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72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4篇
  179篇
综合类   672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300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准确了解小麦叶片的衰老特征,筛选适合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数学模型, 2011年和2012年分别以91个和10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S"型曲线中的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了试验品种叶片的衰老过程,解析了其叶片衰老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品种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类型。其旗叶衰老过程可分为衰老起始期、快速衰老期和衰老结束期3个阶段,3个阶段旗叶的衰老速度表现为"慢–快–慢",不同延绿类型品种开花后旗叶的绿色叶面积百分比下降主要在衰老过程的中后期。3种模型对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均可以拟合,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度接近,高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类型。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曲线特征参数达到最大衰老速度时间(TMRS)、平均衰老速度(ARS)和绿色叶面积持续期(GLAD)存在显著差异, TMRS和GLAD以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早衰, ARS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Gompertz模型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拟合度优于Logistic模型。叶片衰老过程特征参数可以用于品种延绿性差异评价。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及菜籽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以8个省14产地的57份油菜籽样品为材料进行微波预处理,并对微波前后的油菜籽进行压榨,得到冷榨菜籽油。采用优化后的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油菜籽和菜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考察油菜品种、油菜产地以及微波预处理对油菜籽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国标方法相比,优化后样本分析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显著提高分析通量。研究发现,产地对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小,品种对菜籽和冷榨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不同品种的油菜籽和对应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高芥酸菜籽的花生一烯酸、芥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低芥酸菜籽的6.89倍和64.50倍,油酸的平均含量仅为低芥酸菜籽的71.48%。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油菜籽与对应的冷榨菜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微波预处理不会显著影响油菜籽和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水平,同时也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等风险因子,微波处理后,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993.
Since the Grain for Green(GFG)program was implemented in 1999,most steeply sloping farmland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have been returned to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To understand its impact on the food production,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food crop production(FCP)in the plateau and quantified the contribution of sown area and yield changes to the total FCP during 1998–2014 using factor decomposition models,and then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GFG program on the FCP based on literature data.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GFG program,total sown area in the Loess Plateau quickly deceased by 17.3%from 1998 to 2003,and then gradually restored to 1.03×107 hm2 in 2010.Thereafter,it slightly decreased to 1.02×107 hm2(94.6%of the area in 1998)in 2014.By contrast,total FCP generally showed an apparent growth trend,averagely increased by 1.71%per year in the whole plateau during 1998–2014.This increase was jointly contributed by the improved yield of individual crops,and the adjustment of cropping structure,i.e.,the expansion of high yield maize crop.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wn area shrinkage only reduced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FCP by 0.29%per year during 1998–2014,although a significant impact was found for the early stage of 1999–2003.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GFG program would not induce an obvious risk of the food security.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FG program should be set as a long-term strategic policy,by not only supporting the conversion of slope farmlands,but also helping local farmers to seek sustainable ways of land use to improve the income and livelihood.It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poverty eradication program,to simultaneously achieve the national goal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and the livelihood improvement of rural people in the Loess Plateau.Considering rainfall limitation,the conversion of slope farmlands should be prioritized to grasslands.  相似文献   
994.
995.
为了评估中国政策性农业担保在解决农村领域融资问题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根据2008—2017年农业商业银行贷款数据,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评估中国政策性农业担保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担保实施后,银行存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均为负,说明政策性农业担保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也有效分担了农业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最后,结合农村地缘优势和农业领域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了对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质量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不同产区(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广西5个主产区)和不同种(香蕉、大蕉、皇帝蕉、粉蕉、红香蕉5个种)香蕉果实中维生素B2(VB2)、维生素B6(VB6)及叶酸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水溶性VB2、VB6及叶酸含量,比较其产地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并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果实中VB2、VB6、叶酸含量分别为0.058、0.338、0.010 mg/100 g,其中以VB6含量最为丰富;不同产地间香蕉果实中VB6和叶酸含量差异明显,VB2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香蕉果实中,以皇帝蕉果实中VB2、VB6和叶酸含量最高。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发现,香蕉果实中水溶性VB6的含量最为丰富,是芒果的2.6倍,荔枝的1.7倍。可见,香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VB6,其INQ值为5.60,完全能满足人体日常推荐摄入量,可作为人体补充VB6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大豆中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在大豆中的分子机理及生物多样性,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比对搜索到两个与水稻同源的大豆BADH基因,利用Phytozome、Netphosk3.0 Server等网站及数据库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已有的重测序数据分析1 598份大豆种质中BADH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并测定突变体的2AP含量.结果表明:大豆中有两个与水稻BADH基因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Gm06g186300和Gm 05g0330550,基因全长分别为3 959和6 008 bp,编码蛋白均属于稳定蛋白质,二者同源性高达90%.两个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分子量和等电点等非常相似;亲水性和磷酸化位点分布较一致,均无跨膜结构域,在细胞核出现的可能性最大,且二者进化关系极其相近;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两者的主要成分,BADH1和BADH2有1个共同的结构域Pfam-Aldedh,且分布大致相同.对1 598份大豆种质BADH基因序列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有29份材料BADH2基因发生6个碱基序列突变导致了移码突变,这种突变可能与大豆的芳香性表型有关.对BADH1及BADH2在大豆不同部位的基因表达量分析发现各部位的表达量相差很大,均以根部表达量最高,可能与根部较高的抗旱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玉米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条件的差异,同时增密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为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密度的响应,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的哈尔滨、兰西、富裕设置了品种和密度的交互试验.结果 表明:玉米穗位高、茎粗主要受区域生态条件影响.叶面积指数(LAI)空间比例分布受区域生态条件差异的影响显著,高产试验点玉米棒三叶以下所占比例最高.区域生态条件差异比密度差异对吐丝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要大.本试验条件下,哈尔滨和兰西地区调节密度的增产效应明显,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富裕地区改良土壤为主要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主枝上枝组直立与下垂对'岳冠'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方向结果枝组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垂枝组的单果质量、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均高于直立枝组的;下垂枝组的果实色差值(L、a、b)均高于直立枝组的.因此,在'岳冠'苹果生产中,应多培养和保留下垂结果枝组上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