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6篇
  免费   2107篇
  国内免费   3205篇
林业   2114篇
农学   1654篇
基础科学   1636篇
  3246篇
综合类   15059篇
农作物   2119篇
水产渔业   1291篇
畜牧兽医   5969篇
园艺   2219篇
植物保护   1731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871篇
  2022年   1836篇
  2021年   1622篇
  2020年   1416篇
  2019年   1431篇
  2018年   1057篇
  2017年   1479篇
  2016年   1087篇
  2015年   1576篇
  2014年   1677篇
  2013年   1983篇
  2012年   2605篇
  2011年   2701篇
  2010年   2552篇
  2009年   2387篇
  2008年   2291篇
  2007年   2070篇
  2006年   1647篇
  2005年   1395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运用带电颗粒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法,测定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子午岭林区土壤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均随植被的恢复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 cmol·kg–1、54.88 m2·g–1和0.28 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黏粒、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表面电荷性质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62.5%和27.9%;土壤基本性质对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黏粒、有机碳、...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再生稻种植的影响因素及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开付  张广斌  徐华  马静 《土壤学报》2020,57(6):1365-1377
再生稻作为一种特殊的水稻耕作模式,种一茬可收获两次,对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有重大意义。综述了中国再生稻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再生稻种植的关键影响因子,阐释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在种好头季稻的前提下,适当高留桩,在头季稻齐穗后15d施用尿素150kg·hm-2作为促芽肥,头季稻收割后3d施用尿素150 kg·hm-2作为发苗肥,同时配施磷钾肥,可在保证土壤养分平衡的基础上使再生稻获得高产,最后讨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认为未来的研究需重点关注再生稻产业化、土壤养分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稻米品质、温室气体和水体质量,以促进再生稻的发展并为国内同行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流行株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rlasota—vo2)二联疫苗株的免疫机制,用rlasota—vp2免疫2日龄SPF雏鸡,接种后分别在接种后的1,3,5,10,15,18d取气管,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病毒在气管内的分布;光镜观察发现,接种后第3d黏膜下层水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黏膜上皮形成空泡状,表层有数层不成熟的细胞组成;接种后第10d,腺体腔闭塞。免疫组化染色(IHC)气管固有层细胞呈阳性反应,棕色颗粒出现在胞浆中。电镜观察发现接种rlasota—vp2后第3d纤毛细胞有脱纤毛现象。接种第3d杯状细胞破碎,黏液成分增多,黏膜下层的纤维裸露到表面;接种后第10d,可以看到纤毛细胞纤毛上有球形粒子,杯状细胞、基细胞大量增生;接种后第18d,纤毛细胞脱纤毛区域进一步增大。这说明气管黏膜的损伤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和免疫机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4.
根据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耐火性和受火害后遗留下来容易获取的信息建立火烧死亡预测模型,可以为林火熄灭后短时间内进行火灾损失评估、迹地植被恢复方案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在安宁2006年“3·29”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上对发生过树冠火的云南松死活情况、火烧状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了286株云南松的树高、胸径、胸高处树皮平均厚度、树干烧黑高度、树干表面圆周烧黑宽度、树干基部树皮平均炭化深度,记录了受害木的流脂状况。以树高、胸径、胸高处树皮平均厚度、树干纵向最大烧黑率、树干弦向最大烧黑率、树干基部树皮径向平均炭化率和流脂状况7个指标作为预测依据,运用学习向量量化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滇中云南松火烧死亡预测模型,并用C^++实现了该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81.12%,对死树的预测正确率达93.72%,对活树的预测正确率达48.10%,可以用于云南松火烧后第一年死亡的判别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5.
桃树叶片气孔大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了桃亚属6个种139份材料的气孔长度和宽度。结果表明,不同种间气孔长度和宽度相差较小,光核桃长度非常一致,其变异系数为0,栽培种的品种之间气孔大小差异更小。栽培种的气孔长、宽均呈正态分布,依概率分级方法将气孔长度和宽度分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6.
ZigBee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ZigBee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等,提出了ZigBee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7.
桃树叶片气孔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了桃亚属6个种139份材料的叶片气孔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间气孔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以扁桃的气孔密度最大,山桃最小。栽培种各类型之间气孔密度差异较小。气孔密度呈正态分布,依概率分级方法将气孔密度分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08.
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胎次相近、日龄相同的杜-长-大哺乳仔猪16窝,随机分为4组,前3个处理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药饲料添加剂Ⅰ(4 kg/t)、中药饲料添加剂Ⅱ(4 kg/t)、金霉素(70 g/t)和杆菌肽锌(30 g/t)。于仔猪断奶前3 d、断奶后1,4,7,14,28 d采血,对免疫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断奶仔猪血液红细胞数、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率,能促进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生成,显示中药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适度卷曲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加植株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量。我们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籼型水稻保持系西农1B,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半外卷叶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十叶期开始各叶片逐渐向外卷曲直至半卷状,并伴随茎秆半矮化和叶片披垂,暂被命名为semi-outcurved leaf 1 (sol1)。与野生型(WT)相比, sol1的叶片卷曲指数均达到30%以上(P<0.01);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节间长度和穗长极显著缩短,倒一、倒二、倒三叶的叶夹角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一次枝梗数则增加11.3%(P<0.05)。sol1的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石蜡切片显示, sol1倒一叶的泡状细胞体积变小,数量显著增多,表皮细胞体积略微增大。遗传分析表明, sol1的半外卷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定位于6号染色体标记JY6-3和JY6-10之间165kb的物理范围内,共含15个注释基因。qRT-PCR结果表明,与泡状细胞相关的内卷基因和外卷叶基因RL14、Roc5、REL1在突变体sol1中呈...  相似文献   
110.
姜朋  何漪  张旭  吴磊  张平平  马鸿翔 《作物学报》2020,46(6):858-868
宁麦9号与扬麦158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栽品种和骨干亲本,长江中下游麦区近3年来审定品种中80%都是其衍生后代,研究其性状的遗传具重要意义。以宁麦9号与扬麦158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Illumina 90k芯片对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建立高密度遗传图谱。连续3个生长季对株高及节间长度、穗长等株高构成因素进行测定,结合遗传图谱对株高及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获得14个控制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稳定表达位点。通过进一步位置比对,聚焦到6个染色体区段,初步明确了各节间对株高的遗传调控机制。同时,将6个染色体区段中同源性较低的连锁标记转化为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KASP标记,利用101份区域试验材料进行标记效应验证,结果显示聚合Qph-2D与Qph-5A.1两个位点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继续聚合Q2A后,中选材料显著减少,可能降低选择效率;对Q2A与Q5A两个一因多效位点的选择建议以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为主;Qd1-5D可作为穗下节间(D1)的选择标记对株高展开优化选择。期望以上结果能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株高遗传改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