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49篇
  免费   19186篇
  国内免费   30267篇
林业   10311篇
农学   9453篇
基础科学   9685篇
  36651篇
综合类   41245篇
农作物   8010篇
水产渔业   7077篇
畜牧兽医   12468篇
园艺   4285篇
植物保护   7617篇
  2024年   1138篇
  2023年   1548篇
  2022年   2501篇
  2021年   2403篇
  2020年   3981篇
  2019年   7238篇
  2018年   6663篇
  2017年   7866篇
  2016年   8392篇
  2015年   8788篇
  2014年   7898篇
  2013年   8453篇
  2012年   8972篇
  2011年   8108篇
  2010年   6862篇
  2009年   6159篇
  2008年   5182篇
  2007年   5141篇
  2006年   4555篇
  2005年   3915篇
  2004年   3257篇
  2003年   2791篇
  2002年   2477篇
  2001年   2092篇
  2000年   1915篇
  1999年   1789篇
  1998年   1556篇
  1997年   1511篇
  1996年   1351篇
  1995年   1396篇
  1994年   1366篇
  1993年   1107篇
  1992年   1098篇
  1991年   909篇
  1990年   731篇
  1989年   702篇
  1988年   607篇
  1987年   448篇
  1986年   428篇
  1985年   227篇
  1984年   220篇
  1983年   202篇
  1982年   201篇
  1981年   240篇
  1980年   197篇
  1979年   156篇
  1978年   131篇
  1975年   109篇
  1965年   143篇
  1964年   1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山西省蚜虫消长与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是非持久性病毒——MDMV 引起。病毒介体是蚜虫,在山西省主要是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麦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Walker)]的传毒能力未定。实验表明,传毒蚜虫饲毒最适时间5~30分钟,接毒最适时间30~60分钟,持毒期限6~7小时,有效传毒蚜数3~5头。气温20℃麦二叉蚜的传毒效能最高,是春播玉米的主要传毒蚜虫。传毒蚜的高峰期后16~30天是发病高峰,以玉米拔节至孕穗间发病最快,抽雄后渐缓。病害的发生流行取决于毒源量、传毒蚜的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带毒率的提高,这过程进展的快慢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三年来作者对于幼龄結果油棕的果穗和果实腐烂的症状、分布、蔓延为害,其发生条件和栽培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观察,并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田间人工接种和試探性化学保护等試驗。同时对果实离层組織的形成进行了切片检查。 結果指出海南十二个地区的幼龄结实棕园普遍出現的花、果、穗腐与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果腐是果实离体后从蒂部組織开始的。从腐果組織中經常可以分离到細菌、炭疽菌和鐮刀菌。多次田間接种証明这些菌对健康果实和果穗均无致病能力。大田喷药无效。看来,油棕果腐病是由于环境坏、管理差的条件下,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产生离层而与果柄分离,再由外界杂菌腐食脫果而致腐烂。可見,本病是屬于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93.
1962年秋,作者等在南昌近郊,从感病长果种辣椒的果上,分离到两种炭疽病菌。一种分生孢子为椭圓形(以下簡称G菌),病斑圆形或椭圓形,凹陷,灰綠色或黄色,以后变棕色。另一种分生孢子为鐮刀形(以下簡称V菌),病斑不定形,暗棕色至黑色。这两种病菌,在馬鈴薯、洋菜培养基上都能形成孢子,且对辣椒都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94.
小麦赤霉病流行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952—1963年病害流行程度与穗期气象要素之間的相关性测定結果表明,各年发病程度与4月下旬至5月下旬(小麦抽穗至糊熟)特別是5月上中旬(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的降雨日数、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同期的降雨量、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稻桩上产生的子囊壳是本地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初侵染的数量和流行程度有关,其数量积累决定于雨湿条件。小麦开花灌浆初期最易感病,此时期降雨日数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十二年資料分析結果,病害流行可以分为六种类型:早期发生型;中期发生型;后期发生型;少雨限制型;低温限制型;生育提早限制型。根据1957—1963年預测圃小麦开花后二旬內的降雨日数与发病率的相关,以发病率为应变量求出迴归方程式:Y=6.61 X—48.35,为中期預測提出雨日指标。  相似文献   
95.
林传光教授正确地指出抗病选种的研究在防治黃梢(龙)病上的意义。他認为柑桔黄梢病病毒可能具有毒力不同的株系。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林教授还認为在我国较北地区的所有柑桔树和在病区內許多健康的柑桔树皆已受黄梢病的弱系病毒的侵染,其所以还未发病乃由于受这些弱系病毒保护的缘故;这只能说是一种純粹的臆测,事实并不是如此。林传光教授肯定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对黄梢病发生的影响。作为一种传染性病害,黄梢病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但林教授所列举的种种事例并不能说明这种关系。至于是否可能如他所说的通过选择地势和采用栽培方法在生产上有效地抑制黄梢病的发生,则尚有待試驗研究的証明。我認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将来的希望也不大。林传光教授的观点虽然不能用他所列举的事例来証明,但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
根据六六六泥团塞根有治螟效果的报导[黄山等,1956],为改进施药方法,我所于1957年进行土壤施药的盆栽药效測定,效果良好;1958年,田間防治試驗因处理时間太早(4月28日施药),效果不显;1960及1961年又进行田間試驗,因当年螟害輕微,防治效果也不够显著。据文献报导,六六六土壤施药,每亩用丙体六六六180克(折合数),对第一代二化螟防治效果良好,残效期达20—30天,并指出药剂系通过稻根内吸和沿叶鞘間上升的作用,杀死蛀入的蚁螟。昆明地区一般早栽田,栽秧后15—25天,正是螟卵盛孵期。1963年在昆明市郊区早栽田内,进行六六六土壤施药試驗,观察防治第一代三化螟的效果。試驗方法  相似文献   
97.
1962—1963年在四川省泸县地区进行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营林措施(修除树上病部)和化学保护(噴射1∶1∶150波尔多液)的综合防治方法,病株防治效果可达89.77%,防止果病率达70.02%。严重病区,可在冬(12月)、春(2月)修除病部各一次(或可集中在2月进行),发病期間(4—8月)噴射波尔多液8—10次(条件不許可山区,也至少5次)。噴药宜連續性。上述措施,应进行2—3年。  相似文献   
98.
两年来室内和試驗場試驗証实:有机磷杀虫剂如1605及敌百虫等能兼治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的卵和初龄幼虫;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及666等对卵几乎无效,但对初龄幼虫效果頁好。两类药剂混用杀卵效果提高。大田試驗用50%敌百虫乳剂1份、25%DDT乳剂1份、水600份,在卵孵化率为28.6—95.0%时亩施混合液50公斤,防治效果良好;防治适期比药杀初龄幼虫可提早十天左右,大大緩和了时間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
林郁 《植物保护学报》1965,4(2):191-194
“苏化203”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主要成分为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酯(簡称硫特普)。1959年,江苏省重工业厅化工研究所开始試制。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曾进行一系列的防治水稻三化螟試驗、毒性观察和大田試用。同时,不少单位也进行了其他害虫或有害动物的防治試驗。196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員会組織了有关单位,对“苏化203”大面积治螟进行了劳动卫生現場調查研究。通过数年来的試驗和試用,业已証实了“苏化203”的治虫效果和安全使用。現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扼要报导于后,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率及溶解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对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赖氨酸修饰,并对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进行结构表征、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为1.54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 mg/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78.6 min,料液比为1:30,酶解温度为40 ℃,超声时间为80 min条件下提取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最优。未修饰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不溶于水,色价值为480.24,修饰后的黑色素溶解度为1 016 g/L,色价值为1 771.18,比未修饰的黑色素在溶解性、色价值方面均有所提高。此外,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条件下,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均比较稳定。以上研究结果为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