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220篇 |
免费 | 2850篇 |
国内免费 | 60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644篇 |
农学 | 7109篇 |
基础科学 | 4707篇 |
8453篇 | |
综合类 | 18741篇 |
农作物 | 3125篇 |
水产渔业 | 2113篇 |
畜牧兽医 | 7563篇 |
园艺 | 2306篇 |
植物保护 | 3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9篇 |
2023年 | 844篇 |
2022年 | 2174篇 |
2021年 | 2620篇 |
2020年 | 2493篇 |
2019年 | 2331篇 |
2018年 | 1702篇 |
2017年 | 2349篇 |
2016年 | 2075篇 |
2015年 | 2740篇 |
2014年 | 2699篇 |
2013年 | 3174篇 |
2012年 | 3986篇 |
2011年 | 4162篇 |
2010年 | 3832篇 |
2009年 | 3486篇 |
2008年 | 3147篇 |
2007年 | 2955篇 |
2006年 | 2603篇 |
2005年 | 2285篇 |
2004年 | 1102篇 |
2003年 | 859篇 |
2002年 | 739篇 |
2001年 | 748篇 |
2000年 | 805篇 |
1999年 | 946篇 |
1998年 | 829篇 |
1997年 | 720篇 |
1996年 | 675篇 |
1995年 | 684篇 |
1994年 | 539篇 |
1993年 | 473篇 |
1992年 | 494篇 |
1991年 | 370篇 |
1990年 | 323篇 |
1989年 | 228篇 |
1988年 | 189篇 |
1987年 | 140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5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自1954年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近些年来,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 相似文献
32.
在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的新时期,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必须创新蚕桑技术推广方式,根据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服务,采取印发实用技术资料、应用多媒体培训手段、设立专家咨询电话、建立蚕业短信平台、进行现场示范培训、培育示范大户、建立蚕需物资配送网络、创立蚕业生产数据库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直观、简便的推广方式,及时、有效地将实用技术传递到蚕农手中。 相似文献
33.
采用基质栽培试验,研究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对3月生巨尾桉9号苗木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各处理浓度(10、50、100、500 mg/L)下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10 mg/L时,苗高增长量最大,为52.33 cm;肉桂酸10 mg/L时巨尾桉苗木苗高增长量较对照高,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均逐渐降低。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各浓度下巨尾桉9号苗木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略高于对照;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各浓度对巨尾桉9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羟基苯甲酸10、50、100 mg/L及肉桂酸10 mg/L处理下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正,对羟基苯甲酸500 mg/L及肉桂酸50、100、500 mg/L处理下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负。可见,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对巨尾桉9号苗木的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拐点浓度分别为100、10 mg/L;且在处理浓度相同时,肉桂酸的化感作用较对羟基苯甲酸强。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对青岛石老人生态旅游区的植被改造规划的分析,探讨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从生态旅游区的整体色彩效果出发,考虑背景色彩,着重应用原有的绿色基调,调配点缀不同的植物及色彩变化,营造丰富多彩和富于变化的植物色彩景观。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陕西紫阳县(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7(Glutathione Peroxidase 7,GPX-7)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组织中的硒沉积量对GPX-7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的紫阳县双安镇(n=7)和广成镇(n=7)和宝鸡市陈仓区白山羊体内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技术测定GPX-7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紫阳双安镇山羊硒含量显著高于紫阳广成镇(P0.05),同时紫阳县均显著高于宝鸡陈仓区(P0.05);但是紫阳双安镇与紫阳广成镇山羊肺脏中硒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GPX-7基因在各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但是不同地区的山羊表现出不同的组织差异性。紫阳双安镇山羊心脏、脾脏、肾周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mRNA水平与紫阳广成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紫阳地区均显著高于宝鸡陈仓区(P0.05)。在肺脏、肾脏、股二头肌和淋巴组织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山羊GPX-7基因mRNA的表达量地差异均两两显著(P0.05),其中紫阳广成镇山羊肺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P0.05)。由此可见,山羊各组织器官中微量元素硒的沉积量和GPX-7基因mRNA的表达量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地域趋势,即紫阳双安镇紫阳广成镇宝鸡陈仓区,这表明微量元素硒上调GPX-7基因的表达,但是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 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以期为平原沙土区土壤碳库的提高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16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及相邻的撂荒地(对照)为对象,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 cm等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土壤酶活性,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并对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3种林分类型及对照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范围分别为1.03~5.88 g·kg−1和3.53~17.55 t·hm−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45.2%~82.2%。杨树纯林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是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和对照的1.23、1.24、1.83倍。(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8.0%、6.8%~9.7%和21.6%~33.4%。3种林分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100%(P<0.05)。(3)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杨柳混交林0~100 cm土层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杨树纯林和对照(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受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影响,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受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受蔗糖酶活性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和细根生物量是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平原沙土区营造人工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有机碳库稳定性,杨树纯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0.
估算一定区域内作物生产潜力,对于明确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生产潜力递减机制法估算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并解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冬小麦平均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介于63.63~74.81、10.86~12.97、3.68~5.65和2.71~4.73t/hm 2。山西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南部普遍低于中部地区,中部盆地地区普遍低于东西部高海拔地区。与2004-2008年相比,2009-2013年晋中西部地区和吕梁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而晋中东部和长治东部的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有所降低。限制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