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8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林业   326篇
农学   293篇
基础科学   360篇
  552篇
综合类   2504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066篇
园艺   464篇
植物保护   28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精料条件下延胡索酸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0.05),8 mmol.L-1组和12 mmol.L-1组的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在16 h和24 h也有显著提高(P<0.05)。在12、16、20和24 h时,3个添加组乙酸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比例则明显提高(P<0.01),乙酸和丙酸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4 mmol.L-1延胡索酸添加组的乳酸浓度在12、16、20和24 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延胡索酸能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液中TVFA及丙酸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对于调控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现代设施农业趋向于采用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种采用灌溉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为此,介绍了国内温室无土栽培中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营养液供给控制存在的问题,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温室营养液调控中,利用作物的图像信息和环境信息,参考作物专家系统,提出控制策略,调整营养液配置参数,并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及在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嵌合蛋白,对Cap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的稳定性、免疫原性以及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VLPs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VLPs疫苗的高效制备及基于Cap VLPs纳米骨架展示技术嵌合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合成PCV2b型强毒株ZJ的cap基因,在其C-端插入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T1、T2、T3、T4、T5,构建cap-T1~cap-T5基因;将cap及cap-T1~cap-T5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ClearColiTM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热稳定性及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实现了Cap蛋白及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T1、Cap-T2、Cap-T3、Cap-T4和Cap-T5嵌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成功观察到了VLPs;表达产物热稳定性分析显示,在60℃处理30 min条件下,Ca...  相似文献   
24.
高效设施花卉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设施花卉生产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生产,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需集成与之相适应的施肥、节水灌溉、低污染施药、设施环境调控等技术与装备;选育设施专用花卉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培养和工厂化育苗,形成苗期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等栽培技术规范;同时开发栽培、育苗基质、盆花基质及肥料;最终形成优质、高效节能的设施花卉创新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5.
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固体栽培基质在园艺作物上的生产应用概况,综述了固体栽培基质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固体栽培基质今后的拓展应用和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草莓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东海县草莓品种单一及品种退化的问题,实现草莓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草莓品质及经济效益,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北京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引进了紫金久红、章姬、隋珠、脱毒红颜等9个草莓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红颜、妙香植株长势好、田间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果形端正、光泽度高、口感细腻、产量高等特点,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7.
【目的】精准预测排涝闸站雨后水位。【方法】在分析为期1a的田间实测水位数据的基础上,收集了四湖流域2个典型闸站(习家口站、田关站)为期10 a(2010—2020年)的历史水情资料,利用2种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回归树算法)对排涝闸站的雨后水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和回归树算法均较好地预测了习家口站和田关站的雨后最高闸上水位,R2基本大于0.80;2种机器学习算法在习家口站的表现均优于田关站,核函数的选取对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的预测结果有一定影响,线性核函数表现较为稳定。回归树算法的效果略优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结论】基于闸上水位、降水量、降水时间、泵站排水流量预测雨后最高闸上水位是可行的。不同闸站应分开进行训练,并寻找最优的机器学习算法,未来有必要结合降水预报数据实现农田涝灾情况的实时预报。  相似文献   
28.
大麦茎秆生长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系统分析甘肃地区不同株型大麦品种茎秆生长的变化动态,以生理发育时间(PDT)为步长,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甘肃大麦茎秆节间伸长和节间增粗的动态过程,并以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大麦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大麦不同品种不同播期节间长度实测值和模拟值的RMSE范围在0.37~1.62 cm之间,节间粗度的RMSE范围在0.011~0.034 cm之间,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29.
火是天然樟子松重要的生态因子,地表火对樟子松林乔木层空间格局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全林木定位法调查记录了地表火干扰1年后1hm2典型样地中存活及火烧死乔木的位置坐标,利用成对相关函数g(r)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单变量空间格局分析显示,空间异质性泊松点过程零假设下,地表火干扰前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均在小尺度上呈显著性聚集分布;而地表火干扰后,樟子松林分及其乔木层不同组分的空间格局更加趋向于均匀分布,只有白桦在小尺度上仍表现为显著性聚集分布,所有立木和樟子松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乔木层及其不同组分的随机标识零假设均不成立,火后存活的所有立木在小尺度上为均匀分布,而较大尺度上却呈现出聚集分布;火后存活的樟子松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而较大尺度上却呈现均匀分布;火后存活的白桦主要表现为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2)双变量空间格局分析表明,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的存活立木与火烧死木之间均是相互独立的,其相互间的空间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地表火烧死木(包括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均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呈聚集分布,而较大尺度上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为均匀分布。因此,地表火干扰下,林木的死亡过程并不是随机的,存活林木的空间格局趋于均匀分布,地表火驱动下的樟子松林自然稀疏过程削弱了存活个体间的竞争,促进了林分结构的优化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成为樟子松林演替中较活跃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30.
以虞美人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纸上萌发法,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盐溶液NaCl、碱溶液NaHCO_3以及NaCl与NaHCO_3(1∶1)混合溶液对虞美人种子进行处理,以期研究盐碱胁迫对虞美人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溶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种子萌发能力,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苗鲜质量、胚根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均呈上升趋势。虞美人种子的萌发对NaCl溶液的耐盐浓度为0.343%,极限浓度为0.935%;对NaHCO_3溶液的耐盐碱浓度为0.389%,极限浓度为0.950%;对NaCl与NaHCO_3(1∶1)混合溶液的耐盐碱浓度为0.425%,极限浓度为0.8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