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36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3176篇
林业   2099篇
农学   1659篇
基础科学   1641篇
  3221篇
综合类   15070篇
农作物   2127篇
水产渔业   1242篇
畜牧兽医   6015篇
园艺   2221篇
植物保护   1725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832篇
  2022年   1817篇
  2021年   1605篇
  2020年   1394篇
  2019年   1413篇
  2018年   1048篇
  2017年   1488篇
  2016年   1074篇
  2015年   1581篇
  2014年   1666篇
  2013年   1994篇
  2012年   2636篇
  2011年   2728篇
  2010年   2580篇
  2009年   2412篇
  2008年   2310篇
  2007年   2079篇
  2006年   1661篇
  2005年   1406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随着粮食增产的迫切需求和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养分物质循环断裂,推进种养结合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从农户层面以及区域层面都存在着种植与养殖之间的纽带断裂,造成了农业资源利用的错位,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双重压力。推进种养结合的堵点主要表现在养殖场责任尚未压实、有机肥施用不便利、堆肥质量标准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本文结合对国内和国际上推进种养结合的典型做法的分析,在强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大背景下,从优化种养布局规划、压实养殖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当前构建全新的种养循环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2.
为准确测定反式维生素K1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菜薹反式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样品经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C30反相色谱柱,以甲醇 (含0.025%甲酸+2.5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S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20 min内可实现顺反异构体色谱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反式维生素K1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5。该方法检出限为0.29 μg/kg,定量限为0.95 μg/kg。回收率为87.5%~117.6%,精密度(RSD)在0.72% ~9.59%之间。利用该方法对油菜薹和反式维生素K1含量高的3种蔬菜进行分析,发现油菜薹中反式维生素K1含量为340.08 μg/100g,高于小白菜(B. rapa spp. chinensis,260.93 μg/100g)、西兰花(B. oleracea var. Italic Planch, 167.65 μg/100g)和结球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151.11 μg/100g)。本文建立的蔬菜中反式维生素K1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同时比较发现油菜薹是一种富含维生素K1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油菜籽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为抵御机体的氧化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油菜籽来源的诸多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油菜籽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有肽类、多酚类、多糖类、生育酚和其它抗氧化成分,其中的肽类主要有三种产生方式:非消化酶酶解、消化酶酶解和发酵。针对油菜籽来源的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体外测定方法(化学检测)和细胞内抗氧化实验和动物实验。综述还探讨了油菜籽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油菜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基于多时相双极化SAR数据的作物种植面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种植面积,在农业生产管理与农业政策的制定等斱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多时相Sentinel-1A影像(4月17日、5月5日、6月16日、7月22日、8月27日、9月2日)为主要数据源,根据研究区作物的物候特征,提取棉花、玉米和果树在不同生长期的后向散射系数(Sigma)和归一化后向散射系数(Gamma)。通过对作物不同极化、不同时相后向散射系数的统计,建立散射特征时序变化曲线,幵分析其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3种分类斱法对研究区的主要农作物迚行分类识别以及种植面积提取,幵对分类结果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 1)棉花的后向散射系数在6月现蕾期和7月开花期明显上升,8月仹达最高值,变化特征最明显,易与其他作物区分;玉米和果树的后向散射系数在9月仹与其他地物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2)相较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的分类效果最好,总体精度达88.97%。其中,对棉花和果园的分类精度为90.88%和93.17%,对玉米的分类效果最差,仅有71.6%。综上所述,多时相双极化SAR数据在不同类型作物的识别及面积提取斱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平板覆盖玻璃纸培养法,初步探讨了甘露醇、二甲基亚砜(DMSO)、苯甲酸钠和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等4种羟基自由基清除剂,L-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β-巯基乙醇等3种巯基化合物和抗坏血酸对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菌丝生长和菌核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可以降低真菌胞内氧化应激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测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发生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较高浓度的添加药剂可完全抑制菌核发生。随着测试药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完全抑制粗柄羊肚菌菌核发生的浓度相应降低,菌丝生长也大致表现出类似的趋势。测试的较强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3种巯基化合物和抗坏血酸改变了粗柄羊肚菌菌落的色泽,表明打破了粗柄羊肚菌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0.
14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在川西北高寒牧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方法,以2014~2017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乾宁种畜场对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雀麦(Bromus inermis)、猫尾草(Phleum pratense)、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共14个品种同期播种,连续4年进行田间观察和产草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川西北地区种植的14个牧草品种细茎冰草因越冬率低,不适应当地环境,在2016年低全部死亡,其余13个草品种都可安全越冬,正常生长,但不同品种产草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从产量总趋势分析,诺言猫尾草、乌苏1号无芒雀麦、热销多年生黑麦草、新速Ⅱ多年生黑麦草、三得利紫花苜蓿等5个品种产量较高,值得在本区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