂肪、肝脏、肺中未检测到MSTN mRNA表达.MSTN mRNA表达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腿肌、胸肌、心脏、肾脏、睾丸、卵巢和胃.  相似文献   
996.
试验旨在探索奶牛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血液常规指标,为荷斯坦奶牛低温应激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及科学依据,并对该地区冬季奶牛饲养管理及耐应激个体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了秋季(2018年10月24日至2018年10月30日)、初冬(2018年12月4日至2018年12月10日)和深冬(2018年12月25日至2018年12月31日)牛舍温湿指数(THI),并分别采集了15头荷斯坦奶牛血液样本,测定了9种血液常规指标,同时收集了试验牛群的8项产奶性能数据,分析荷斯坦奶牛在秋冬季节产奶性能及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规律,筛选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血液常规指标。结果显示:秋季,牛舍平均温度为8.0 ℃,平均THI为49.38,说明试验牛群在该时期处于非低温应激状态;初冬,牛舍平均温度为-6.4 ℃,平均THI达到23.56,在168 h监测期,有92 h -8≤THI < 25,76 h 25≤THI < 39,试验牛群在该时期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深冬,牛舍平均温度为-7.59 ℃,平均THI达到21.86,有43 h 25≤THI < 39,117 h 8≤THI < 25,试验牛群在该时期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随着温度下降,奶牛直肠温度、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 < 0.05);冬季奶牛血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单核细胞数(MO)、淋巴细胞数(LY)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 < 0.01;P < 0.05);除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外,其他各指标在初冬与深冬间差异不显著(P > 0.0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各季节间变化不显著(P > 0.05);与秋季相比,初冬、深冬奶牛平均日产奶量(AMY)分别下降0.71和1.17 kg/d(P < 0.01);初冬乳脂率(FP)、乳蛋白率(PP)、脂蛋比(F/P)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 < 0.05;P<0.01),深冬时期恢复至秋季水平(P > 0.05);乳中非脂肪固体物质率(SP)在初冬显著下降,在深冬显著上升(P < 0.05);初冬、深冬乳中体细胞数(SCC)分别比秋季高1.84×105、1.63×105 个/mL(P < 0.05);乳糖率(LP)及酸度在各时期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综合以上结果,冀北寒区荷斯坦奶牛在秋季处于非应激状态,在初冬和深冬处于中度低温应激状态,且牛群的生理指标和产奶性能受气候影响较为严重;奶牛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为受气候影响变化较为灵敏的血液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抗菌肽NZ2114对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和相关机制,本试验以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杀菌动力学、抗生素后效应和电镜学试验对抗菌肽NZ2114杀菌特性和杀菌机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膜和持留菌的抑制和消除作用。结果显示,NZ2114对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的MIC为0.23 μmol/L,对3株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菌株CAU-FRI 1、2和3的MIC均为0.11 μmol/L,万古霉素对以上4株受试菌株的MIC值均为0.67 μmol/L,因此NZ2114的抗菌活性是万古霉素的2.91和6.09倍。同时,2×MIC、4×MIC浓度的NZ2114可在0.5 h内杀灭99.9%细菌,且持续药效作用可达270 mi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NZ2114处理后,细菌表面出现皱缩甚至破裂,细菌产生的生物膜消除。NZ2114在2×MIC下,24 h对早期生物膜抑制率为99.9%;在32×MIC下,24 h对成熟生物膜消除率达99.9%。此外,NZ2114在16×MIC时,对生物膜内的菌体具有99.9%以上的杀灭效果;万古霉素无法清除的持留菌经0.5×MIC的NZ2114处理后,也可以达到99%以上的消除率。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NZ2114处理后的生物膜厚度从28.48 μm减少到10.32 μm,证明了其强效杀菌和抑制生物膜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NZ2114对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杀菌活性高、速度快、抑制/去除生物膜能力强,并对膜内菌及持留菌具有高效杀菌作用,且作用显著高于万古霉素。因此,NZ2114具有开发成为治疗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新型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8.
家兔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中,漂白和粘接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标本质量、美观。为了找到一种良好的家兔骨骼标本漂白和粘接工艺,将脱脂处理后的8只家兔骨骼随机分成4组,分别放入5%、15%、25%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梯度漂白,选取最佳效果。将漂白处理后的家兔骨骼,随机分成甲、乙、丙、丁4组,将其关节按不活动关节、半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作为试验对象,分别使用骨胶黏合剂、AB胶、502胶水和热熔胶进行粘接对比。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的骨骼所需的过氧化氢浓度和作用时间均有所差异。头骨在30%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颈椎、腰椎和胸骨在25%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肋骨、肱骨和肩胛骨在15%过氧化氢中漂白1.5 h;掌骨、尾椎和指骨等部位骨骼在5%过氧化氢中漂白2 h效果最佳。②骨胶黏合剂起效快,粘接紧密,强度高,定型效果好。上述试验可减少标本制作过程中对家兔骨骼的损坏,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使标本更加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999.
青花菜原产意大利,近几年在欧美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国引种较迟,大规模栽培种植的时间很短,但发展迅猛。由于中国90%左右的种子都是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且大部分为雄性不育,留种困难,给中国青花菜的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1]。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保存不育株在育种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nderson等[2]最早采用青花菜花芽建立雄性不育系快繁技术体系,用青花菜花蕾、花器官、叶片[3-4]、带柄子叶[5]及腋芽[6]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均有过报道。本试验以国外引进的不育系杂交种植株上的腋芽和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快繁研究,以期为青花菜繁殖及应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抗生素类药物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抗生素的使用缺乏科学的指导,致使抗生素残留在动物性食品和环境中,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从21世纪初开始,全球各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并逐渐加大了监察力度。文章对蛋鸡饲养过程中常用抗生素在鸡体内的消除和在鸡蛋中的残留规律进行综述,并根据我国部分省市鸡蛋中抗生素残留现状,综述影响鸡蛋抗生素残留的因素,拟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休药期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