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49篇
  193篇
综合类   737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类型,致死材料的鉴定及遗传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杂种致死的遗传机制,还可以为致死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利用已知携带杂种致死基因的甘蓝自交系09-211、09-222、10-260和其他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为试材,鉴定携带致死基因的新材料,并对甘蓝杂种致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1-204和11-176是2个新的甘蓝致死材料;11-176与09-222及10-260具有遗传等效性,而11-204与09-211具有遗传等效性;甘蓝杂种致死性状是由2个显性基因互补控制的,其中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11或11-204,另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22或10-260或11-176,其遗传模式符合Dobzhansky-Muller(DM)模式。  相似文献   
82.
In order to explicit proper sowing and fertilizing methods of rapeseed production in red-soil drylan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covering two rapeseed seasons (2017-2018 and 2018-2019) was conducted with four treatments of sowing and fertilizing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n yield formation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of rapeseed, including conventional sowing and fertilizing method (T1), sowing in row with surface broadcast fertilizing (T2), synchronous sowing in uniform row with side deep fertilizing (T3) and synchronous sowing in wide-narrow row with side deep fertilizing (T4).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yield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of rapeseed in red-soil dryland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wing and fertilizing methods. Besides, these differences were more significant in poor soil condition and drought season (2017-2018) than those in nutrient-rich soil condition and rainy season (2018-2019). Compared with T1 and T2, T3 and T4 promoted the yield formation and increased its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3 and T4. Specifically, the technique of synchronous drilling sowing with side deep fertilizing could improve dry matter production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apeseed, especially from anthesis to maturity, with a corresponding rise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both underground and aboveground after anthesis. Meanwhil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the technique of synchronous drilling sowing with side deep fertilizing increased the uptake of nutrients (N, P and K), effective plant density and maintained sufficient pod number, and thus improved the yield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of rapeseed.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technique of synchronous drilling sowing with side deep fertilizing had the potential of improving rapeseed productivity in red-soil dryland of southern China. Therefore, it should be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渭北旱作冬小麦?春玉米一年1熟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4年在陕西省合阳县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田连续7年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连续免耕、连续深松和连续翻耕6种轮耕模式下麦田0~60 cm土层物理性状、0~200 cm土层土壤湿度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轮耕模式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差异显著,其中以免耕/深松效果最显著;0~60 cm土层免耕/深松轮耕处理平均田间持水量较连续翻耕处理提高12.9%;2)轮耕对土壤团聚体特性影响明显,免耕/深松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最高,结构体破碎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最低,水稳性均重直径(WMWD)最高,水稳性和力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均最低;3)小麦生育期间免耕/深松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和小麦产量较连续翻耕分别增加17.7 mm和9.5%。综合可知,轮耕有利于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免耕/深松更有利于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和作物增产,为渭北旱塬区麦玉轮作田较适宜的轮耕模式。  相似文献   
84.
淮山品种"桂淮2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山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蔓性块茎类植物,是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通过优良单株筛选,结合群体观察以及植物学、生理学、产量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研究,从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淮山品种“桂淮2号”,并介绍其特征特性和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矿质营养丰富等特点,可作为药材加工和菜用、粮用、饲用等。  相似文献   
85.
解决节水灌溉与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矛盾,对干旱内陆绿洲灌区农田节水、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保证绿洲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传统翻耕(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保护性耕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固定道耕作模式下的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与播前相比,收获后FRB处理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分别提高83.3%、77.2%、47.6%和84.0%,PRB处理分别提高62.6%、46.3%、28.2%和103.6%。ZT和CT处理0~200 cm土壤含盐量呈"脱盐"和"聚盐"交替变化趋势,0~60 cm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随灌水显著降低,而60~200 cm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随灌水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是PRB和FRB处理土壤盐分的主要累积区,ZT和CT处理土壤含盐量随灌水最终积累在100~160 cm土层。从头水后至收获各个时期,PRB处理0~200 cm各土层土壤含盐量均高于FRB处理,且差异显著。ZT处理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均显著高于CT处理。垄床不同位置土壤盐分运动水平方向上均呈"垄边向垄中"迁移特点,但PRB处理迁移能力强于FRB处理。垂直方向上,FRB处理在土壤60~80 cm处形成积盐峰,而PRB处理在土壤40~60 cm处形成积盐峰。随灌溉水分入渗再分布后FRB处理土壤盐分向垄沟中部和垄床表层迁移,PRB处理土壤盐分在垄床40~60 cm土层处形成一个积盐层。结果说明,垄作方式能显著增加土壤剖面盐分累积。随着垄作年限增加,盐分向垄床中部积累的能力和含量均增强,由此垄作种植应考虑适时漫灌以达到淋洗土壤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决马铃薯生产上的品种更新问题,采用六引519作母本,米拉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马铃薯新品种毕威薯1号.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等突出特点,于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贵州省海拔770~2240m范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7.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用OPJ和OPM两组4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地理群体及诸暨养殖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其中12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丰富的群体多态性,多态率为55.6%~80%。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大小依次为:鄱阳湖(0.8889),太湖(0.8694),洞庭湖(0.8111),诸暨(0.7746),洪泽湖(0.7348),巢湖(0.7185)。依据群体间遗传距离指数及分子系统树,表明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鄱阳湖群体则与巢湖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诸暨人工养殖群体与鄱阳湖和巢湖的群体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8.
高秆隐性恢复系eR127在杂交稻配组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9.699C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西丰杨6号地膜扦插试验,西丰杨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是植树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90.
以杂交稻亲本胚乳糯质基因突变体南恢175wxR、湘恢288wxR、II-32wxB、明恢86wxR、蜀恢527wxR、明恢63wxR、龙特浦wxB以及D62wxB为材料,肉眼鉴定其自交后代胚乳性质,结果发现诱变糯质基因wx发生回复突变(即胚乳性质由糯质回复突变为非糯质),回复突变频率为0~6.34×10-5,平均为3.74×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