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35篇 |
免费 | 864篇 |
国内免费 | 159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19篇 |
农学 | 1162篇 |
基础科学 | 798篇 |
1649篇 | |
综合类 | 7631篇 |
农作物 | 1111篇 |
水产渔业 | 714篇 |
畜牧兽医 | 2660篇 |
园艺 | 1182篇 |
植物保护 | 8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324篇 |
2022年 | 781篇 |
2021年 | 830篇 |
2020年 | 775篇 |
2019年 | 740篇 |
2018年 | 531篇 |
2017年 | 871篇 |
2016年 | 494篇 |
2015年 | 801篇 |
2014年 | 832篇 |
2013年 | 1028篇 |
2012年 | 1329篇 |
2011年 | 1390篇 |
2010年 | 1379篇 |
2009年 | 1189篇 |
2008年 | 1116篇 |
2007年 | 1021篇 |
2006年 | 832篇 |
2005年 | 667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273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240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我国大面积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目前对其病原HP-PRRSV的起源还不得而知.本试验通过对多株HP-PRRSV进行全长基因组分析,发现HP-PRRSV中存在4处缺失,而且这4处缺失是逐步形成的,在中间过渡类型的毒株中存在着缺失1处、2处、3处的毒株.此外,中间过渡类型毒株中的一些氨基酸基序也是逐步变化的.本试验初步阐明了我国HP-PRRSV的起源是CH-1a-1ike PRRSV,在中间过渡的毒株中能够发现逐步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3.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急性发热的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经过。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出血;死后剖检呈败血症变化,尸僵不全,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全,脾脏肿大。牦牛感染最急性型炭疽在我县尚属初见,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肃南县康乐区红石窝乡康丰村高某饲养的8头牦牛饮水后,在返回途中曾有3头牦牛突然卧地不起,并在2h内死亡。畜主遂将病尸集中堆放,健康牛隔离后上报了疫情。2 临床病状 据畜主诉,发病时病牛卧地不起,精神沉郁,体温… 相似文献
74.
西藏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研究--病原鉴定及疫苗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6 ̄7月,西藏林芝地区家兔大批急性死亡同,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断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等结果与兔病毒性出血症特征相符。进一步作病毒学检查表明,病变组织超薄发切片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大量直径约30nm的球状裸听病毒粒子,自然病死兔肝组织匀交涉 清能凝集入)型红细胞,而且血凝兔出血症病毒阳性抗血清所抑制,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对兔有很强的致病性;用西藏自然病死兔肝组织匀浆试制的矩形疫苗兔 相似文献
75.
Serageldeen Sultan Nguyen Thi Lan Toshiki Ueda Ryoji Yamaguchi Ken Maeda Kazushige Kai 《Acta veterinaria Scandinavica》2009,51(1):38
Background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firm the propagation of various canine distemper viruses (CDV) in hamster cell lines of HmLu and BHK, since only a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propagation of CDV in rodent cells irrespective of their epidemiological importance.Methods
The growth of CDV in hamster cell lines was monitored by titration using Vero.dogSLAMtag (Vero-DST) cells that had been proven to be susceptible to almost all field isolates of CDV, with the preparations of cell-free and cell-associated virus from the cultures infected with recent Asian isolates of CDV (13 strains) and by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ytopathic effect (CPE) in infected cultures of hamster cell lines.Results
Eleven of 13 strains grew in HmLu cells, and 12 of 13 strains grew in BHK cells with apparent CPE of cell fusion in the late stage of infection. Two strains and a strain of Asia 1 group could not grow in HmLu cells and BHK cells,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at the first time that hamster cell lines can propagate the majority of Asian field isolates of CDV. The usage of two hamster cell lines suggested to be useful to characterize the field isolates biologically. 相似文献76.
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犬新孢子虫NcSRS2基因序列,设计1对含有EcoRⅠ和NotⅠ酶切位点的引物。以提取犬新孢子虫虫体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扩增获得NcSRS2 ORF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 Simple载体上,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该片段,回收得到含有两个酶切位点黏端的Nc-SRS2 ORF基因,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PGEM-4T-2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GEX-NcSRS2,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78.
hMG与FSH配合孕激素对多浪羊同期发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孕激素分别与hMG和FSH配合对多浪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同期发情效果。将181只多浪羊随机分为3组,第1组64只采用孕激素+50 U FSH处理;第2组59只采用孕激素+15 U hMG处理;第3组58只采用孕激素+20 U hMG处理。结果表明:3组羊的发情率分别为93.75%、94.92%和98.28%;发情同期率分别为89.1%、91.5%和93.1%;撤栓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分别为49.60、44.79 h和44.79 h;发情持续期分别为30.6、33.43 h和29.57 h。各指标在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用hMG可以代替FSH进行多浪羊的同期发情处理。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不同单倍型个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应答变化。将8只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抗性组,8只非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攻虫。分别在攻虫前7d(-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21、30、6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IgM、IgE、IFN-γ水平并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CD4+T细胞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天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天2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天抗性组IgM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和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天抗性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γ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 相似文献
80.
研究华蟾毒精(cinobufagin,CBG)体外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MTT法测定CBG对胃腺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光镜观察CBG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及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一定浓度范围内CBG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明显发生变化,细胞变圆,分泌颗粒增多,细胞折光性下降,大部分细胞脱壁;流式细胞仪检测MGC-803细胞,G1期细胞减少,大量细胞停滞在G2/M期,凋亡细胞增多。CBG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诱导其细胞阻滞及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